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舅的爱情     
<正>娶媳妇,是三舅的执念。01在鲁西南的这片土地上,黄河冲积平原展示出的肥沃土壤,使得这里成了农业主产区,也成就了大批的农民,三舅就是其中之一。三舅并非亲三舅,是我亲舅的堂兄弟,他们兄弟三个,老大老二都已经结婚生子,只有三舅还是孤身一人。  相似文献   

2.
非洲捕鱼记     
在人们印象中,非洲是一片干旱少雨、遍地黄沙的荒凉之地。它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流动性沙漠——撒哈拉沙漠。令人惊奇的是,与大漠为邻的西非小国毛里塔尼亚,却因鱼类资源异常丰富而远近闻名。中国小伙张剑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经历,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北历史──评介《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陈秉智,苏生秀,李智信黄河上游地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和内蒙古一部分)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羲皇故里,河岳根源”就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古代文明辉煌灿烂,彩陶石窟名扬宏宇,民族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印象中,非洲是一片干旱少雨、遍地黄沙的荒凉之地。它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流动性沙漠——撒哈拉沙漠。令人惊奇的是,与大漠为邻的西非小国毛里塔尼亚,却因渔类资源异常丰富而远近闻名。中国小伙张剑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经历,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位于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至黄河北涯,纵贯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省市,绵延600多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它和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是无数中华儿女守土抗敌的铜墙铁壁。这也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是画家、作家、摄影家们开展文学艺术创作不歇的生活源泉,是人民大众休闲度假亲近大自然的旅游胜地。近几年来,我先后三上太行山,游览参观,拜谒民族精魂,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正>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勤劳的炎黄子孙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产与生活。为了把握这一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安排全年的生产活动,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基础上,又划分了二十四个节气。这是我国特有的适合广大中原地区的节气制,以约15天为一节气。它的形成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的。成书于战国以前的《尚书·尧典》中始见有两分两立四个节气。《管子·轻重已》增加了四立,  相似文献   

7.
尘至微而结成川岳,川不息而流作沧瀛。这是一片充满灵性而又神奇的土地。滚滚长江,滔滔东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国民经济的黄金水道,曾给这片土地带来沉重的夹杂,更给予了这片土地以无穷的滋润,承载著两岸苍生的涓涓繁衍、生生不息的重担。建国50年,这片土地发生了沧桑巨变。从对人民公社体制的超越,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标志的农村体制改革成为中国改革之滥觞,绵延刀年,逐步深人的农村体制改革腾蛟起凤,更给这片沃土带来无比瑰丽的舂华秋实。1998年夏,长江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特大洪灾;此后,江苏的秋熟作物却出人…  相似文献   

8.
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奔腾浩荡的长江黄河,巍峨挺拔的万里长城。这一连串令人豪气顿生的名字,让世界的目光汇聚到了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朝气、活力的民族——中华民族。虽然经历风风雨雨,但她始终坚贞不屈地走到现在;虽然创造无数灿烂与辉煌,但她依然一如既往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9.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河南新郑,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正在发生著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校使者。有人说新郑迅速发展的最大优势是人的思想观念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契机。这话如实地道出了新郑人的精神风貌,道出了新郑迅速发展的根本所在。造就新郑人睿智和聪明的不仅有浓厚积淀的黄帝故里文化的因缘,同时更与当今新郑良好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侯玉轩,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文化局长,任职8年来,凭著自己的真才实干,围绕“欠’字做文章,积极配合经济发展中心,为新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  相似文献   

10.
黄河颂     
黄河的浅笑是中华民族高高的海拔。——题记是九天的穹音传来远古沉重的鼓响,庆贺一条深深的血痕的喷薄与源长,汹涌过千山万壑的土地横看便是滚滚黄河三千里,孕育了千秋万代的民族,纵观是巍巍中华五千年。这河,这孕育了黄皮肤的黄河,化作你的血液,刻入你的筋骨,融入你的脏腑。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召开的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黄璜同志提出了发展“黄河经济”的构想,阐述了发展“黄河经济”的战略意义,启迪了我们开发黄河资源的宏观思路。 纵观历史,宁夏的经济无一不和黄河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宁夏是因黄河而发展和兴旺起来的。黄河穿越宁夏12个市、县(区),年均过境流量33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在200万千瓦以上。330亿立方米,200万千瓦这两个显赫的数字,说明黄河给予宁夏丰富的水资源是得天独厚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底特律城,因通用汽车公司等世界汽车行业巨头的开拓,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基地的代名词。多少年来,"底特律"成为世界无数国家几代汽车人的梦想。而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兴建"东方的底特律"更是犹如传说一样遥远。今天,在敞开的新世纪大门前,我们惊异地发现,在中国湖北襄樊北部的一片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累计投资达55亿元人民币的汽车产业基地已巍然屹立,一个伟大的民族汽车工业之梦正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孕育!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地图上,缅甸的佤邦是片神秘的土地,而统治这片土地的人更是头戴神秘光环:美国《时代》周刊称他是毒品王国的君主。然而,9年前的一天,他却突然以自己的人头向联合国担保彻底缉毒。如今,他掌管的这个独立王国几无毒品,创造了令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土地。十年前,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送来暖融融的春意,我们将第一片犁铧插进了这块土地。那时我们带着多少希冀——希冀在这块土地上漾起一片新绿,希冀在这块土地上绽开百花笑颜,希冀在这块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总之,希冀它真正成为促进教学、科研的一块阵地。但我们也深知——深知每一星新芽泛出,都需要汗水浇灌;深知  相似文献   

15.
聆听西藏,一片纯美的天籁之音,那是雪山空灵的回响,那是飞鸟掠过的轻呜,那是清泉潺潺的低吟;凝望西藏,一派洁白的圣灵之地,那里有雪莲的晶莹,那里有雪山的苍茫,更有哈达的飞扬。 这是一片宁静而古老的土地,隐匿在雪白的世界里,吐露著自己的芬芳。她遥望着世界,世界也遥望著她。这遥望的距离却又是如此迫近,只是因为她的封闭落後而被定格。 1953年,广播电视事业开始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创建,从此,西藏走近了世界,世界也走近了西藏。西藏人民切切实实把握住了时代的脉博与心跳,现代化的气息如此真切地奔涌而来,古老的…  相似文献   

16.
济水原是一条独自入海的河流,因曾与黄河、长江、淮河并称为"四渎"而名扬天下.但在"四渎"之中,惟有这条河流被历史湮没了,成了一条"名存实亡"的河流.那么这条河流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流向及流经的区域如何?济水与黄河的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黄河诗歌中的苦难抒情,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期至中期,苦难在这一时期显现出复杂的面貌。一方面,黄河泛滥使黄河流域内人民的生存和生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民族战争和阶级压迫使底层民众的生活更加艰辛。代表诗人葛葆桢目睹黄河灾害后,悲愤诘问咆哮的黄河;郭沫若聚焦战争中的黄河,借黄河与扬子江对话狂呼战斗;艾青浸染着土地的忧郁,用火热的心消溶着北方人民的苦难。三位歌者诗歌中的苦难抒情,最终落在对光明的执著,以及对扫除苦难的力的期盼上,其中涌动着具有生命活力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感受泸沽湖     
在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在金沙江和大渡河缠绕环抱之中,有一个美丽而遥远的地方。那里,人们过着暮合晨离的走婚生活;那里,“以母为尊,以女为贵”,是女人当家的“女儿国”,被誉为“人类母系氏族社会的活化石”;那里,天高云淡,大山苍莽,重峦叠嶂,湖水碧绿,烟波百里,美丽的景色,奇特的习俗,多姿的风情,充满着原始的诱惑,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一群奇特的人,而滋润这片土地和养育这个神奇民族的是被称为摩梭人的母亲湖泸沽湖。  相似文献   

19.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就是陕北,这里黄土丘陵连绵起伏,“大风起兮云飞扬”;“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条船产黄河在陕北拐了一道又一道弯,黄河滋润着陕北这块土地也哺育着陕北的人民;“民国十七年整,陕北遭了大年成,高梁面刷糊糊,三天上喝两顿。”这是古老的艰难岁月时期的陕北;“陕北遍地都是宝,佳县清洞产红枣。陕北遍地都是宝,神府煤田开发了。陕北遍地都是宝,靖定石油满天烧……,这也是陕北,崭新的蓬勃发展的陕北。陕北就是这样,古老而又神奇,历尽沧桑而又富有生机。一方水…  相似文献   

20.
中原文化植根于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海岱文化植根于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两地无山河阻隔,交通便利,自古以来经济联系紧密,文化交流互动频繁。在中国古代,除华夏族之外,东夷族和苗蛮族都是构成汉民族的重要族源之一。在史前和先秦时期,东夷人和华夏人的交往十分频繁。正如傅斯年所说:“这两个体系,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华夏人和东夷人在长期交往、杂居共处中逐渐融合为一体。西周以迄战国,中原地区和海岱地区的文化交流互动更为频繁。这种文化交流与互动,逐渐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了统一的较为先进的文化,特别是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学说。汉代儒学在全国传布,从而在构建共同的民族心理、促进汉民族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