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成林 《西藏研究》2022,(2):148-160
当代中国西藏交通研究是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伴随西藏和平解放与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开始出现早期的研究成果,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逐渐由对“两路”的关注拓宽至西藏交通全貌,21世纪以来伴随各类文献资料的陆续出版,西藏交通研究渐趋繁荣,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当代中国西藏交通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当代中国西藏交通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二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西藏交通建设决策研究有待加强;三是关于当代中国西藏交通建设历程的实证研究有待细化;四是多视角西藏交通发展史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2.
刘丽楣 《中国藏学》2006,(2):282-290
《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丛书》全书共8册。收录档案条目95,000余条,合计820余万字。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青海省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四川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甘肃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的内容及出版情况。这套《目录丛书》的编成和问世,不仅对开展藏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对发展藏学研究事业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形成了以发展、安全、制度、人民、团结为核心的国家治藏话语体系。国家治藏话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想为指导,以西藏具体实践为立足点,是西藏走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党和国家治理西藏的意志。本文以中央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内容为文本材料,利用计算机NLPIR汉语分词系统软件进行词频分析,探讨党中央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治藏话语的内容、主要指向与理论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1898至1921年是英国以“宗主权”为中心的侵藏政策的提出、实施和基本确立的时期.为与俄国争夺中亚细亚,寇松提出中国对西藏只有宗主权,并寻找时机发动侵藏战争,逼签《拉萨条约》,“变西藏为实际上的保护领”.随后,英国声称西藏是“一个外国君主统治的国家”,并与俄国舍谋以中国只有宗主权来否定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继之,英国加快侵藏步伐,企图强迫中国同意西藏“自治”,并要求俄国同意其在西藏“行动自由”.1921年,英国政府采纳贝尔的建议,一方面反对中国政府恢复设置驻藏大臣和派驻军队,一方面企图制造“大西藏”以分裂中国,以这两大内容为核心、以宗主权为幌子的侵藏政策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5.
民主改革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逐步确立完善,西藏地方立法也经历了从民主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时期的规范有序发展。西藏通过加强地方立法,逐步建立以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主体的西藏地方性自治法规体系,努力实现中央依法治藏和西藏依法自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藏、进一步落实中央治藏方略提供了根本性制度保障和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6.
擦珠·阿旺洛桑幼年被认定为色拉寺麦扎仓擦瓦活佛的转世灵童,21岁考取拉然巴格西学位,曾任西藏地方政府四品僧官。西藏和平解放后,他积极投身于西藏的新文化建设中,教授藏语文、进行藏汉文翻译,参与藏文版《新闻简讯》《西藏日报》等工作,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并创作诗歌赞颂西藏的发展进步事业。文章简要梳理其生平,以汉文版《西藏日报》的报道为中心,介绍擦珠·阿旺洛桑在西藏和平解放后,对西藏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罗宏 《民族学刊》2023,14(2):136-142, 165
明代是汉、藏交通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明中后期,朝廷在内地与西藏的交通问题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策转向,改变了朝廷使臣和藏族朝贡者以往主要由甘青故道进出青藏高原的传统,开始以途经康区的川藏道作为正驿。明中后期的川藏官道,大致路线应为:出碉门,过打箭炉,然后往北行经今天的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至昌都,最后抵达拉萨。明代汉藏交通重心南移,是明王朝根据当时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各方面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选择。相较西北甘青地区的动乱以及所面临的蒙古部族的威胁,川藏道途经茶叶产地,方便食茶的赏给,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朝廷在西北的茶马贸易。十五世纪中叶以来,明王朝在汉藏交通问题上的政策转向,不仅改变了内地与西藏之间交通的格局,导致了汉、藏交通重心的南移,而且对青藏高原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后世治藏政策的演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硕 《中国藏学》2012,(2):33-39
文章以吐蕃时期、元代和明代三个时期为例,分析探讨了历史上藏人向中原地区流动的途径、方式、规模及其主要特点,同时对三个时期藏人向中原内地流动同西藏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西藏历史的每一个大发展时期,以及其社会整合的重要转折时期,均伴随了藏人向中原内地的大规模流动。而藏人向中原内地的大规模流动过程,均给西藏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转折和重要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西藏是我国藏民族聚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发展西藏现代教育,中央政府扶持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发展其现代教育事业。党和政府把尽快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藏史文献资料”在研究西藏古代体育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认为利用浩如烟海的“藏史文献资料”对西藏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 ,是研究西藏体育史学术论著价值的保证。而且启示我们以西藏体育史料进行新思考 ,更有助于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藏学家陈家琎先生于2004年2月7日在北京不幸去世,他的离世是我国乃至国际藏学界的重大损失.1950年陈家琎先生随十八军进藏,长期任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曾为反映和介绍西藏的真实历史及现实做了大量工作.从1980年起就西藏社会科学院的筹建、《西藏研究》藏汉文版的创刊、藏事汉文文献资料的编辑出版等工作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400多册的藏学文献图书.我们要学习陈家琎先生的为党、为人民始终忘我的工作精神,努力完成他所未竞的事业,为实现我区“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为繁荣发展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清朝前期统一西北疆域至为重要,西藏对西北边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是西北边疆战略的重心。清朝奉行的"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基本方略,不仅是重要的治藏方略,亦是统一、治理广大西北地区的重要方略。晚清以降,西南边疆危机日益凸显,西藏对西南边疆的战略价值凸显。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后,清廷推行藏事改革,以巩固西南边疆安全。清末藏事改革体现出清朝以西藏为西北、西南边疆轴心的战略重心由西北转向了西南。  相似文献   

13.
关于1947年西藏热振事件,近年中外藏史著作多予论述,然其取材依据毕竟以亲身阅历之记录为最上。当年,柳升祺先生适旅居拉萨,即就所见所闻,详加记述,并探讨其源委,撰成一文,名《西藏政变实录》,因藏中戒严,与内地交通梗阻,故将全文托人送至印度,复交航邮,寄至上海,以笔名星,首先披露于当年8月25日《新闻报》上。事逾五十年,此文已成为珍贵史料,唯原报已难觅见,今特重载于下,易名为《热振事件见闻记》,文字稍加梳理,改正几处手民误植,其余一仍其旧,以供研究近代西藏史学人采用。  相似文献   

14.
正1986年5月20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是国家根据涉藏工作的特殊任务和藏族文化的实际状况成立起来的学术机构,是以我国西藏及其他藏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学术机构,以西藏及其他藏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语言等为研究对象,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为己任,职责是"两个服务",即为  相似文献   

15.
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着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74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西藏各族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文章论述了西藏决胜脱贫攻坚战的超常艰巨性和特殊复杂性,从历史、现实和政治三个方面阐述了西藏全面脱贫的里程碑式伟大意义,详细论述了西藏脱贫攻坚对世界反贫困的理论贡献、实践贡献和方案贡献。研究认为,西藏决胜脱贫攻坚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国脱贫攻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丰富了世界反贫困理论,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元明两代朵甘思灵藏王族历史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卫荣 《中国藏学》2006,2(2):144-159
明朝所封五位教王之一灵藏地方的赞善王,在明代西藏和中央王朝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缺乏系统记载,学界对其一直知之不详。灵藏占据青、康、藏古代交通之枢纽位置,灵藏赞善王王族,兴起于元代,在元代即受朝廷封赐,委以官职,明永乐时又受封为王。灵藏的这一地方势力,与明朝廷的来往始于洪武中,终于天启六年(1626),几乎与明王朝相始终。  相似文献   

17.
赵书彬 《西藏研究》2023,(5):60-68+161
“西藏实际”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不断认识西藏客观事物、推进治藏实践时产生的特定理论概念,也是评断历史上实践成败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西藏实际”具有主观与客观、全局与局部、共性与个性、历史与阶段、一体与多元相统一的重要意涵。以“西藏实际”视角出发来考察清末革新藏政及其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清末革新藏政对西藏实际的认识更倾向于政治性、全局性、共同性、一体性,而相关研究的评价对西藏实际的认识更倾向于局部性、特殊性、多元性,应该说这两种对“西藏实际”的认识都不符合西藏实际,都对西藏实际作出了片面的理解,割裂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治藏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治藏方略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治藏方略的继承和发展;贯穿其治藏方略的主线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治藏方略是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调查和研究西藏的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治藏方略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其主要思想表现为:审时度势,确定解决"西藏问题"的战略策略--把握西藏工作的大局;关于西藏的理论和政策建设与创新--为西藏工作指明方向;关于西藏的政权建设与创新--为治藏方略提供保障.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制定和实施的治藏方略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文章认为,以边疆治理为切入点,分析、阐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有利于我们从治国理政新高度把握西藏工作,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通过梳理边疆治理视野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理论内涵、基本特点、价值追求、理论意义等四方面内容,建构起相对清晰、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期更好地指导西藏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20.
向世界讲好西藏故事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外塑造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形象、争取对外反分裂斗争国际话语权的历史使命。建国之初的英文外宣期刊《中国建设》的涉藏报道对此作出了有益探索。该刊西藏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包括以民间主体传播信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以人民视角展开叙事、善于运用平衡报道等。这启示我们,要注重发挥多元话语主体的对外传播功效、主动设置西藏外宣议程、构建涉藏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发挥网络空间短视频生活化叙事优势、发掘蕴含于西藏治理中的价值叙事以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西藏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