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整产业结构是“九五”期间,以及“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调整产业结构更显迫切,多年来各地一直积极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许多地方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更具有竞争力。但是,有少数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一股“跟风”潮,不顾自身客观条件,盲目追“热门”产业,盲目照搬他人模式。如,当前最“热门”产业莫过于旅游业,从我国实行放“长假”后,国内旅游人数骤增,旅游市场火爆,许多地区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大力开发这一“无烟工业”。据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把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重点  相似文献   

2.
工业经济是支撑宝鸡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如何抓住国家实施产业振兴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调整宝鸡市工业产业结构,不仅是应对危机保增长的现实需要,也是转变宝鸡市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转型期背景下,通过建立VECM模型来研究陕西经济增长与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陕西产业结构演变带有明显转型期特征,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演变几乎不产生影响,在经济转型期,外生的产业结构与市场化改革的冲突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原因;经济转型期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变对经济增长分别呈现“负效应”和“正效应”,但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从VECM模型的短期动态部分看,产业结构成为就业结构改善的显著障碍,产业结构的所有制性质及重型化特征,限制了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涂妍 《统计与决策》2005,(14):70-73
南贵昆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该经济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着西部滇黔桂三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的实证研究表明,南贵昆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不合理,各产业内部结构也存在不协调状况;经济区产业结构质量较低,表现在产业非农化程度低、工业化程度低且资本密集型产业弱."十一五"期间,南贵昆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应着力在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研判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时代的来临并预测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传统测度指标进行完善,基于1978-2012年省域数据,利用非参数面板模型均值估计和逐点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都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但无论采用合理化还是高度化指标,结构调整效应的产出弹性均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的增加而呈现“倒U型”动态演进过程.当前,中国整体正处在“倒U型”曲线的拐点,面临从“结构性加速”向“结构性减速”转变的困境.经济增速的预测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将在2013-2017年进入“7时代”,在2018-2022年进入“5时代”甚至“4”时代.  相似文献   

6.
许哲 《浙江统计》2006,(8):46-46,62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长兴县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近期,长兴县统计局对“五大产业集群”之一的工业电炉行业进行调研,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并就下一阶段如何做大做强该产业提出思考和建议。一、行业运行的基本情况该行业  相似文献   

7.
产业经济学理论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经济增长不能不研究产业结构的演进。就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经过“九五”时期的努力 ,深圳市宝安区在成功抵御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积累反通涨和反通缩两方面经验、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总结“九五”时期宝安区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 ,审视当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探讨“十五”时期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九五”时期宝安区产业结构变动基本情况与“八五”时期相比 ,“九五”时期经济增长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速度明显加快。而分产业观察 ,各个产业增长速度的增长幅度又有所不同 ,正是这种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各国发展产业经济的基础,而能源又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因此,各产业应当如何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能源,使经济得到最优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在运用灰色关联法构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各产业消耗能源与能源总消耗量的关联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于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二十多年来,自治区产业结构的演进总体上是由“一、二、三”向“二、三、一”方向转变,在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之比已由1978年的32.7:45.4:21.9转变为1999年的27:38.8:34.2,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78年的67:1:18.5:14.4转变为1999年的52.6:17.6:29.9。尽管如此,但是在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安徽省为例,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提升经济增长的水平.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第一产业的发展,以推动安徽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特色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加大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力度,是发展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地方特色经济的一个重要前提,利用独特的资源,抓住当前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下大力气抓好我州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最终形成具有海南特色,在青海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开发能力和强大竞争实力的特色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紧迫任务,也是全面实现地区各项经济工作目标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首要条件,如何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本文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消费的增长是产生新的社会需求、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因此,认真分析我市消费需求的现状,深入研究消费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断挖掘我市消费需求的增长潜力,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 ,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是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加快发展中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以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和整体素质 ,是经济发展由一个历史时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内容。本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分析连云港市产业结构现状特征及演进的一般规律基础上 ,探讨未来10年连云港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布局重点和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党的建设和“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靠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 ,潜力产品的启动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因此 ,开启潜力产品对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 ,对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意义重大 ,选择发展潜力产品也就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发展潜力产品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市场为导向 ,精心筛选潜力产…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基于2015—2018年中国28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三种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并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呈正相关,且能抑制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同时,数字经济不仅能促进产业结构发展,还能通过提高居民消费和激励城市研发创新两种间接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还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的调节作用,在地方政府合理的行政管理下,数字经济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最后,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和特大城市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为国家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发展、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制定精准的产业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有利于缩小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一、我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可概括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随着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区产业结构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三次产业比重由35.7:40.0:24.3调整到1990年的35.3:32.1:32.6。总的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经历了“高一低一高”的变化过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上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则正好与第一产业相反,出现了“低一高一低”的反复。见下表: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1—2019年我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根据测算结果探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推动劳动技能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即对高技能劳动力产生的需求效应大于对中、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且劳动技能结构优化是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随着劳动技能结构的升级,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超过43.1560%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具有“跨越式”提升。  相似文献   

20.
经济理论显示,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拥有与之相适应的就业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与要素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转向第三产业,最终合意的结果为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达到均衡。三次产业结构均衡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性产业均衡条件要求三次产业的边际产出和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都相等。实证通过推导产业均衡条件得出产业偏离度的概念,找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