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概括了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行现状,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阐述了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意义。结合现有数据,并通过理论分析、数据比较等方法探寻了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以促进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走上更畅通、更规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4.
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本次改革首次将EET税收优惠模式导入中国企业年金,利好政策对于参与企业年金运营和管理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将从我国本次个税递延新政出发,结合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运营企业年金现状,通过实证分析阐述新政将带给专业养老公司的可能影响,并对专业养老公司今后的竞争策略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和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其对社会、企业、职工的作用日益显现。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意义,对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由此对企业年金的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一、企业年金概述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员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如今,国际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并且覆盖范围较广、形式多种多样,是许多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也是退休人员收入的一个重要补充。二、企业年金受托管理模式分类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8.
我国从1991年起就提出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然而,十几年间企业年金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缺位。我国的企业年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面临着不利的运营环境,缺乏全国统一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且发展项目单一,优惠额度较低,覆盖面小,税收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成为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循环过程,使所有的物质、能量在这个永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持续的利用,从而实现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 相似文献
11.
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负有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使命,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作,可以起到均衡社会分配、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越来越多地需要由各种非营利组织来提供,而我国的非营利性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推动非营利性组织健康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变革与协调,而税收政策是其中无法忽视的关键因素.合理的税收优惠能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发展环境,从而有助于促进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R&D税收刺激--原理、评估方法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各国政府都会采用财政政策激励企业增加R&D支出,税收刺激工具是主要手段之一.介绍了几种主要税收刺激工具,分析了三种评估R&D税收刺激政策的方法及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14.
《管理世界》2018,(10)
改革开放之初,日本成功实施产业政策的经验在中国引起各界关注。随后,中国开始制定实施产业政策,并以此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产业政策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管理与选择性产业政策混合的产业政策体系向以选择性产业政策为主体、以功能性政策为辅助的产业政策体系转变的过程。十八大以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开始重视功能性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的运用。总体上看,中国的产业政策越来越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但仍保留了大量直接干预市场的措施,由此带来的不良政策效应日趋突出。当前,中国应转为实施以功能性政策为主体的产业政策体系,重在完善市场机制、维护公平竞争、促进创新、推动产业绿色与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管理世界》2007,(1)
本文运用1978~2004年的数据,采用多变量回归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农村公共支出、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家财政的农村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公共支出的管理、运用效率低下,其作用在统计上并不十分显著;从支出结构看,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生产性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占比过高,而农业科研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过低,而且,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和目标偏差,使得政府公共支出在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上的作用不甚明显,从而限制了政府增进社会福利功能的发挥,进而不利于公平增长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如何改变农村公共支出结构以及如何将公共支出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价格适中、消耗量高、对装备运行起重要作用的不可修备件的库存管理问题,构建了碳税政策下由多个基层站点和一个基地站点组成的两级保障链联合库存决策模型。模型以基层站点再申请点ri、申请量Qi和基地站点补给次数mi为决策变量、以备件满足率为约束、以成本为目标。最后通过策略迭代方法对模型求解,并在数值分析中研究碳税对保障链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税政策虽然增加了保障链成本,但减少了碳排放,并且在合理的税费下能够实现显著的减排效果,有助于环境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存货波动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企业存货调整将对宏观政策的效力发挥产生影响。本文在基准的新凯恩斯模型上,引入存货变量,分析中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考虑存货变量之后,财政支出产出乘数的短期乘数变大,长期乘数变小;(2)财政支出增加会促进私人消费提高,同时短期挤出、长期挤入私人投资,但二者的总量效应微弱。基于不同存货持有动机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模型检验,证实了上述判断的稳健性。接着,基于199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VAR方法估计,本文发现,产出、居民消费与私人投资对财政支出的脉冲响应函数基本与存货模型的模拟结果匹配。由此,本文认为,当前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重视企业存货调整对政策效果的影响,政策的着力点应该在于创造有效消费需求、加快"去库存"。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针对管理者认知偏差对其债务政策选择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认知偏差影响下的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模型,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研究了债务政策选择的税收效应,并以中国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债务政策受到了认知偏差的影响,即随着财务困境成本的不断增大,上市公司对其变化的敏感性不断降低;认知偏差严重时,上市公司会选择过度保守负债或过度积极负债,导致最优资本结构与税率无关;认知偏差不严重时,上市公司会选择适度负债,且负债水平与税率正相关。结论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需要更为客观地评价财务困境成本,更为理性地利用负债的税收收益,尽可能避免认知偏差对企业价值的损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