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北京老百姓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居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居民收入差距在持续拉大。刘扬在《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中撰文认为,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都呈扩大趋势。特别是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在加快,成为影响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应引起足够重视。1996年,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中,有37.5%可以用城镇居民内部差距来解释。至2002年,城镇居民内部差距的贡献率已达53.8%,成为影响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而考察北…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日趋扩大,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有研究表明,中国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对整体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大,达到50%以上。那么,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哪些?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和人员都曾为此展开过专门的调查和研究,其  相似文献   

3.
廖茂林  杜亭亭 《城市》2018,(3):32-39
大规模的交通运输投资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对城乡居民收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产业链视角下,笔者通过乘数效应分析和结构化路径分析来研究交通运输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交通运输投资一方面借由对农业和制造业影响程度的差异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借由提高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程度的差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后者的作用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问题是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公务员工资分配关系到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不同地区公务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当前我国社会收入差距的表现形式之一。即使在公务员内部,不同地区公务员之间也存在收入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地区公务员收入的比较,探讨其存在的收入差距和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并且对不同地区公务员收入差距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工资分配秩序,合理调控公务员地区间工资差距,促进公务员工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5.
吴伟东 《城市观察》2015,35(1):155-165
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影响因素,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次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本的理论视角,利用上海、深圳和天津等10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探讨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受教育程度、职务岗位的重要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劳动合同签订和劳动力资源的供不应求均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而单位工龄和工作更换次数则存在"倒U型"的影响效应。劳动关系的经济社会结构、劳资双方的资源依赖以及关系的稳定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社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出现的问题,在形式上集中地表现为分配秩序的混乱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按照SNA统计体系的规定,初次分配反映的是各收入主体对国民生产总值原始贡献所获取的相应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础及主体分配渠道,其公平程度的高低对收入结果的公平程度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影响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本文试通过对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深化税制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等对策,以期对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付霞 《现代妇女》2011,(1):49-52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个人收入差距的加大,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的作用备受质疑,社会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将从税收公平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消费升级是个多维度的过程,主要包括内容升级和品质升级。在“需求-供给”的研究框架下对消费升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升级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应用分析。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不足以支撑新一轮消费升级,收入阶层分布导致了消费升级的“小马拉大车”,供给能力和结构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支撑力度不足。未来要围绕消费者分层、收入分配政策、市场化改革等解除需求和供给侧的制约因素,切实推动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0.
据相关数据统计,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3倍,行业收入差距为1593倍,地区收入差距为2.43倍,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相差23倍.在题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论坛主旨报告中,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指出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四大"病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仍然较低: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分配秩序不规范;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尚不健全.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社会公正,优化社会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获得社会学在和谐社会方面的话语权?如何能够使社会学对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应当立足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以社会学特有的视角和特有的解释力来关注重大的现实问题。这样,社会学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优势就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来。具体来说,社会学完全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十分重要的和谐社会研究成果。一、以社会阶层结构研究为依托向外拓展第一,需要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进行“逐层递进”的多层面研究。现在中国只要一提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各个阶层的聚焦点往往都放到收入差距上。其实收入差距过大现象只…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果世界瞩目。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居民日趋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也开始引起社会各界乃至世界的共同关注。据有关调查,中国城镇家庭最高20%收入户与最低20%收入户年人均收入差距,已从1990年的4.2倍、1995年的6.9倍增加到1998年的9.6倍。另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为0.458,已超过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载体。既往人—境交互视角下的大量研究基本证实了绿色空间的健康效益,但对影响二者间效益转化的调节因素缺乏深入研究。根据社会生态理论与相关研究,从社会人口和物质环境两方面定性分析了调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即社会生态调节因素通过影响使用动机、使用机会或易用性来影响绿色空间使用并由此调节健康效益。进一步,基于城市游园研究案例对此予以实证。结果显示,游园使用具有一定的情绪健康改善作用,但此过程受到使用者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家庭结构以及游园使用距离等因素的调节。面对不断凸显的公共健康问题和愈发紧缺的绿色空间,未来相关研究的焦点有必要从"绿色空间是否影响健康"的基础研究转向包括调节过程在内的"绿色空间如何影响健康"的应用研究,以有效提升应用实践效率。  相似文献   

14.
税收是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认为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存在调节力度小、调节累退性等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深化税制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消费税和房产税改革、开征社会保障税和遗产赠与税等税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两极化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我国贫富分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地区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1995年达到33.7%。地区相对差异系数高于世界各国1978年以前,虽然人们一般认为我国  相似文献   

16.
王元超 《社会学研究》2023,(2):204-225+230
空间视角是代际流动研究的重要生长点之一。本文使用CGSS2010—2017年数据,探究了代际流动的地区差异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代际流动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态势。决定一个地区代际流动状况的不只是其内部的社会结构特征,还有其外部空间关系,即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周边的社会资源。周边地区发达的工业化水平、较大的收入离散性以及充足的社会福利资源能够促进本地区的代际流动,呈现“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唐海君 《职业》2014,(17):36-37
目前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导致贫富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而职业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整个行业人均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发展职业教育,减少行业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10,(1):70-70
一组数据值得玩味:1992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8.8%,2007年只有52.3%,16年下降16%,平均每年下降1%;而政府和企业收入上升16%。人民日报记者多地调查也发现,普通居民“干得多,挣得少”。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这一情况,引起社会反响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兰敏 《现代妇女》2014,(2):185-186
改革开放以来,随市场经济的引入,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用一系列数据分析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总的来说,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当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基于此,笔者重点阐述我国当下的收入分配领域的相关政策的问题并介绍了国外在相关问题上的良好做法与制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情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基于代际研究的视角,对1012名城乡迁移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每小时收入、收入分布层次均低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男农民工比第一代男农民工的月收入低,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存在文化程度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对两代农民工每小时收入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两代农民工每小时收入的因素有异同之处。针对现状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