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月楠  吕建永 《科学咨询》2022,(11):164-167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同向同行,意义重大。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尚未形成,教师缺乏合作机制,理念方法滞后。因此,需要建设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机制,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着力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大力加强教师队伍沟通合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约束力,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通识课协同育人,共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汤宁  梁旭 《科学咨询》2023,(1):117-119
本文探讨泛在学习理念下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变革的影响。通过完善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增加多元化知识传输,突出知识碎片化学习与激发兴趣式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兴趣,增强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泛在教学理念下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相长,推动新时代下医学生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意识形态教育在当今社会显得越发重要,学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思政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授课方式,通过网络及多媒体平台,多维度进行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领。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中学思政课教师更要发挥其引领作用,增强中学思政课的感染力,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本文结合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开展中学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研究了中学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促进中学思政课多维度发展的重要措施,以期不断推动中学思政课堂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互联网教育平台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体系逐步迈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代,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实际调研发现,思政课程教师团队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线上教育平台以及融创工具等来开展思政教学活动,大大提升了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也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等现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和实操技能较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的推广与应用,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产生了一定的削弱,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受到挑战。社团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近年来蓬勃发展,愈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发挥好微信公众号这一创新途径,探索大学生社团微信公众号建设的可行路径,成为高校提升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公众号平台逐渐成为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思政素养。但在实际运用中,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存在内容单一化、互动不足、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本文从丰富推文内容、加强互动交流、规范平台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从而真正发挥微信公众号平台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思政课教学的主客体要素以及环境和条件,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信息化程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设高校思政课网络学习平台,运用网络进行思政课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构建思政课网络平台,能够对思政课教学起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实现自主式、协作式教学,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之不足,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社团微信公众号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高效融合,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优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挑战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高校应逐步构建组织和保障体系,专业化运营社团微信公众号平台,合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唱响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笔者基于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对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深化改革的思路,以期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作为医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诊断学实训课,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高思想素质,这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在诊断学实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本文对课程思政融入诊断学实训课程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给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高校体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特点,以唐山学院体育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为突破口,着重研究体育微信公众平台的模块设计和功能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和体育部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2.
吕文平  刘春元 《科学咨询》2022,(10):166-168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是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我们面临的重要议题,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培养应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必须把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思政课教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本文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的特殊性,从两方面入手,实现课程思政的双重建设。一方面,将其作为一门普通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专业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育人目标;另一方面,利用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走向,引导学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管理系统,为专业课老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资源平台,推动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高校学生管理要求,探索新的科学管理方法,结合实际,将微信公众平台与思想教育、日常工作、学生课余活动、安全教育以及教学相结合,提出一系列运用新媒体教育管理学生新措施,为实现现代教育目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刘丁玲 《科学咨询》2023,(1):157-159
我们当前已进入了以手机APP为载体的自媒体时代。目前,思政课教师自媒体素养不高、大学生思维批判力下降、高校自媒体平台建设滞后制约着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和长远发展。增强自媒体时代思政课的实效性需要思政课教师、大学生和高校管理部门协同努力,共画同心圆。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自媒体素养、大学生的思维批判力以及建立优质的思政自媒体平台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陈中明 《科学咨询》2022,(11):177-179
电子商务基础作为电商专业的核心课程,往往开设于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年,这一阶段是学生进入大学后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阶段,对后续的课程学习和心智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将电子商务基础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运用信息化和数据资源。同时,从教学目标设定、课前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论述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空距离与地域阻隔对人类进行信息交换的阻碍变得微乎其微,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微信作为一款操作简单、普及性强、覆盖面广的移动社交软件,能够很好地与移动学习理念相结合。本文借助微信的平台优势以及移动学习的特点,通过功能强大的微信平台以及移动智能终端来促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7.
薛丰刚 《科学咨询》2023,(7):214-216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探索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从最初级的PPT课件的制作到录制讲课视频、利用腾讯课堂的介绍,再到结合高等数学知识点,选用小视频和图片进行思政教育,教师都要制作微课和微信二维码,给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通过MATLAB等软件进行拓展练习。笔者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平台,结合尽可能多的实例,探索信息技术在高等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广泛应用,以期对推动信息技术、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机遇下,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政的提出,要求思政教育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当中。高校思政课应该发挥主阵地的作用,专业课应该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二者要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本文分析了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探讨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尽早实现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现实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在思政教育中已经明确提出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对人文关怀在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中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来一些用人文关怀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端节 《科学咨询》2023,(4):220-222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响应国家教育方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礼仪与国学作为一门富含思政元素的通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重点关注学生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的切实改变。课题研究小组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验证,最终探索出“讲、演、拍、思、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