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三个代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具有强劲跳动的脉搏和前进奔驰的冲力,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可以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而不断升华。“三个代表”就敲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升华。坚持“三个代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但是,我们决不能机械地、抽象地、空洞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否则就不能解决任何实际…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指导思想,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不仅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21世纪中国的未来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建党至今八十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回顾建党八十五年来的历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政治保证,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长期任务和永恒主题。我们党以建党之初开始,就非常重视保持党的先进性,将其作为立党建党之本。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毛泽东同志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据途径是加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把党员教育和锻炼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4.
统计要事     
国内首个官方电子商务与服务外包统计公共服务平台——"正统网"引各方关注由福建省统计局首创的电子商务与服务外包统计公共服务平台——正统网4月30日正式启动后,迅速引起各方关注。正统网遵循"以服务换数据,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以集成化的数据采集为核心基础,以个性化的企业服务为运营保障。通过正统网这一创新平台,既能满足政府对电子商务及服务外包产业的统计需求时,又能服务电子商务和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它既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又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实行民族区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发展是硬道理.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不仅是发展的结果,而且已经形成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又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之地,素有"九省通衢"、"惟楚有才"之誉.湖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以后,湖北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湖北省的硬实力不仅与沿海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在中部地区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反映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在全国有下降的趋势,在国家有关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评比中的排名与应有的地位不相称.  相似文献   

7.
统计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分层数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分层的数据结构在很多统计研究中都可以看到,比如说在教育统计的研究中,我们会被这样的现象所吸引:对于用学生、班级还是学校作为我们的分析单位,常常难以判断--因为学生是嵌套于班级的,班级是嵌套于学校的,进而学校又是嵌套于社区(地区)的,等等.就是说,被研究的对象除了有自身的"个体效应"之外,还有着"背景效应"或"组效应",研究者在进行个体研究时必须考虑到被研究者所处的背景或他所从属(嵌套于)的上层分析单位.否则就会产生不当的分析.这样的研究领域还有不少.但是在很多传统的统计研究中,研究人员为了避免嵌套的分析单位的影响,往往回避了真正面对分层数据结构的尴尬局面,进而采用普通的回归分析方法去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分层数据问题.  相似文献   

8.
典型调查是一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是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指导政治斗争、生产斗争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这—点不仅已为我们党三十多年来的革命斗争历史和解放以来的大量事实所证实,同时也从几年来我们统计工作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统揽"四个伟大"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回答在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10.
《青海统计》2006,(9):8-9
同志们:《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为我们进一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工作全局的观念,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信念,积极、全面、正确  相似文献   

11.
翻番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报纸或杂志上经常见到"翻番"一词,如某矿钻井速度翻番,某企业利润翻了两番,某县工农业总产值十年翻了三番,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翻了十几番等等.但是人们对"翻番"一词的理解是众说纷纭,对其具体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不一.这样不但会影响数字资料的准确性,而且会给数字资料的使用者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2.
机会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很多人归因于认识的局限性,这起源于传统的决定论思想.科学的进步已经揭示了某些不确定现象的绝对性和客观性,对机会的理解就不能局限于以前的范畴.而且人的认识并不能穷尽所有未知,应该更客观地把偶然性视为不可消除的事物属性之一.一百多年来的教育思想以决定论为基础,导致了学生思维的片面和简陋,不利于形成客观求实的世界观,在教学中应扩充对机会的理解,使之包含"尚未知"和"不可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本土学者为何难出诺贝尔奖得主?究竟是哪方面抑制了我们的科学创新潜能?就经济学而言,必须正视:数学功底不深,"数学化"的强度不够,乃是中国经济学家的软肋.加之人们对市场化、民营化、"经济人"假设、数学模型等仍然心有余悸,相关分析研究往往着力不够.在中国的经济学界,一种"诺贝尔奖情结"与"诺贝尔奖情绪"的长期并存,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经济学悖论".这些问题颇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4.
一、"绿色壁垒"及其表现形式 我国已加入WTO,世界大门已向我们打开.这是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机遇.然而,环境保护现在正成为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即"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以环保标准、绿色标志和市场准入条件为借口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其市场,这在WTO规则中是允许的.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理解,"绿色壁垒"将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最为艰难但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它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社会经济统计工作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隋波 《统计与决策》2005,(3):128-129
一、核心竞争力与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与"核心能力"(core capacity)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然而,就笔者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研究者和经理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从而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和研究上的误区.而正确辨析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最低生活费用是维持生存(包括维持健康和工作能力)所必需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由于受到其本人劳动能力、负担人口及其它生活条件的影响,也会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他们的生活费用属于最低.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从哲学的维度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的维度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实践的维度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价值的维度理解贯穿全篇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从系统的维度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一名统计人,  相似文献   

19.
抽样调查作为一种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在我国社会经济统计领域及其他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抽样调查应用的发展,有关抽样调查的统计学文献大量问世,这对于普及抽样调查知识、推动抽样调查应用、促进抽样调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一些统计学文献对抽样调查的若干概念或在内涵上没有给出确切界定,导致产生歧义,或在阐释上存在不尽完善之处,这对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抽样调查概念是不利的.本文拟就统计学文献中有关抽样调查两个常见的概念"随机原则"和"样本的代表性"的含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统计>杂志自去年第7期至今,基本上每月都有一篇笔者的随笔短文.其中都会有这样的提法: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如何如何,从国民经济核算看如何如何.读者或许会问:为什么总要扯国民经济核算这面"大旗"做你的"虎皮"?是的,要从宏观上观察分析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年前德国统计局局长在其所著<经济统计学>中曾经说:统计是我们观察经济社会现状的"眼睛".借用这句话并加以延伸,那就是:国民经济核算是我们进行宏观经济观察的"眼睛",掌握了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就相当于装备了一双"慧眼".可以洞悉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关系,而不致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