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财富差距的代际转移形成了较有典型性的"贫二代"和"富二代"社会分层。基于不同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环境,"贫二代"和"富二代"们各自表现着不同的行为特征。但共通的是,他们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潜藏着众多危及社会的隐患,极端化的案例已频频发生。"问题"语境下的"贫二代"和"富二代"们对于社会的危害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于他们不同的偏执思想引发反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财富差距的扩大化造成"贫二代"与"富二代"之间矛盾加剧。除了通过合理渠道对他们施以教育社会化等有效措施外,还需从根源处着手化解这种隐忧,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政治和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确保国家政权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做好城市居民低保工作需要走出七大怪圈: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2012,(2):52-53
2011年11月16日,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左宗申时不时走到左颖办公室门口,大声问她在做什么,语气里有刻意营造的威严,左颖则在父亲走开之后吐吐舌头。  相似文献   

4.
“两型建设”是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当前,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三个部分:首先,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重点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三大核心理论,即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理论、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理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解理论。最后,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对中国“两型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方喜  赵树军 《阅江学刊》2012,4(3):88-96,120
建立在马克思“财富哲学”和“关系哲学”基础上的“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由“实体经济”而“符号经济”的财富流转过程,来批判性地反思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符号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和后果。从“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关系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资本的当代新形态,融入了艺术等文化因素的“符号经济”以及竞争性文化符号消费的无度扩张,一方面,“向内”制造人的等级差异、激化人类内部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竞争性符号消费又导致物品的无度消耗,进而导致自然物质资源的无度消耗,“向外”激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冲突”。当今全球社会冲突与生态冲突在相互激化中日趋尖锐。“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五保对象生活来源来自“三农”,但这对发展缓慢、生活又不富裕的农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山西省黎城县通过对“五保”和“三农”进行调研,发现如何妥善解决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民政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1、该县税费改革后,通过转移支付五保对象每人每年可以享受1446元的五保供养金,但是这只够平时正常的生活开支,而  相似文献   

7.
褚宸舸 《唐都学刊》2006,22(4):130-134
当代学者对古代“灋”字含义的研究,是以《说文解字》为基础,不断批判和继承,并且添加新诠释,进行新论证的过程。蔡枢衡提出了对《说文解字》的质疑,胡大展、武树臣、张永和先后给出了既不同于《说文解字》,也不同于蔡枢衡的新解读。当代学者在论证方法上的贡献是,一方面追求多种论证角度和多重证据,另一方面更加注意“小心求证瀌灋”。研究价值问题上的失语和“古今”语言沟通问题上的随意是研究的缺憾之处。针对前者,要重视对“灋”字的价值阐释,并对理论预设进行反思;针对后者,研究者要站在古今融合论的立场,对语言表述和研究方法保持一种反省。  相似文献   

8.
如果要咱老百姓举出中国历史上最贤明的君主,唐太宗恐怕是不二人选。不过,唐太宗却不能把治国的贤明用到父子关系上去。头任太子李承乾从一棵好苗变成一头魔兽,乃至意图篡逆。李世民因此被史书数落:贤明如此却不了解儿子!  相似文献   

9.
《现代评论》的两个专栏:“时事短评”与“闲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浩 《北京社会科学》2003,4(3):141-147
“时事短评”和“闲话”是 192 0年代北京颇有影响的同人刊物《现代评论》的两个重要栏目 ,它们保证了杂志的办刊宗旨在技术层面上得以顺利实现 ,对中国现代期刊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 ,通过主题栏目的设置和文体风格的形成 ,以《现代评论》为中心的文人团体建构了阐释自我的舆论氛围 ,并借此影响和干预公众社会。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学从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逐渐走向自主创新。中国作为拥有独特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以及庞大人口的东方大国,其所发生的巨大变迁给中国社会学界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与资源。近年来学界所热议的关于中国发展模式与道路的"中国经验"问题便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然而,相对于"中国经验"讨论的热闹状况而言,"中国体验"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其所蕴涵的独特内涵、分析路径以及方法论意义还不为学界所知。有鉴于此,本刊组织了四篇笔谈文章,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中国体验"的社会学意义,以飨读者。其中,周晓虹教授提出,我们可以将"中国经验"和"中国体验"视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或转型的双重视角,单单研究或重视宏观的"中国经验"是不完整的,"中国体验"起码在精神层面赋予了中国经验以完整的意义和价值。王浩斌博士指出,将"中国体验"界定为"中国人民在宏观变迁的背景下发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的微观变化",是欲求为时代精神找到一种社会学的表述。使用价值观而不使用哲学、意识形态等概念,使用社会心态而不使用传统的社会心理概念,是社会学对中国人文化与心理嬗变的独特把握,是时代精神的社会学表达。王小章教授以中国社会在制度(体制)层面、结构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的巨大变化为分析背景,对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关注"中国体验"的深层根据进行了剖析。成伯清教授提出,关注"中国体验"就是要确立中国人的时代精神的内在价值,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心态世界和情感世界,即关注中国人自身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1.
曹金香 《生存》2020,(4):0013-0013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难点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同样也为作文教学感到苦恼,因为仅仅凭借写作技巧的传授必然是不足的,学生的写作只停留于模版必然表露不出其真实的情感。故此,本文将谈一谈“1+X”的作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萍 《阅江学刊》2012,4(5):131-136
作为《孟子》一书的灵魂,性善论的影响至深至远。孟子的人性论建立在人的主体精神日益自觉、人们对人性的探讨日渐深入的基础之上,是对孔子的人性观念的发展。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一种先天的资质与倾向,通过心的感受与省思得以培养,通过本性来完成天的意志。性善论虽未能有效地行诸当世,却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政治,并为社会锻造出一个士人阶层,最终沉淀于儒家的基本品格之中。性善论还是士人阶层乌托邦精神的根底所在,作为士人价值观的核心,乌托邦精神体现为“道”对“势”的制衡,并在个体人格领域以审美自由的方式获得彰显。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6,(8):131-136
"寄"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常常与"兴"联系在一起,但二者有着明显的界限区分。"兴"的艺术手法仅限于展示自然界简单的类比关系,而"寄"是将情落实于物之上,从而使得他物闪烁出主体的生命精神,二者之差即在个体之情的投注有无。"寄"这种强调个体化、情感化的艺术手法有赖于主体审美的艺术觉醒以及物我区分的高度发达。郭象"独化"哲学彻底打破了物我之隔,还给世人一个本然无主的天地世界,将物之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地。郭象玄学是一种世俗化、人生化的学说,它带来了个性主义空前的高扬,催生了中国山水游赏风气的盛行,给文人大规模的个性化情感创作提供了契机。从某种意义上看,"寄"的成熟发展与郭象"独化"哲学为同一思想文化脉络下产生的桴鼓相应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阿柯 《东西南北》2009,(4):35-35
施瓦辛格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每一个行业取得成功后,都会自动退位让贤。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花无百日红.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弃”的奥妙。  相似文献   

15.
孔翔兰  张睿 《社科纵横》2012,(7):151-152
本文探讨了创新军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1+X+1"。分析了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对模式的影响。以《语言学与研究生语言研究》课程为案例,介绍了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强调了其对授课模式的创新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急需解决的课题,而“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该研究从“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出发,分析“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现状,通过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开发多元化新型教材、贯彻落实“做中学”理念及引企入校共同培育高职人才,深入推动高职院校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技双修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汪姣  李灿  金丹 《南海学刊》2023,(2):70-79
“蓝碳”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我国如期达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海南拥有丰富的“蓝碳”资源,但是由于缺乏对“蓝碳”的认识,缺少人才、技术、资金、政策制度等支持,其发展面临生态系统待修复、数据待掌握、市场体系待构建等问题,未能实现“蓝碳”价值。海南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从党的领导、顶层设计、市场体系、国内外合作、保障措施等方面推动海南“蓝碳”价值实现,将海南“蓝碳”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  相似文献   

18.
“中心”论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本文试就确定“中心”的理论依据、“中心”不能旁移的实践足迹及扭住“中心”不放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社会工作的理解与实践中,存在着片面而错误地强调专业性而缺失社会性的偏向.也有一些论者在对社会工作之社会性的认识上有偏颇,从而将其与专业性对立起来.本文力求从社会学、社会理论及社会心理学等关于社会性的论述出发,辨析确认社会性的全面准确意涵;进而寻求更好地理解把握社会工作的社会性含义.本文提出,社会性最基本的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性,而社会工作之社会性即是贯注这种人与人交往联系的视角,以之为目的和手段.同时,社会工作的社会性也正是其专业性之所在,其专业性与社会性之间并无矛盾,而恰恰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批判和拒斥"抽象"的人,它以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拨开观念和意识的层层迷雾,揭示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受"抽象"统治的世界。马克思怀着对资本逻辑主宰下的人的命运的关切,深刻洞悉到人类的生活世界的本质不是一个自然的生活现象,而是一个现实的辩证的能动的生活过程,人在改变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改变着整个世界,包括改变着人自身。马克思的这种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