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年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举行的首次全国两会,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立规矩法无授权不可为"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话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表明,实行法治已在我们党达成高度共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培养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执政目标。法治思维,就是让法律成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法治理念的背景下,按照法律的逻辑来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指导思想,以地方法治治理实践为基础。为确保地方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必须变革地方治理模式,而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必然需要行政文化的变革,需要发挥地方领导的导向引领作用。一、地方治理模式变革与行政文化的关系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具体的文化现象,能够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道德现象以及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决定着政府工作人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互联网+"迅速发展,并逐步运用在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互联网+"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法治行政,有利于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加快依法治国的步伐。一、"互联网+"背景下法治政府行为的变化(一)法治政府理念的转变"互联网+"时代具有明显的普遍运用免费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正>任进,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博导,兼任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家制度与运行机制、地方制度、央地关系或府际关系、组织法、公务员制度等。主要讲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等、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其法治化等课程。近年著有学术专著《行政组织法教程》《比较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6.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自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以来,对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深化阐述和发展提升,更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新目标的理论扩展和实施构想,必将成为我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上,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法治既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8,(25):15-15
"市场经济、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在国务院工作报告中,3个词的词频比为4∶3.75∶1;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该比例为2.89∶3.5∶1;在省部级领导言论中,2008年依法行政出现的频率首超市场经济。"6月8日,以"改革开放30年与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重要论述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指明了具体路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求领导干部在对法治的认识上,更加注重法治的本体性价值;在行为模式上,更加注重法治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莫纪宏 《领导文萃》2013,(17):33-33
十八大报告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另一方面又着重强调了"法治思维"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科学论断表明,如果离开了"法治思维",就会影响或阻断"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目标的实现。故必须依托"法治思维"来实现"法治政府基  相似文献   

1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依法治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都离不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前,全面贯彻落实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部署和要求,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重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  相似文献   

12.
殷民娥 《决策》2012,(12):14-15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到十七大以来,党多次重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对整个社会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安排,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同时,又增加一项"法治保障"。这些重要表述和主张深刻证明,我国的社会管理将由过去更多地强调政府的主导型角色转变到更多地强调社会公众意愿的充分表  相似文献   

13.
<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条古训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已流传了几千年,也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强调中国的发展进步要靠法治,而非人治、权治,要通过形成管理制度化、监督常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标注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新高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依法治  相似文献   

15.
<正>依法治国,有赖于法治体系的健全完善。对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创新命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定了性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法治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只有树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观念、宪法观念、法治政府观念、司法公正观念和法治社会观念,才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16.
<正>弘扬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新要求,是继党的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国家在法律制度践行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的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妙语频出,热词频现,新意多多,成为观察我国改革发展导向的风向标。以下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表述,更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共鸣。其一,"双引擎":力保经济换挡升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国经济要实现"双中高"——中高速增  相似文献   

18.
正一、地方官员的GDP崇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这被外界称为"中国奇迹"。有人将这一奇迹归功于中国的发展主义政府,并且将当代中国的政经关系概括为"中国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强调自由市场的"华盛顿共识",各级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行政干预,深度介入经济发展,地方官员更是将经济增长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但近年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并指出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必然牵涉党的建设制度改革。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  相似文献   

20.
依法办事是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秘书人员基本素质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全面部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也为依法行政指明了方向.笔者在办公室系统工作近10年,多年的实践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适应新常态、做好新常态下的秘书工作,应当善用法治思维,准确把握依法办事的丰富内涵,将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秘书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