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修是三国时期太尉杨彪之子,曹操的行军主薄(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以现代标准看,杨修可谓是一名才华横溢、能力很强的秘书人员,据《三国演义》介绍。  相似文献   

2.
东汉末年,杨彪的儿子杨修,博学能文,才思过人,与曹植是好朋友。杨修后来做了曹操的行军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他虽然聪明过人,才华出众,但因恃才放旷,缺乏秘书角色意识,屡犯曹操之忌而最终丧命,死时年仅44岁。  相似文献   

3.
秘书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经常处在领导的身边,与领导交往接触频繁.秘书与领导能否融洽、和谐地相处,是秘书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直接也最现实的问题.因此,正确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是秘书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搞好秘书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秘书工作岗位对秘书人员的特殊要求.笔者结合近年来自身工作实践,对此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杨彪的儿子杨修,博学能文,才思过人,与曹植是好朋友。后来成为曹操的谋士,官居魏军行军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但却因缺乏秘书角色意识,恃才放旷屡犯曹操之忌。虽有才华,却终由此丧命,死时年仅44岁。  相似文献   

5.
刘墉 《领导文萃》2012,(19):88-91
聪明外露的危机谈到自作聪明,绝不能不谈谈曹操的手下杨修。因为他超级聪明、超级爱表现,结果才三十四岁就被曹操砍了头。说几个他聪明的例子:有一次曹操看新造的花园,只在门上写了个"活"字,就离开了。下面人不懂,杨修说话了:"把门改小一点就好了,门里面加个‘活’字不是‘阔’吗?丞相嫌门太宽了。"门改好之后,曹操再看,就满意了。心想,这些下面人还真聪明,问他们怎么知道自己嫌门太宽,才知道是杨修讲的。曹操不得不对杨修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6.
金旺 《秘书之友》2006,(5):44-46
秘书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秘书人员与领导是关系最为密切的搭档。按理,秘书与领导处理好关系不成问题,但事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每个领导的气质、性格、习惯、工作作风、对秘书的要求、爱好和能力等等都不尽相同,所以秘书人员要想与领导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友好关系就必须掌握一些与领导相处的方法和技巧。一、准确定位,决不越位。“越位”是秘书在与领导相处中经常会犯的一种错误,其主要表现有决策越位、表态越位、工作越位、答复越位、场合越位等。秘书发生越位行为的原因很多,从领导角度说,有的单位或部门可能“兵强将弱”…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位居领导人身边或领导机构中枢,从事办公室事务,办理文书,联系各方,保证领导工作正常运行,直接为领导工作服务并为各方面工作服务的事务与信息助手"的秘书,在任何单位,都具有重要意义。秘书的工作,关涉诸多方面,而集中到一点,便是服务。1985年1月,在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提出了"三服务",原本指中央办公厅要为中央领导服务,  相似文献   

8.
叶长宇 《领导科学》2003,(14):35-35
杨修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才华横溢,“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他生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又在以爱才著称的曹操手下当幕僚,生既逢时,又遇明主,曹操对他也非常器重,“委以军政钱粮之重”。因此,他具备了干成一番事业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但他并没有什么成就,最后还以人头落地而告终,成了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结局呢?近来重读《三国演义》,掩卷长思,感到杨修这个千余年前的“机关干部”的教训,给我们这些现代机关干部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一是戒小聪明,老老实实做人。小聪明害死人,杨修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正秘书与领导相处的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以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最为直接与关键,因为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无论多么高明的思想,离开了语言就无法表现,更不为人所知。而秘书与领导相处的语言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提升听与说两方面的能力,即领会领导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秘书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尧 《办公室业务》2013,(11):35-36
秘书工作的最基本特点是辅助性。在没有领导授意的情况下,无权处理问题。但要时刻做好协助领导正确处理问题的准备。秘书工作的特点之二是机要性。秘书人员工作在领导机关,在领导人的身边。处于机关的核心部门,经常接触核心机密。.秘书工作的特点之三是综合性。秘书工作以领导人的活动为轴心。以领导人主管的工作为范畴,凡是领导工作涉及的范围。都是秘书的工作内容。秘书工作的特点之四是服务的单一性。秘书始终以领导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服务对象具有单一性。当然,服务对象的单一。并不排除秘书之间、秘书与其他同志之间的互相协作与支援,但忌手伸得过长。“对外”不能扩张权力,“对内”服务也要掌握分寸,不能代替领导人接受分外的利益。作为秘书要深刻认识秘书工作的四个特点,发挥好三个作用,做好四方面工作,培育四种修养,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领导身边的秘书人员,只有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六种意识,即强化政策意识、善谏意识、务实意识、效率意识、前瞻意识、创新意识,才能做好新时期的秘书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当好领导人秘书作为领导人的身边工作人员和直接助手,秘书虽不是决策者,但负有为领导决策和落实决策做好服务工作的责任。从1980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中央领导同志机要秘书工作的暂行规定》中可以看出,机要秘书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送阅文件:对较长的文件、电报,如有需要,应摘要后连同原文一起送阅,对领导干部阅办完毕的文件,应细致查看,如有批示,要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秘书人员作为领导身边的"特殊群体",只有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好"五性",即政策性、特殊性规律性、准确性、前瞻性,才能做好新时期的秘书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人类有了集体劳动,就有了管理和领导活动,领导者身边就有了综合辅助管理的秘书人员。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实践状况下。领导者身边秘书活动的体制和运作方式各不相同,但为领导者辅助决策、参与谋划、拾遗补缺的职能作用却大体相同。考察中国古今秘书易受提拔、任用现象,可以探讨成因、揭示规律、兴利除弊,对秘书提拔任用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配备秘书本来是为了减轻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的负担,但现在,大到中央领导,小到一局之长、一乡之长甚至一村之长身边,都可以看到秘书的身影。秘书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政领导干部的形象。因为现实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些秘书,利用与领导干部的特殊关系,为心术不正的人牵线搭桥,买官卖官;有的还狐假虎威,为自己谋私利,助长了"四风"泛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秘书的作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  相似文献   

16.
不要露头     
好的部属应该要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不让上司觉得你对他的生存有威胁,这是保持竞争力的最好的一种方法。杨修是曹操帐下主簿,素以机智见称。有一次曹操建馆,将落成时亲  相似文献   

17.
历代研究者多关注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学上的成就,但很少提及他的公文家身份。曹操的公文写作内容注重实用,讲求实效,敢于改革,关注民生,改变社会风气,俊秀有度,短小精悍。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在内容、形式、语言、表达、思维等方面颇有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故而对曹操公文写作进行研究,无论对秘书史还是对当下的秘书工作,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汤瑜 《秘书之友》2014,(7):43-45
正"欲见领导,先求秘书。"官场传言足见秘书的地位、作用非同小可,坊间戏称他们为"二号首长"。正因为秘书的特殊身份,在不少人眼中,秘书成为中国公共管理事务中的腐败易发人群。从成克杰案、"河北第一秘"李真案到刘志军案,基本上牵涉腐败案的高官身边都有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小人物,但他们又在此类案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就是高官们的秘书。勤勉、低调,是绝大部分高官秘书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他们衣着得体、肥瘦适度,一副洞  相似文献   

19.
曹操一生之于“人才”颇多是罪,甚至仅就这一点,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多是 非的人物之一。他爱人才,似乎没人能超过他,比如对荀彧、对郭嘉、对丁仪、崔琰……等;而他的忌才,似乎也甚出名,比如对杨修、对司马懿、对张松等。 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 惟才是举,在曹操既出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的形势所逼,这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20.
秘书与领导     
领导和秘书是领导工作实践中经常碰到的两个范畴,它们具有人格化和对象化二重属性。作为人格化属性,它是指具体的人;作为对象化属性,它是指具体的事,即领导活动和秘书工作。秘书工作有“三服务”要求,首要的就是为领导服务,为领导开展领导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如果领导主观意见比较强,比较拿得出主意,秘书主要就是当好助手:如果领导本人主观意见不是太强,秘书就要既当好参谋,又当好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