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辜鸿铭与张之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鸿铭(1856—1928,名汤生,福建同安人)早年游学欧洲十多年,精通九种西语和日语,熟谙西学西政和其社会民情,得十三个博士学衔。回国后,在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湖北南皮人)幕府中任职,得到张的教导。辜鸿铭在文化史上的最大功绩是向西方“输出”东方文化,西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1837~1909)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早年简放湖北、四川学政,创建武昌经心书院、成都尊经书院,着意培养科举文士.后在湖广总督任上,极力倡办新式学堂,派遣大批学生赴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3.
<正> 清代,在西宁有个很有作为的官吏,他便是人们常常提及的《西宁府新志》的作者杨应琚。 杨应琚,字佩之,号松门,辽海(今辽宁)汉军正白旗人,清雍正七年(公元l?29年),由荫生授户部员外郎。其祖父杨宗仁康熙五十三年曾任西宁道,后历任广东巡抚、湖广总督,其父杨文乾曾任河南布政使、广东巡抚。杨应琚早年官居山西河东道,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调  相似文献   

4.
薛瑄在湖南     
<正> 薛瑄(1389——1464)字德瑄,号敬轩,谥文清。河津(今属山西)人。他曾于明宣宗德宣四年(1429)至七年(1432)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出使辰州。他“在沅凡三年余,所至多惠政。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从1837年5月至1838年底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写下近20万字的奏稿.这些奏稿全是报忧不报喜,从中颇能发现进入近代前夕湖北社会的贫穷、停滞、百病丛生等等状况.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恩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藩 (1 81 1— 1 872年 ) ,字伯涵 ,号涤生 ,湖南湘乡 (今双峰 )人。左宗棠 (1 81 2—1 885年 ) ,字季高 ,湖南湘阴人。道光三十年 (1 85 0年 )道光帝病死 ,咸丰帝继位。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义。咸丰二年 (1 85 2年 ) ,太平军入湖南 ,围攻长沙。八月 ,左宗棠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幕 ,助守长沙。十一月 ,曾国藩奉命帮办湖南团练事务 ,十二月 ,到长沙。左宗棠写信给长女婿陶桄说 :“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 ,其人正派而肯任事 ,但才具稍欠开展 ,与仆甚相得 ,惜其来之迟也。”①三年正月 ,张亮基赴湖广总督任 ,左宗棠随至武昌。八月 ,曾国藩移驻衡…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有关清末预备立宪研究的文章和著述中,往往提到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曾于1905年7月间联名奏请清迁于十二年后实行立宪政体.  相似文献   

8.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人。以举人从军立功,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赠太傅东阁大学士、二等恪靖侯。是清末四大名臣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左宗棠早年即胸怀大志,孜孜研读经世务实之学、筹边韬略之书,并接受了林则徐、魏源、包世臣等人爱国主义思想和务实精神的启迪,确立起自己的经世致用思想。但由  相似文献   

9.
赵尔巽与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尔巽(1844-1927年),字公镶,号次珊,又号无补,汉军正蓝旗人.原籍辽宁铁岭,世居山东泰安.署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等职,是清末满洲贵族中少有的干才,也是当时比较有见识和作为的封疆大吏.赵尔巽于1903年4月至1904年6月担任湖南巡抚,是清末湖南颇有影响力的巡抚之一.抚湘期间,他励精图治,厉行新政,并把发展教育作为新政的"首务"、"急务"、"第一要务",大力进行书院改制、整顿原有学堂、开办新式学堂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而且,赵尔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清末新政时期的督抚大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我们今天发展教育事业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沙市)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隆庆六年神宗即位后,出任内阁首辅。万历元年至十年间(1573——1582),他发动并主持了一场震撼朝野的政治改革,挽救了明朝的危局,赢得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被誉为“救时宰相”。他所创行的考成法,既是他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的起点,同时又是它的高峰。研究张居正的考成法,是研究和把握张居正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考成法的由来和内容张居正的考成法是在明代考察官吏制度混乱不堪、弊端丛生的历史条  相似文献   

11.
唐绍仪(1861——1938),字少川、广东香山唐家湾(今属珠海市)人。是清末民初我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本文对他的一生作些初步的评述。办理外交初露头角唐绍仪自1874年赴美留学,于1881年归国以后,即先后在朝鲜、山东等地办理外交,为袁世凯所赏识,视为亲信。1901年冬,袁世凯继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即委唐以津海关道要职。在天津任职的两年中,唐绍仪办理接收八国联军分占的天  相似文献   

12.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旧中国江南最大的联合企业之一,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含株萍铁路)组成,于光绪34年(1908)经清朝政府批准,正式成立。 公司的前身是清廷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它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经历了一个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到完全商办(汉冶萍有限股份公司)到最后衰败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清流派”健将而著称的张之洞,在一八八二年至一八八四年担任山西巡抚期间,一改以往在京供职时抨击洋务的态度,在太原创办了“山西省城洋务局”,图谋推动晋省洋务事业的发展。这可以说是他日后(一八八九年)担任湖广总督大办洋务事业的先声。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与戊戌变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戌变法时期,张之洞在国内政局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法战争以后,清朝当权的洋务派剩下三位有影响的领袖: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北洋海陆军;刘任两江总督,控制长江下游;张任湖广总督,控制长江中上游。李原为洋务派的大首领,地位仅次于奕訢,但甲午战败以后,情况有所变化,马关条约一签订,李鸿章声誉扫地,退居幕后,刘坤一碌碌无显绩,于是张之洞崭  相似文献   

15.
怡良(1791—1867),字悦亭,隶满洲正红旗。1816年(清嘉庆廿一年)起,由监生补刑部笔帖式累迁至广东巡抚、署两广总督、闽浙总督、福州将军、两江总督等要职。他封疆东南沿海时期,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关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对他个人功过的评价,直接关联着对此段历史的正确认识,故不能视为无足轻重之举。民初以来,史学界对怡良的研究不仅很薄弱而且议论多不公允,这对正确认识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和该段中国历史都是不利的。本文拟对他在粤、闽的重要政事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彭翼南(1536-1567),土家族,湖南永顺宣慰使,字靖卿(又作晋卿),号北江,谥忠贵.嘉靖三十三年(1554),其父宗舜病死,翼南承袭父职为宣慰使.当时东南沿海倭患频仍,因浙江、山东兵屡败,明王朝征调湖广土兵协助征剿.  相似文献   

17.
<正>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别号太岳,祖籍风阳定远,其先祖张关保是朱元璋起义军中的一名士卒,明朝建立后因军功授归州千户所世袭千户,加入湖广军籍。张居正的曾祖是次子,不能世袭千户,便从归州迁到江陵入籍,因此,湖北江陵便成了张居正的原籍,所以他也被称之为张江陵。隆庆元年  相似文献   

18.
湖北新军是甲午战后清统治者为了镇压革命运动、巩固王朝统治,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式武器装备。操练方法建立起来的一支近代化的反革命武装。这支反革命武装自一八九六年建立之后,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直接掌握之下迅速地得到了发展。到一九○二年,湖北新军(时称两翼常备军)不仅人数由原来的一千人发展刮了九千五百人,而且  相似文献   

19.
李灵玢 《江汉论坛》2012,(9):129-134
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1889-1907年),正是中国茶叶贸易历经高峰后的滑坡期。在经历增收书院捐受挫之后,张之洞深入研究茶业现状。为了重振两湖茶业经济,他多方谋划,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政策措施,并亲身贯彻落实。张之洞对汉口茶贸的关注和努力,虽未从根本上扭转茶贸颓势,但为后世留下了极富研究价值的商政遗产。  相似文献   

20.
湖广分省问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民 《江汉论坛》2003,(12):76-80
湖南、湖北二省由明代湖广布政使司一分为二而来,正式分立的时间为康熙三年(1664),但分省乃行政区划之重大举措,绝非一时所能促成。自明正德五年(1510)始,至正式分省的150余年间,明清朝廷先后采取过多次与湖广分省相关的制度上的举措,涉及行政、司法、教育(科举)、粮政、民族关系、军政等重要方面,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有以洞庭湖为界、将湖广一分为二的意义,实为湖广分省之先声。与这些举措相应的是湖广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领域发生的发展、变化这一客观背景,这亦正是湖广分省的真正动因。与此相关,湖广及湖南、湖北之名的涵义,亦经历过不少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