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小英 《城市》2018,(1):25-34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日益成为产业组织的一种主流生产模式.广州作为我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全球城市之一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从全球供应链整合视角探讨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强化广州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高端环节把控和枢纽地位,对更好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全球供应链体系视角,阐述全球供应链体系内涵特征,预判全球供应链体系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广州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价值和功能,提出广州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枢纽节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钟范 《科学发展》2014,(9):110-112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母子企业所在地城市之间形成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和交流,城市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扩大,形成跨国乃至世界性城市体系。一些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与其他城市联系相对较多而居比较重要地位,其中一部分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城市,表现出潜能提高、"权力"提升等发展趋向。因此,上海未来发展战略取向要包含增进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联系,最终落脚点是成为兼具向外矢量特征的世界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莫斯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经历了重大变革,改变了莫斯科的国家地位和国际排名。本文研究莫斯科在俄罗斯国内和在欧洲城市中的地位。毫无疑问,莫斯科的发展特点是:在逐渐脱离国家城市体系的同时,也逐渐朝着国际方向发展。以经济指标来衡量,莫斯科在国内找不到竞争对手。它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正快速融入国内和区域经济的潮流,只在很小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相反,莫斯科越来越多地争取融入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体系的行列。虽然莫斯科作为一个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往往只是城市的政治工具,但事实上,如果俄罗斯的首都想要融入世界,其资本是有限的。从中欧的角度来看,目前莫斯科最重要的功能,是连结中欧、西欧和俄罗斯。但现实是,莫斯科与俄罗斯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将会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面临的挑战 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经济运行打破了国界,使城市与城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所以城市的发展不仅面对国内其他城市的竞争,而且还将遇到世界强国和经济实力强劲城市的挑战。从目前看,我国城市在总体上是落后的,竞争力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推进,我们的诸多产业将面临直接与国际上同行业竞争的局面,而我们这些产业起步晚、水平低,且由于长期受国家计划经济的保护,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这样融入到世界竞争的浪潮中,对我们的生产和发展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城市经济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鹏飞 《城市》2001,(1):21-24
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一体化突飞猛进,人类不仅开始了一个信息和知识的新时代、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时代,也开始了一个竞争全球化的新时代。伴随全球化而来的还有地方化。在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新时代,城市不仅变得更加重要,而且城市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和地区尤其是太平洋两岸的地区政府,正积极致力于检查、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以期在新的世纪对全球实现最有利的战略争夺。与国外相比较,中国城市面临的检查、培育和提高竞争力问题更为紧迫。21世纪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世纪,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普遍的问题,争取最快,中国各城市政府需要了解全球化时代决定和影响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关键,也需要清楚自身的地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城市和全球城市是一对既相关联又略有差别的概念。世界城市研究的是20世纪上半叶以来的世界顶尖城市,而全球城市主要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顶尖城市,特别看重的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功能与地位。当代中国提出的中国名城和世界名城之说则强调城市的气质和特性,研究世界城市之林中具有品牌特色和地位的城市。我们需要利用名城思维来整合各种资源,找准城市的主题,需要站在全球的视野看名城品牌,从而打造全新的世界名城。  相似文献   

7.
朱铁臻 《城市》2006,(6):3-5
一、转型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 21世纪,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所谓战略机遇期,就是在全球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区域化时代中,国家、地区、城市获得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也就是一个抓住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加快自我发展的阶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而发展重要的又在于创新,在于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张芷  李金铎 《城市》2006,(6):38-41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全球化使城市之间在区域、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愈演愈烈.城市营销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加强城市营销理论的创新,并通过营销理论的应用,抓住难得的城市发展机遇,迅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整体经营与城市建设的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鸿懋 《城市》2001,(1):3-6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和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以新的视角认识城市和城市管理,怎样认识城市建设,它能否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杠杆,城市建设经济的新内涵是什么,城市建设能否成为一种产业并按照城市经济的规则运营等等,一系列的新问题已经提到了城市管理者——城市政府的面前。大连市90年代在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成就,她用自己的实践对上面这些问题作出了启迪性的回答。本文在这种启示下,试就上述问题作一初探。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模式的转变世界银行在其1999年~2000年发展报告——《迈进21世纪》中,探讨了21世纪初不断变化的发展格局,指出了对世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两种力  相似文献   

10.
高薇 《城市》2002,(3):33-35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各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模式也将发生变革。当前,世界各国比较流行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企业家化城市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就是城市政府以企业家的角色来管理城市、治理城市,把整个城市作为资产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发挥最大效用的目的。这种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涵盖了城市经营的理念和本质。  相似文献   

11.
王海文 《城市》2012,(3):13-16
一、引言在文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不仅为城市发展描绘出更加宏伟的蓝图,更重要的是,在彰显世界城市核心功能,即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控制力与影响力方面,北京将拥有更  相似文献   

12.
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人类进入21世纪,全世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现代社会对城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要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就必须经营好城市,经营城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在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结构大规模战略调整的新形势下,经营城市既面临着挑战,又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如何经营城市,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推动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时代,凭借跨国资本的进入,上海成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但总体说,上海以接受跨国资本的辐射为主,对外经济影响能力薄弱.为提升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一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以提升上海在世界体系网络中的连接性.二要加大改革力度,大幅度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混合经济、民营企业发展.三要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大力扶持小微型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四要扩大对内经济合作,依托长三角、长江流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赵继敏 《城市观察》2011,(5):118-123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城市的概念和评价标准有所变化。早期世界城市是指世界的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心。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崛起和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确立,世界城市是指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地和全球金融中心。21世纪之后,随着文化经济的崛起和人们对消费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性的再认识,世界城市有了新的内涵,正在从单纯的经济中心,转变为集聚科技、文化、娱乐、教育和医疗等多种高端才人的中心。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仅仅是发展金融业和总部经济,而是要从多方面入手,建设富有活力、利于创新、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国际都市。  相似文献   

15.
大都市圈的形成机制及我国都市圈的构建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劲松 《城市》2007,(12):22-25
20世纪下半叶.在全球经济恢复性高速增长、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革命的共同推动下.一种新型城市化形态——大都市圈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大都市圈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和世界地缘经济格局.在近代城市增长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进入21世纪.我国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城市问联系协作日益紧密。为此,有必要借鉴国际、国内城市发展有益经验.培育一批以超大城市为依托.具有显著带动力的大都市圈.引领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建生态城市塑造天津城市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桂敏 《城市》2009,(10):67-70
一、创建生态城市是塑造天津城市品牌的需要(一)城市生态与城市品牌有着本源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牌成为营销界最热门的主题。而城市也可以像产品或服务一样进行品牌建设和管理.这已成为国内外学界的共识.成为城市营销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亮点。在现代城市竞争的“春秋战国时代”.更需要塑造城市品牌.迎接城市全球化、城市新分工格局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周鹏 《城市》2010,(4):67-7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区域经济的繁荣集中反映在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上,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世界出现了城市地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如墨西哥城那样的“城市巨人”。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世界城市发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面临了许多新问题,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为了应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挑战,必须发展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尽管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与世界城市的距离尚远,但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北京城市建设将进入新的阶段,为发展成为世界城市带来新的机遇,国际上相当一部分国家的首都都利用类似的重大国际活动,提高城市品质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李林 《城市》2011,(10):17-21
一、引言 国家中心城市是居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是国家综合实力最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最大的城市代表。国家中心城市的打造,不仅是将城市规模做大,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的提升与优化。因此,增强城市功能是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城市作为城市竞争的高级阶段,已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领域。品牌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基于此,笔者提出了施展政府公共关系、打造品牌城市的“342”体系,以期对品牌城市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