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刑事社会抗拒是个体借刑事犯罪为手段实施的对社会制度安排的抵制与拒绝。为了利益博弈,矛盾双方以表达与打压为基本手段持续展开对立性互动并伴随敌意累积、强化和扩散是刑事社会抗拒情境演进的基本模式。在刑事社会抗拒情境演中,打压、合法性状态、相对剥夺感、改变被剥夺境遇的可能性和边缘化人格共同构成了基本动力因子,动力因子间交互影响、彼此“型塑”建构起内在动力结构。  相似文献   

2.
刑事社会抗拒是个体借刑事犯罪为手段实施的对社会制度安排的抵制与拒绝,是一种由利益抗争演化而来的非现实性冲突。重大利益矛盾、抗争者的利益表达、强势方的持续打压和敌意释放是刑事社会抗拒演进的四个基本剧幕。而推动剧幕发展演进的基本动因是打压、合法性、相对剥夺感、改变被剥夺境遇的可能性四个因素,它们交互影响并不断"形塑"抗争者的边缘化人格并被抗争者外化为不惜一切代价来赢得承认和尊严的一种道义伦理展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刑事社会抗拒是借刑事犯罪为手段实施的对社会制度安排的抗拒,是一种由现实性冲突转化而来的非现实性冲突。刑事社会抗拒演进中,弱势方表达和强势方打压的对立与斗争贯穿始终,打压所输入的风险能量与行为人的边缘化人格交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机制。同时,由于参与方在认知态度、制度依赖、行为选择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各阶段又都存在除险可能。  相似文献   

4.
失独者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了不同于主流群体的行为特征,边缘化程度逐渐加深,并危及社会治理。通过调研发现失独者在社会结构与主观心理两个维度均存在边缘化的趋势,且其在结构中的边缘情境与心理中的边缘人格之间彼此增强、互为因果。在动态的互构过程中,失独者的边缘化程度不断加深,生存状况持续恶化,并引发潜在的社会风险。为规避风险,阻断边缘化路径,可以从截断结构边缘内化为心理边缘的链条着手。  相似文献   

5.
由重大工程而导致的移民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稳定风险的主要来源。社会稳定风险防范的核心是利益分享与社会整合。利益分享使移民参与重大工程收益成果的分享,有利于满足其利益诉求,降低其相对剥夺感,从而增加和谐因素。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及正确处理市场化背景下民众的权利问题是新时期社会稳定风险控制面临的新挑战。利益分享与社会整合是协调社会矛盾与冲突、防范社会稳定风险以及重塑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贫富差距社会风险的承受力、预警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近年来出现的贫富差距日见悬殊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居民相对剥夺感、分配不公感和期望失落感的增强,应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为了观察贫富差距的社会风险状况,以期在风险出现之前就预先发出警报,应设置“贫富差距的社会风险早期警报系统”。该警报系统可包括四个指数体系:受损害指数体系,官员形象指数体系,收入差距指数体系,行为失范指数体系。化解贫富差距社会风险的对策有如下五种:利益调节法、利益再分法、利益倾斜法、利益让度法、利益配给法  相似文献   

7.
民众弱势心理是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以探讨利益表达渠道与民众弱势心理产生的影响机制。分层回归分析证实,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对民众弱势心理产生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通过公平感、相对剥夺感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民众弱势心理的产生。主动性人格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和民众弱势心理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我们可通过完善利益表达渠道,有效降低民众的弱势心理感知。灵活使用多种管理策略,干预民众弱势心理,重视增强民众公平感,降低其相对剥夺感。  相似文献   

8.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利益的主体地位不仅没有得到增强,相反却日益边缘化。导致农民利益边缘化的原因有很多,通过S村十年之间山田变化的过程,从社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民利益边缘化是由于社会政策的缺失造成的,并由此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英的边缘化是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后现代主义的崛起、经济实利主义的流行、学术分工以及大众文化的冲击都是造成其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但边缘化过程不会无限度地进行下去,边缘化也是打破过去人文知识精英的政治依附、形成其独立性和批判性人格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 ,我国城市居民的相对剥夺感相当强烈 ,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 ,但人们普遍感到自己的相对社会地位和相对经济收入下降了。这种相对剥夺感的强烈程度与被访者的个人生活状况和对社会现实的评价有关。社会利益的调整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刑法规范的有效性及其实现——以法人类学为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刑法正朝着日趋精细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进程中,社会公众被逐渐边缘化,公众对刑法的认知亦愈来愈模糊。刑法规范的有效性即公众对刑法的可接受性日益成为刑法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刑法规范的有效性根植于刑法规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刑法规范有效性的动力源泉。刑法规范的有效性要求刑法规范必须对非正式规则予以吸收和疏导,从而形成开放性的规范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非正式规则对刑法规范的解释论功能。刑法规范的有效性还要求构建公众广泛参与的商谈与沟通机制,从而形成公众广泛参与刑法的制定和适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障碍,它是一类以不顾及他人权利、侵犯他人权利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类型。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实施的犯罪行为较正常人格者实施的犯罪行为相比,更易造成公众的恐慌感,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展开研究,有助于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极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形成原因、预防对策及矫治方略等几个方面展开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社会风险不能等同于刑法危险,但二者存在动态交叉关系,社会风险可以通过刑事政策转变为刑法中的危险。风险刑法首先是现代刑法应对风险过程中"自觉"的结果,是现代刑法体系的同质组成部分。从贝克划分社会形态的时间考虑,我国早已进入风险社会,且是全面而非局部风险社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使我国社会风险在质上表现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在量上表现为风险的相对增多,从刑法的应对上来看,似乎只能选择刑法提前介入。风险刑法理论的中国展开应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出发,前者旨在突出风险刑法的教义学研究,后者需要从社会风险自身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刑法体系,以期防控风险、创造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刑法行为理论发展至今,主要形成自然行为论、社会行为论、目的行为论及人格行为论。这些行为学说不乏合理元素,但亦充斥着纰漏与弊窦,难以自圆其说,故以人类劳动样态为出发点,缔造控制行为论,该行为理论能够对不作为犯罪与过失犯罪进行有效统摄,亦能涵摄罪前罪后情节,从而使行为的概念具有了统一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为其充分行使辩护权提供程序上的保证,反映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文明与进步状况,被认为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沉默权的内涵、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法官为刑法解释的应然主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法适用的生命在于解释。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客观上对刑法解释的需求更为紧迫。基于世界各国通行的观点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将视点主要放在审判领域内的刑法解释,提出刑法解释的应然主体是法官,并分别从我国的政治体制、刑法思想的客观说,以及社会发展变化和成文法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加以探讨,进而完善我国刑法解释,对促进我国的刑法建设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监禁刑罚有着种种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常常造成罪犯被社会的驱逐,人是社会性动物,行刑社会化是行刑方式改革的方向之一;人性与人道体现了刑法的人文关怀,是刑罚设置与执行必须遵守的法则;刑罚的执行,其关注焦点应从单纯地考察行为转变为行为和行为人的人格因素并重;刑罚执行中过度的去伦理道德化导致刑法的公众认同危机,伦理道德成份的合理回归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三大犯罪构成体系虽然在构成要件与思维进路上迥然各异,但是在犯罪认定的实质内涵上却几无差别.三大犯罪构成体系均囊括全部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涵摄证明犯罪人主观心态的诸种客观方面,明晰主观方面是犯罪认定的核心,洞彻客观方面佐证主观方面的功能,旨在为犯罪认定提供统一的抽象模型.同时,犯罪构成体系的生成又与一国的传统文化、社会情势、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实体法的交互作用休戚相关,紧密相连,意在关照个性基础上的公允认定.犯罪构成体系是指导犯罪认定的思维方法,理解相关法律规范的过程,并无孰优孰劣之分,而仅有适正演绎之别,需要在把握犯罪构成体系的共性特点及甄别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予以刑事一体化的方法考量.具体而言,犯罪构成体系的选择和适用应恪守犯罪主观方面认定的中核地位,秉持犯罪构成体系与公众逻辑思维过程的趋同性,凸显控方举证责任的增加,着力犯罪构成有机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人格责任是德日刑法理论中以相对意志自由论为根据,折衷道义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提出的一种归责方法。人格责任由行为责任和人格形成责任两个层次构成。基于责任判断的伦理性和整体性标准,人格形成责任不仅作用于量刑,也影响定罪。刑法理论上,大陆法系的刑事责任与我国的刑事责任有所不同,但人格形成责任的理论仍然可以在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惯犯从重处罚及过失累犯等问题的解释与创新上为我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