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胡攀 《城市观察》2011,(3):96-103
通过回顾重庆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的历程和特点,揭示各个时期历史文化保护的阶段性特征,总结重庆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并深入分析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认为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不应该是对立的两面,而应当是相互协调、相互包容的共同体。一座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成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1994,(4)
西湖是一个风景名胜区,它包含有多个公园,甚至我们正在把整个西湖公园化,使它成为一座“超级公园”,而这正是西湖建设的重大误区。 从概念上说,风景名胜区与公园完全不同。前者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自然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的规模与范围的地学资源;后者是指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园林。很显然,西湖性质的主导职能是风景名胜区,并且是国家级的,说明西湖是以  相似文献   

3.
杂交玉米文化墨西哥城是一座典型的多种混合文化城市。其根是印第安人的”玉米文化”,但又与古印第安人的纯玉米文化不同,是用欧洲文化“嫁接”和“杂交”出来、并将各自文化的特色和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拉美文化”。墨西哥城地域内的历史、人文和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能吸引眼球的数不胜数,但在我看来,最能体现墨西哥文化具有巨大的宽容性  相似文献   

4.
到此文落笔为止,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肆宣扬“2003年中国文化新闻”排行榜的重要媒体,就超过五家。这些排行榜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SARS疫情引发“报告文学热”、“中国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揭晓、百年巴金、金庸“华山论剑”、“电影属地审查制”获得通过、张国荣之死、“英皇”事件,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报刊整顿、咬嚼余秋雨、湖南两位老作家退出作协引发争议、王蒙又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故宫天价购买《出师颂》涉嫌内幕交易、中国唯一的性文化博  相似文献   

5.
这场灾害再次给人们烙下了一个强烈印象;中国的城市公共安全太脆弱了,在人们生活的都市里似乎随处潜藏着“地雷”“我们重庆不像北京,也不像上海、广州,我们像香港。”重庆著名的解放碑广场上总是走动着许多人,一个漂亮的重庆女孩对身边的朋友这样说。当然,这也是很多到过重庆的外地人的感受。1997年成为直辖市市民的重庆人总喜欢拿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与香港比较:起伏的山地,狭窄的街区,令人眩晕的高楼大厦,摩肩接踵的人流……“漂亮、繁荣、现代。”甚至连境外的游客也如此感叹。城市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文明和发展的象征。现在,每座中国城市都希望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贞操文化是在礼法时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属于礼法文化的一部分,与当今的人权时代有着根本的冲突。在人权的视角下,贞操文化最大、最严重、最恶劣的危害,在于其“反人类”的本质特征,具体而言,贞操文化是“反人”的,贞操文化是“反性”的,贞操文化是“反妇女”的。对贞操文化的揭露和批判,在目前仍然十分必要,因为。深深植根于社会中的贞操文化,一遇机会,总会沉渣泛起,兴风作浪。近期“贞操是最好的陪嫁”的观点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讨论,就是明证。对此,值得引起高度警醒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视窗     
“毕加索是老色狼”?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的“黑白意象”毕加索版画展遭遇了某种出人意料的尴尬。主办者在画展入口处“毕加索与我同在”的留言板上,发现了“毕加索是老色狼,他真下流”等内容的留言,这类留言一共出现过两三次,从笔迹上判断极可能是孩子写的。  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很多,比如恋爱、结婚、性、生育以及其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果成人出于“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对他们进行误导甚至蒙蔽,那么孩子们将来如何面对真相?   其实,从孩子们最初的角度来看,人的裸体和牛的裸体没什么太大…  相似文献   

8.
“人人重庆”城市形象标志是靳埭强先生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又一大贡献,是中西艺术设计理念的完美融合,其中蕴涵的中国文化元素赋予了艺术作品更多的内涵.特色文化的设计元素,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也诠释了艺术设计想要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赋予其文化内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河北魏县的“德孝治县”施政理念和“不提拔不孝官员”的考核标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激烈争论。尽管各界对魏县的做法褒贬不一,但它却也从另一个角度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当下,究竟应该倡导怎样的孝亲敬老风尚?如何合理、科学地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孝文化?新时期的孝文化应被赋予哪些时代内涵?本刊特整理了一些言论,  相似文献   

10.
我们乘埃及航空旅游公司的空调大巴士车,沿着西奈腹地荒山秃岭中的一条峡谷公路向东行驶,下一站是南西奈一个海港山镇努维巴,也是南西奈亚喀巴湾海岸的一个海滨旅游胜地. 以色列遗留的裸体浴场努维巴和距努维巴八十七公里的达哈卜及西奈半岛南端的沙姆沙伊赫都是以色列人当年占领西奈半岛时建设的旅游点.这里的海滩以它那与世隔绝、人烟稀少的“荒味儿”和裸体浴场而闻名于世.特别是七十年代初“回到自然”的思潮席卷欧美的时候,这里的裸体浴场吸引了大批欧美游客.联合国和  相似文献   

11.
去过台北的人都该会被那些别致的街道名称所吸引,市区几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从北往南依次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名,此外还有四维、八德之类典自四书五经的路名,此乃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的杰作。他在台湾除了将传统文化平铺在了城市的路面上,还煞费苦心地把原来的“草山”以其偶像王守仁之字改日“阳明山”,而这里的公园便顺理成章成了阳明山公园。  相似文献   

12.
国学热,持续不断。教育部从今年3月至明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3月9日,又一家现代私塾“童学馆”在苏州开馆。日前发布的“2008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中,学术明星于丹从去年的第九十八位飙升到今年的第二十五位,收入达1103万元,这1103万元身家也使于丹居作家之首…… 去年9月,借孔子诞辰2558周年纪念,国际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在曲阜隆重举行,见证着传统文化的时代焕彩。国际汉学界所谓的“汉学”,正在世界各地传播着儒文化的火种。而如今,在孔孟之乡曲阜市和邹城市兴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新闻,正引发着一场场口水仗。 国学为什么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国学究竟在这个时代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国人为什么再一次回归自己的传统?传统国学站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历史轨道上是否应该有所扬弃?国学热,究竟是表面的温度还是内里的发动?国学复兴,是集体癔想还是文化冲动? 国学在民间和媒体上热度不减,但是,我们却看到,中医多少年来遭受着边缘化的命运;一座座历史文化遗迹在无情的推土机面前轰然坍塌,而“假古迹”却粉墨登场;数字化和信息化席卷全球,传统的笔墨纸砚衰微之势如日薄西山;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这把尚方宝剑逼得学子们日捧英语,甚于重视专业…… 国学是否复兴?能否复兴?如何复兴?对于文化复兴的梦想,人们有期待,有寄托,也有无法抹去的无奈。  相似文献   

13.
KUSO文化与网络群的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末,一个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惊天血案》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作者以幽默讽刺的风格对某导影拍摄的影片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戏弄和颠覆,在网上受到热烈的追捧,引发了网络“恶搞”的浪潮。正如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一样,恶搞文化的流行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同时恶搞文化的流行已经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日常生活乃至人们的价值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主流文化,面对网络恶搞文化的流行,排斥并不是主流文化明智的选择,相反,应对其加以融合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江西电视台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举办的大型“红歌系列会”在井冈山吹响“红歌集结号”以后,引发了全国城乡学唱红歌的热潮。文中从当代“红歌热”兴起的背景和根源、红歌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价值实现新途径等诸角度进行了多层次的透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日有报道称,广东省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将建中国首个网络文化主题雕塑公园“雷人坊”。公园里“芙蓉姐姐”大摆S造型,旁边的“范跑跑”发力奔跑,“周老虎”也落户华南。众多网络上红极一时的“雷人雷事”同时出现在游客面前。甚至“打酱油”、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形态。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软实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软环境,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从理论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文明,是历史文化和人文素养长期积淀和不断塑造的结果。“十二五”期间,上海定位于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为主要目标。从实践角度来看,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如何突破改革创新,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期构建智慧城市和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17.
重庆首个城市形象宣传片,以深入骨髓的冷静着笔,摄去我们的浮躁,以辽远广阔的文化况味,融化我们的偏见,照亮了重庆的彼时,也启迪了重庆的此生。  相似文献   

18.
蔚为壮观的城市森林莫斯科的原意为沼泽和密林,现有11个自然森林区、89个大公园、400余个小公园和800多个街心公园。这座大都市的绿化形成了乔、灌、花、草有机组合的结构,以乔木和灌木为主,花园和草坪通常只作为森林的点缀。它们大都是自然混生的,适生性强,即使城中的小林也是随机式的,所以没有那种搬树进城的人工雕刻痕迹。  相似文献   

19.
残疾文化胜任力是残疾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为残疾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野。残疾文化胜任力的嬗变过程经历了研究视角的转型、概念内涵的探明、实践目标的定型三个发展阶段。研究视角的转型包括从“同质化”向“文化多元化”的转型,以及从“文化胜任力”向“残疾文化胜任力”的转型。残疾文化胜任力的内涵包括意识胜任力、态度胜任力、知识胜任力和技能胜任力。残疾文化胜任力的实践目标包括观念性目标、机制性目标与能力性目标。残疾文化胜任力对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价值,并在残疾人工作研究、残疾人工作实务和残疾人工作策略方面具有视角创新、工具创新与思路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前老城复兴中的人文转向尝试将“人”及其“真实生活”带回更新进程,但“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始终是个难题。作为前沿文化实践,“再造日常”搭建了不同人群间的沟通对话机制,重塑了制度内外对接转化机制,需在城市更新和社会转型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本文以一个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及新型公共文化建构为例,从“找回公众”“消融区隔”和“淡化权威”三方面展现这个界限消抹和连接再造的过程,其背后是空间活化、文化再生及地方治理品牌化三重机制的叠加,它使老城生活在空间、人群和制度上由表及里地向外打开。通过日常的再造,行动者以文化再生产的柔性力量探入国家-社会连接处的肌理,推动了转型,这也使关于“社会的生产”的讨论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