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 《经营管理者》2009,(23):86-86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可谓深远,受国际经济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此危机之下,能否把握经济走势了解危机的影响无疑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宏观经济应由"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主导型",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为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企业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应遵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本文就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做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比重的增加,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呼声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日益强烈。国内各个地区都纷纷提出要成为制造业基地,这个形势令人振奋,也令人担忧。如何积极而又理智地应对国际制造业区域结构的变化,既不要一哄而起,又不要麻木不仁。这需要我们认真回顾和研究世界制造业中心崛起、演变、替代、升级的历史;展望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未来走势;明确我国各个地区在国内外市场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科学地解决现代制造业基地在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四定”(定性、定位、定功能、定结构)问…  相似文献   

3.
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我国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模型,本文提出以中国经济对本国最终需求依存度和对国外最终需求依存度衡量中国参与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的相对程度;并从整体、分最终需求、分部门等角度定量分析了我国参与国内国际循环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参与国际循环的程度明显提升,2006年达到峰值,2007年后,我国经济国际循环参与程度开始下降。分不同最终需求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循环中的需求结构保持稳定,对国内投资的依存度持续上升,对国内消费的依存度先下降后缓慢上升。分部门看,不同产业参与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的程度及变化趋势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规模可能会在2006年600亿元的基础上缩减100亿元左右。而对于中国经济2007年的走势,国外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经济高增长势头难消,恐怕很难实现“软着陆”;而国内的经济学家及舆论则均认为,国家宏观调控已经发挥了作用,2007年中国经济将进入平稳期。稳健的财政政策一  相似文献   

5.
正对2009年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对2009年中国经济总体走势的预测,我们基本认同以下判断:由于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实体投资调整周期与金融资本调整周期、房地产调整周期与制造业调整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中国宏观经济在2009年将出现超预期深度下滑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1998年到2010年中国楼市发展入手,首先对市场经济下,12年来中国楼市价格走势进行分析,试图以此为主线,指出我国楼市的现状.从宏观角度分析经济一体化及市场场经济下的楼市价格因素,以期为我国楼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献民 《经营管理者》2013,(27):160-160
随着近期煤炭价格指数一路下滑,煤炭企业整体进入"过冬"状态已无疑问。但中国煤炭市场内忧外患的悲观境况短期不会改观,甚至年前可能进入更加困难的时期,煤炭企业寻底周期或将长达3-5年的时间,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炭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战略对策呢?本文将从近期国内煤炭市场经济走势方面进行分析,探索适合国内煤炭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趋势     
中国经济将进入高风险期更深融入世界的中国,将随着世界政经局势的复杂,以及国内改革的深入,面临更多的经济风险。建立高效协调的风险防范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显得十分关键。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更多的外资“引进来“,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这将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产业安全、战略资源安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在上述相关方面的风险应对机制并不完善,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就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封闭经济状态中,对于外部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们政府以往比较多地采用了以行政干预手段屏蔽各…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古代曾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当经历了朝代变迁之后,中国成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状态以及人们的观念等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重要经济因素,中国若想以强国姿态屹立于世界,就应该以史为鉴,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经济走势如何?国内外各界广为关注。对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的不同预测"大幅下降论","7时代论","超越新常态论"",微幅回升论"。对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可归纳为以下四类有代表性的看法:"大幅下降论"。有学者提出,2013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大底",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到7%,甚至大幅降至5%至  相似文献   

11.
任俊英 《决策探索》1995,(9):15-17,48
自70年代初布雷顿森体系解决以来,日元一直处一示断升值状态,今年年初以来,日元升值势头更为加剧,在短短的时间内连创新高,大大超乎世人之预料,日元升值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中国作为日本的近邻,与其有着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日元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仅直接,而且波及面广大,因此,分析日元升值的原因及走势,探讨日元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提出避免和减少日元升值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树成 《决策探索》2013,(18):56-58
近来,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经济走势如何?国内外各界广为关注。 对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的不同预测“大幅下降论”,“7时代论”,“超越新常态论”,“微幅回升论”。对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可归纳为以下四类有代表性的看法:“大幅下降论”。有学者提出,2013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大底”,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到7%,甚至大幅降至5%至6%。国际上也有学者预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观察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经济基本数据基础上,探讨我国未来粮价短期走势和长期粮食安全问题。得益于市场化取向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以绝对短缺和匮乏为特征的传统粮食安全问题早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受油价上涨刺激生物能源需求、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粮食供求周期变动等因素影响,我国粮价走势在短中期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我国货币供应与总需求增长不至失控,油价上涨导致粮价全面猛涨并把我国通胀率拉高到两位数的可能性比较小。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世界经济由高走低大转折的一年。多数专家预测,2009年将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世界经济将呈“U”形走势。  相似文献   

15.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国内国际工业化的实践经验,深刻洞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和现实,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频繁爆发债务危机,1982年与1994年墨西哥分别爆发了两次债务危机,1999年巴西出现偿债问题,紧接着2001年阿根廷又深陷债务危机,30年来整个拉丁美洲一直未走出债务问题的阴霾。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债务走势,债务危机的爆发对本地区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从中得出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应以拉丁美洲为鉴,把握经济脉搏,营造健康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12月5日发布《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12年GDP增速7.7%左右,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2013年GDP增速8.2%左右,高于今年水平。蓝皮书课题组表示,对明年中国经济走势只是谨慎乐观。课题组提醒,我国政府需对2013年国际经济及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下行风  相似文献   

18.
张立群 《决策》2009,(1):40-41
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考虑到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热情,考虑到资金、技术。劳动力要素的保障情况,考虑到国内住,行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潜力,2009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相似文献   

19.
汇率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汇率的波动将会引起国内经济变动,可能给国内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果能提前预测汇率的波动情况,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应对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本文将对最重要的世界货币——美元的汇率波动情况进行分析。我将首先探究美元汇率波动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美元汇率自1994年1月以来的波动情况及原因;最后根据美国近期宏观经济变化情况预测美元汇率2015年的走势,得出美元将升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办公室业务》2010,(9):64-64
今年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这是总书记、总理科学判断世界经济未来走势和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实际作出的“总动员”,也是中国经济在新的起点上亟需回答的时代课题。各地区各部门应将“总动员”转化为生动丰富的创新实践。9月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