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歌词的回味     
我听歌很注重歌词。往往是由于喜欢歌词或歌词里的某一句而喜欢整支歌,总是反复听,听而不厌,喜欢的某段或某个词也许并不是这首歌的主题或歌眼,但只要和我的感情体验相似或能引起生命追忆的,我就特别喜欢听喜欢唱喜欢回味。有些歌旋律很美,但歌词不美或不能引起共鸣,这都不能让我喜欢和百般回味。如果歌词又好旋律又美,在我心中这就是一首上乘的歌了。我不会追究这歌是谁谱的曲,我不会去喜欢自己不喜爱而出于名人之手的歌。  相似文献   

2.
乡梦不曾休     
<正>我为曾在那里念过书的凤凰县文昌阁小学写过一首歌词。昨天听侄儿说,我家坡下的一个八九岁的女孩抱着弟弟唱催眠曲的时候,也哼着这支歌呢!歌词有两句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你想望。"这当然是我几十年来在外面生活对于故乡的心情。也希望孩子们长大到外头工作的时候,不要忘记养育过我们的深情的土地。  相似文献   

3.
沉浸在周杰伦的歌中的我,静静地欣赏那每一首旋律优美、意味深长的歌,多么惬意。我很爱听他的歌,因为我认为我能从他的歌中学到许多好词、妙句,品位朗朗上口的歌词,欣  相似文献   

4.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就是陕北,这里黄土丘陵连绵起伏,“大风起兮云飞扬”;“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条船产黄河在陕北拐了一道又一道弯,黄河滋润着陕北这块土地也哺育着陕北的人民;“民国十七年整,陕北遭了大年成,高梁面刷糊糊,三天上喝两顿。”这是古老的艰难岁月时期的陕北;“陕北遍地都是宝,佳县清洞产红枣。陕北遍地都是宝,神府煤田开发了。陕北遍地都是宝,靖定石油满天烧……,这也是陕北,崭新的蓬勃发展的陕北。陕北就是这样,古老而又神奇,历尽沧桑而又富有生机。一方水…  相似文献   

5.
几十年前,我家住在西城区的丰盛胡同,说句实话,那时候.说到阜成门外玩去,感觉就跟出城似的,没成想几十年后,我一猛子住在了北五环外的回龙观,属昌平区,可如今.我人住回龙观,依旧认为自己还是城里人,因为我实在看不出这里与城里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6.
亮点导读妙用歌词生疑窦,解开误会也开心一段歌词,引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内容看似离奇,却又不无生活真实感。由于卡男喜欢唱歌,才会有戏剧性情节的出现;也正是由于吴欣喜欢好的词段,纸条才有可能进入她的课桌。也正因为吴欣是一个三好女生,才会有如此激烈而反常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正很多人都是通过眼缘或者气场来产生第一印象的。而我对初相识的人,却总是喜欢以味道来构建这个人的形象。下次见面的时候,迅速搜索我"鼻海"中的味道,来确定这个人的信息。这种怪癖也许来源于我童年时期的回忆。学心理学的小莫告诉我这是我的"童年阴影",好吧,如果算的话。我小时候是个贪吃的小胖,偏偏我家又住在全市最有名的小吃街  相似文献   

8.
一、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最终敌不过爷爷踏雪咏诗的熏陶,初始的文学梦如画一般消无声息地融化在幼小的心田。於是,工程师的儿子数学考零分留级,寡母长叹:“你不如你爸爸的小指甲盖儿……”有一首充满诗意和联想空间的歌,它的歌名叫《大约在冬季》。我喜欢秋天,也喜欢冬天,因为冬天银雪纷飞,如芦花翻白,雪国的沉寂与肃穆,令人感到空气之新鲜,田野山峦之饨净。青年时代,我喜欢听列宁喜欢的那首俄罗斯民歌。冰雪覆盖著伏尔加河冰河上跑著三套车是谁在唱著忧郁的歌是那赶车的人歌声低沉、浑厚、悲凉、含蓄。仿佛在那雪原上留下的…  相似文献   

9.
江岸 《社区》2003,(12)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院子好大,足有几十户人家。那时日子过得很清苦,而邻居间的亲热劲却像是一家人似的。记得一次父亲与邻居大伯相邀去钓鱼,由于父亲的钓鱼水平有限,回来时竟是两手空空,而大伯却是满载而归。晚上大伯家在院子里做鱼的香味飘过我家,好是羡慕。不大会儿功夫大伯竟把鱼端到了我家的餐桌。现在想想,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后来住了楼房,邻居间见面的机会少了,邻里关系也就淡漠了,甚至楼上楼下住好多年,彼此不相识。几天前,住在楼下的邻居找到我,说我家的卫生间漏水已经殃及他们家了,并建议我找房管所的来进行修缮。我当即…  相似文献   

10.
董国宾 《山西老年》2013,(12):24-24
小时候,我家住在山区,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无奈母亲把我送到姑姑家上中学。姑姑家境也不好,但她还是全力供养我,直到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11.
我家住一楼.我家楼后面是几间平房,住着对退休的老年夫妻。从我家后墙到他们家的前墙,都属于他们的院子。老人在院子里种了一些蔬菜,还有一个葡萄架。老爷子喜欢京剧,经常边干活边唱,非常滋润。但是,这可苦了我了。我周末想好好休息,大早晨就能被折腾醒,因为老爷子紧贴我家后窗边哼京剧边侍弄他的蔬菜和葡萄。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星空     
子安是我的朋友,住在我家隔壁的一栋平房里。自从8年前,他离家出走之后,谁也没有见过他。但是上个月。他却意外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13.
灶旁的记忆     
《新天地》2007,(5)
遥远的岁月,漫漫的黄土高坡——久违了陕北。那是38年前,1969年的1月,我离开北京和同学一道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征途。那年我18岁,是一个在部队大院长大,未经些许风雨的娇小姑娘。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乡是十渡,我的家住在距离十渡15公里的王老铺,我家住的房子在海拔900米的高山上。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未成立前我家住在农村,父亲是一个被旧社会贬称为"敲砚瓦"的教书匠,挣的钱连全家生活也难以维持,没有余钱给我兄弟姐妹们买玩具。在那贫穷  相似文献   

16.
蛐趣     
我特别喜欢养小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少养,就是没养过蛐蛐。但养蛐蛐我并不外行,因为我家邻居梁叔叔是养蛐蛐的好把势,他养的蛐蛐有模有样,有情有趣,斗场上还经常载誉而归。  相似文献   

17.
观壶口瀑布     
去年秋的一天,我和几个朋友开着车在黄土高坡中穿行了一个多钟头,经晋陕峡谷,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壶口瀑布。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河边跑去,河床  相似文献   

18.
周小平 《北京纪事》2010,(10):54-55
《八个八婆》——回龙观芳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4月)是本很普通的书,由8个住在回龙观的职业妇女合作成书,正确地说不叫合作,只是把各自的文章放在一起。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不仅因为这些八婆是我朋友,更因为文字精彩和书背后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刀郎  小西 《可乐》2011,(7):19-19
有人说找我挺难的,因为我很少用手机,喜欢安静地写东西,跟外界联系得少。这几年我就是在写歌,几乎不演出,也没做宣传。靠什么生活?吃老本吧。我有一种演出恐惧症。如果说下个月有演出,从这个月开始,我就很担心,很紧张。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之后,我很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喜欢我的歌。  相似文献   

20.
一直很喜欢孙燕姿的这首《我的故事,你的歌》,喜欢歌词中透露出来的淡淡的迷茫与忧伤,喜欢那句“我却在离家好远的地方”。不是遮风避雨的那个家,而是一个心灵的出口,那个可以坦然地赤裸着心,永远没有伤口的地方。然而它太过于虚幻,如同杜撰的光影,在看不见的角落中摇晃,时而又熄灭了。孤独的感觉由此而蔓延,它强有力的根须深深地刺人心中,用黯淡的叶片覆盖了本来的鲜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