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财权配置。财权是财务治理主体为保障其自身利益而追逐的对象。对财权的配置贯穿于财务治理活动的始终。利益相关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追求而将要素投入企业,他们在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资源的性质不同,所以享有的财权也不同。企业根据各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源的性质、多寡来配置财权,各利益相关者借此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分享相应的收益。各利益主体都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因此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就是财权的合理配置,使权、责、利对等。  相似文献   

2.
<正> 宜宾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宜宾电业局所属的多种经营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具备建筑二级施工资质。1997年经宜宾市经济委员会批准,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宜宾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100万元。公司通过吸收职工入股1395.61万元,构造了公司多元化的产权投资主体,使公司凝聚成一个目标统一、相互依存、运转高效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管理不是目标,管理应该是一个过程。但是有的管理者经常会产生误区,会把过程当成了目标,为了做绩效而做绩效,为了做考核而做考核,而忽略了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呢?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完成股东利益。所以这就引出管理的基本概念,这是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全面的能力框架。  相似文献   

4.
<正> 企业要生存,离不开市场。企业要在一定的市场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利润自然是它们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利润的产生不仅仅在于把产品销售出去,更重要的是要从长远利益着眼,让消费者得到他们所期望的满足。企业占有一定的市场,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市场利益不仅包括经营利润,还应包括企业的生存安全性。设想一个企业被挤出了市场,没有生存空间,利益随之荡然无存,以前再高的利润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企业拥有生存空间尤为重要。如何寻求生存空间、占据和扩大生存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以人为本,凝聚人心,形成 合力,企业才能发展壮大。为此,企业领导者要将人文关怀视 为发展的源泉,始终把关注员工情绪、解决员工思想疑惑、帮  相似文献   

6.
中国本土行业领先企业成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花 《管理学报》2008,5(3):330-335
基于快速成长和行业领先,筛选出5家行业先锋企业:宝钢、海尔、联想、TCL、华为,并由此总结出"领先的理论模型"。4个导入因素揭示了中国行业先锋企业的成长本质:1英雄领袖,领导者必须是行业英雄,企业领袖;2中国理念、西方标准,在管理方法上这些企业善于以中国理念来概括和执行严格的西方标准;3渠道驱动,它们的成功不是以品牌作为市场推广的方式,而是以渠道驱动终端市场获得成功;4利益共同体,价值链之外的利益关系包括政府、社会支持、竞争对手的利益共享,价值链之内与员工、股东、供应商、客户的利益共享,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在4个导入因素之外产生了4个导出因素: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快速反应、远景使命。这8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 企业要建立起一套利益机制,使企业经营者感到,向下属转让那些该由他们支配的决策权,不仅对企业有利,对自己同样有利,从而主动地按照权利跟着知识走的原则进行分权。在一个企业里,谁是哪一方面的知识的权威,哪一方面的决策权就应该转让给谁。因此,企业所有者不仅应当向企业  相似文献   

8.
李彦 《经营管理者》2013,(30):35-35
<正>为加强人文关怀,更好地激发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情绪管理问题,是企业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除了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起到关键作用外,员工情绪管理也会起到辅助作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情绪问题?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诉求,以达到他们心理预期目标,让他们愿意为推动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同时,获得自己更好的晋升机会和职业上升空间。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青年员工的心理诉求。一是从年龄划分段来看,刚进企业1—2年的青年员工,他们关注的多是企业愿景如  相似文献   

9.
<正>一体化的目标早已完成,而《里斯本条约》的通过,再度显示共同体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仍在胶着,彼此仍是相生相束的关系。一体化的原有目标早已完成在笔者看来,《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的失败不能算是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0.
<正> 选好厂长,就是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现行的企业人事制度进行大胆改革,在竞争中培养造就一大批现代化的企业家。应该看到,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条件下的厂长、经理不是好当的。他们既要代表国家利益,又要兼顾企业利益;既要按市场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1.
史永翔 《经理人》2015,(2):26-27
打麻将能不能赢,更多的是取决于你跟谁打,所以重点在于事先的筹划。而企业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要让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与社会、债权人,包括股东都能分享其中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在经营的过程中,建立一种更好的利益共赢和利益分享机制。"分钱的时候,企业家一定要把自己放在最后,否则刚刚到手的钱,马上就想掏出来自己拿走,这样的企业经营就很危险了。"  相似文献   

12.
员工与公司的成败息息相关——关键在于给员工一个关心自己利益的理由,他们就能改变自己的做法。这种救生船策略就是创造命运共同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是以政府为主导、包括公共部门、科学共同体、企业、社区及个人等多主体参与,通过对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为公众满足其生产生活中的科技需求和相关科技利益诉求提供科技产品与服务,最终实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企业面临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冲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经济目标既有内在冲突的一面,又有相互兼容和相互推进的潜在可能性。企业策略性地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够有效地消解社会责任与经济目标的冲突,还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公益与企业利益的“双赢”。企业不应该如此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体,其核心目标在于追求经济利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消耗一部分经济资源(物力、人力、时间、技能等),即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目标具有内在的冲突性。现实中,一些未能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5.
<正> 对企业而言,在内部组建许多的跨文化团队,由于成员在职业和教育背景、企业社交、利益和目标等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点,因而能够运作良好。每个环节都成为企业文化粘合剂不可缺的部分。正是这种企业文化粘合剂将一个组织凝聚在一起。高效的跨文化团队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员工激励和管理的关键。IBM公司非常自豪的是,它的管理最高层由五种不同国籍的人组成,特约董事中也有3位来自不同国家。笔者认为以下8种团队对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胡国栋  王天娇 《管理世界》2022,38(2):188-207,239
以股东利益至上为治理逻辑的现代股权激励制度,具有物质报酬本位和短期行为色彩,难以从根本上打造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如何避免股权激励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长期激发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治理难题.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本研究运用建构扎根理论对乔家字号身股激励进行理论挖掘,乔家字号以儒家共同体思想为社会价值观基础,以儒家义利观为商业伦理,将情感、信任等社会因素嵌入于经济组织之中,其身股激励形成了构建"地缘文化共同体—社会身份共同体—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生成路径,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中国古典企业的共同体式身股激励以"价值生成—制度耦合—利益强化"为逻辑进路的内在机理.本研究深化了对于中国古典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的认识,对于修正股权激励以物质利益为本位进行理性计算的制度逻辑,从社会嵌入角度改进企业治理方式和员工持股办法具有启发意义,有助于解决员工激励的稳定性、综合性与长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视角看,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多元资本共生体,其不仅要满足货币资本的保值增值,而且要按照社会福祉和生态平衡的要求,追求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的和谐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从基于"单一底线"的经济利益转向基于"三重底线"的综合利益.对上市公司的使命陈述的调查分析支持了多元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把握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平衡,是每一个现代企业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也就是企业的道德决策标准问题。显然,对于在组织中以效益为目标的决策者来说,当他们为了企业的最大利益进行活动时,可以对很多有争议的问题作出裁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权力制衡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论证企业伦理与企业生命周期有很强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的本质来自于企业内外的各种利益群体力量动态制衡的结果,进而得出企业伦理系统性建设的基本逻辑:企业伦理只有产生成本和收益,才会促进企业自主的发展伦理。所以企业伦理系统建设的关键应该是由外向内的逻辑顺序,即依靠利益群体外部监督机制促进企业伦理和企业成本、收益挂钩,进而激励企业自主提高伦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nation-state)是一个近代的概念,中国历史传统里面有"家国天下",但那个"国"不是近代的国家,指的是一家一姓之王朝,是私也。今天,我们常常将政府与国家混为一谈,乃是王朝就是"国"的传统观念的残余。中国人很难想象一个既非天下、又在政府之上的国家,那样一个抽象的共同体。如今世人经常在祖国与政府的层面上讨论爱国,缺乏对一个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想象。民族国家共同体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