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佛教于辽朝的传播极盛,契丹人的佛教信仰普遍而且强烈,佛教文化浸润到辽朝社会的各阶层,成为契丹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鹘人的佛教、中原地区的佛教以及佛教中的末法思想对辽朝佛教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辽朝佛教的来源和辽朝文化具有多元性,所以契丹人信奉的佛教与中原佛教存在着很大差异,并且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吸收其他文化成果,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2.
何天明 《阴山学刊》2012,(6):9-13,31
佛教在契丹族建立政权以前便受到重视,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以后至辽朝各位皇帝统治时期呈持续发展状态。佛教是辽代统治阶层和民众普遍信仰的宗教,在北方草原上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都超越以往。辽代的佛教与城市的发展相伴随是辽代佛教勃兴的特点之一,佛寺和佛塔是标志性建筑。对萨满教和佛教的历史作用要根据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性质予以评价。佛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行为准则。辽代佛教文化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辽史》有三处史料集中记载辽朝属国事,在属国名称、数量上却有较大差别,当是由金元两代三位史官编纂所致。现代学者关于辽朝属国概念的界定,存有不同的问题。辽人对疆域的认识,为考察辽朝属国提供了新视角。境外为辽朝属国所居,乌古部是属国的典型代表,居住于辽朝境外、臣属于辽并向辽朝贡。以乌古与辽的关系为切入点,重新界定辽朝属国概念并考证出辽朝属国为17个。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21,(2)
使辽诗是宋辽政治生活和民族关系的产物,体现了北宋使臣自觉的政治传播意识和大国情怀,促进了汉族和契丹文化的交流融合。北宋使臣以优越的文化心理去观察辽朝的一切,他们笔下的诗歌恰好能相对客观公正地记录宋辽对峙时期,辽人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人情,符合民族志以某个民族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野调查和信息采集的学科特点,因此,使辽诗是一种民族志书写形式。以民族志视野重新审视这些诗歌,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辽朝社会历史和民俗文化,对于新时代的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也是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5.
辽朝斡鲁朵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斡鲁朵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传统,是游牧民族政权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关于斡鲁朵的内容,只是在《辽史》卷31《营卫志》"宫卫目"中留下了相对完整的记载。对于辽朝斡鲁朵的研究,是契丹史、辽史研究的重要问题。辽代的斡鲁朵,起源于契丹社会早已存在的"帐分"习俗,故在辽代仍被习惯地称为"宫分",它是辽朝统治者对故有习俗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辽代佛教“世俗化”,缘于其受到了唐代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并有着庞大的基层信奉群体作为支撑。辽代佛教的世俗表象主要体现在僧侣上层趋俗涉政、佛教义理的儒化倾向、信众佛事活动中掺杂世俗内容以及僧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世俗取向等方面。佛教世俗化对辽代社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出现了世俗社会“佛教化”的现象,民众世俗人生的某些时段、世俗生活的某些方面都打上了佛教烙印。  相似文献   

7.
辽代佛教"世俗化",缘于其受到了唐代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并有着庞大的基层信奉群体作为支撑。辽代佛教的世俗表象主要体现在僧侣上层趋俗涉政、佛教义理的儒化倾向、信众佛事活动中掺杂世俗内容以及僧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世俗取向等方面。佛教世俗化对辽代社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出现了世俗社会"佛教化"的现象,民众世俗人生的某些时段、世俗生活的某些方面都打上了佛教烙印。  相似文献   

8.
辽朝与高丽的关系为境外藩属国的关系。在辽朝统治的二百余年间 ,辽与高丽既有战争 ,也有和平交往。和平交往为辽与高丽关系的主流。辽朝重视对东部边疆的治理与巩固 ,采取了建立军事城池、派驻军队、严加防守、移民东部边疆、因俗而治、以夷制夷的边疆政策 ,巩固了辽对东部边疆地区的统治 ,并由此奠定了辽金元东部疆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辽时期中亚契丹人的经济生活贾丛江西辽王朝(1124-1211年),又称哈刺契丹,是中亚、西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辽朝灭亡以后,辽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西迁,经过十余年的征战。以首都巴拉沙衮(又称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为中心,在东起土...  相似文献   

10.
尤李 《兰州学刊》2011,(1):144-149
文章着重挖掘石刻材料,从佛俗的角度来分析中晚唐时期的幽州一卢龙镇。中晚唐幽州地域流行的大众文化佛诞日巡礼、起佛名、佛号的习俗,到辽朝均影响到契丹贵族。佛教信仰和习俗生命力顽强,能跨越朝代、超越阶层和族群。对辽代佛教文化来讲,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其实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精英和民众之间互动频繁,不少信仰是各阶层共有的。被中晚唐汉族文化精英斥为“胡化”(非主流、非正统)的卢龙镇,到辽朝却成为汉文化的中心,并且为契丹人的汉化提供了资源。  相似文献   

11.
辽代科举考试的应试对象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汉族进士出身大致可分为官宦家庭、布衣家庭两大类。官宦家庭子弟登第之比率远高于布衣子弟,辽朝科举制度为汉官子弟增加了一条入仕途径;父子叔侄联翩登第者多来自布衣家庭,反映了下层汉士迫切希望通过科考跻身社会上层。辽朝科举制度的实施巩固了汉人世家大族的地位,为辽政权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辽朝统治者在吸收中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同时 ,又保留了本民族固有的传统的习惯法 ,并加以改造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律思想。辽代前期的统治者形成了较为深刻的法律观念 :庶事草创 ,量轻重决之 ;权宜立法 ,归于重法 ;休战息民 ,详决滞狱 ;因俗而治 ,南北二元。辽朝中期 ,随着辽代社会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 ,辽代统治者提出了更为系统的法律规则 :锐意于治 ,更定法令 ;贵贱平等 ,准法同科 ;宽平法律 ,用刑详慎 ;明礼义 ,正法度 ,德刑并用 ;赏必信 ,罚必当。辽朝后期的统治者对法律的作用有较充分的认识 ,注重发挥法律的“赏功罚过”的功能 ,维护法律的权威 :一方面 ,主张法律要简明易知 ,轻重得宜 ;另一方面 ,又执行轻罪重刑 ,赏罚无章 ,反映出契丹统治者执政的暴虐与法律的严酷  相似文献   

13.
杨莉  杨慧芳 《学术探索》2002,4(3):105-108
从 1 0世纪初至 1 2世纪 2 0年代 ,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的辽政权经历了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发展阶段 ,但辽朝封建化道路曲折复杂 ,本文依据当时史事 ,围绕辽朝前期的政争 ,探讨辽朝封建化进程。阿保机死后 ,皇位继承权问题是辽朝前期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 ,围绕皇位继承而展开的不同集团和不同派系的斗争 ,虽然与辽朝历史上形成的家族世选制有密切关系 ,但其深层的原因乃是封建制与奴隶制的深刻矛盾所导致。因此 ,对辽朝前期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些问题 ,有必要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龙 《阴山学刊》2010,(6):114-116,120
辽代佛教的盛行,使佛教读物大量产生,僧人和信徒空前之众,名刹伽蓝遍布境内,寺院阅读繁荣兴盛。它们不仅形成了辽代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成为辽代社会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整个辽代的阅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辽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于辽朝历史的研究,因局限于汉字资料.以契丹人为主体所建立的辽朝历史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远未解决.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契丹文的墓志不断被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契丹文的解读已经有了重大突破,学者们也期待着契丹文解读方面的进展能早日用来解决研究辽史的某些难题.  相似文献   

16.
在二十四史中,《辽史》虽被讥为最差,但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游幸表》就是如此.该史编修者,以辽朝诸帝在位的年月为顺序,将游览性质的活动列成表格,并独辟一卷,称之为《游幸表》.篇幅不大,但却记载300少次游幸活动.旁及20余人,猎取动物40多种,涉及250多个不同的地名.这么多的内容,对于《辽史》中的《本纪》和《列传》部分,可以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辽朝管辖祖国北方广大地区,《辽史》  相似文献   

17.
鸭绿江女真是在辽代由迁徙而来的黑水靺鞨人与当地的原渤海人融合而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在《高丽史》中被称为西女真、西北女真,其居地北到鸭绿江两岸,南到朝鲜大同江北岸,西滨大海,东以今狼林山脉与长白山女真为界。后来由于辽朝的失策,使高丽得以趁机向北扩张,使女真的居地逐渐缩小,至辽朝末期,其居地仅存今朝鲜慈江道大部及平安北道部分地区。鸭绿江女真是辽朝领土之内的少数民族,同高丽的关系应是古代中朝关系中的一部。  相似文献   

18.
辽代文学研究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契丹族统治者在中国北方建立的辽朝,由于“风气刚劲,三面临敌,岁时以蒐狝为务,而典章文物视古犹阙。”(《辽史·文学传序》)辽朝的文学作品传世甚少,已经散佚殆尽,辽代文学可以说是一门散佚了的断代文学。文学作品和有关史料的严重匮乏,史事背景的语  相似文献   

19.
辽朝的中央宿卫军关树东建立了辽朝的契丹族,保持其游牧民族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随阳迁徙,岁无宁居,以毡帐为室。皇帝及中央官属也不定居京城,仍四时逐水草而动。辽虽建有五京,但皇帝的行在所──捺钵,汉译行营,才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才是国家的政治中心。皇帝起...  相似文献   

20.
从《辽史》论赞看,长期居于北方的契丹人养成了应对战争的良好机制,在其兴起过程中显示出了独特优势.辽朝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战胜攻取,而且,其推行的灵活的、富有成效的用人政策和管理制度也是其兴盛的重要保障.值得重视的是,元朝史官认为辽朝不轻意用兵是其统治长达二百余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