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网络音乐原创歌曲借助现代网络媒体和技术以爆炸的速度传播开来.同传统歌曲相比,网络音乐原创歌曲艺术风格和传播途径都有自身特点,并对传统歌曲产生重要影响,分析其发展现状、传播特征,指出其对当代中国音乐和社会生活的冲击和影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了解其民族体育发展现状,分析其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最后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要营造保护、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新媒体传播者应积极创新,拓宽传播思路;三是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增强民族认同感;四是使传播主体多元化,强化传播深度.希望从新媒体这一视角提出一些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现实路径,以期形成多元的传播形式,为我国体育传播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的诞生推动了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从传播学角度浅谈网络媒体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如何运用网络媒体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新闻媒体的相对劣势与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之后 ,提出了北京邮电大学新闻宣传媒体上网分两步走的设想 :第一步 ,先把现有的报纸消息、图片新闻等搬上网络 ;第二步 ,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网络新闻宣传机制 ,办好网络新闻站点。为此 ,学校需要加强对网络媒体传播规律的研究 ,重视对网络媒体设施的投入并提高网络媒体工作人员的政治、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5.
明清西方力学在华的传播为中国近代力学发展奠定基础,其传播路径反映了社会文化差异、受众认知特点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古代知识的积累及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潮成为西方力学知识在华传播的基石;17世纪初西方力学的发展水平、中西文化差异及明清受众对西方科学的态度转向影响了西方力学在华传播路径的形成;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西方力学在明清时期呈现出理论与技术各异的传播路径。该路径的形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重构以吸收西方力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现代传播技术的跨媒体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播技术在21世纪中必将步入一个融合传统纸质媒体、现代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跨媒 体时代,即传统模拟媒体与数字媒体融合的时代,从适应用户需求到引导用户消费的时代。在新的 跨媒体时代,解决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信息的表达与传播技术已成为各种媒体所关注的 焦点,其中技术关键是页面描述与图文合一技术。  相似文献   

7.
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的网络媒体,正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政治社会化的环境和方式,影响着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功能。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相比较,网络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更为凸显。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把握网络政治的发展规律,才能从容地应对网络媒体带来的各种挑战,全面实现政治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民族性是体育发展的突出特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原初开始的嬗变过程大致上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体育元素的出现,二是民族体育的成形,三是民族体育的发展。民族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决定因素。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主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民族特色的基本决定因素。从源头上看,齐鲁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三点,一是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思想观念的形成,二是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三是提供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低下,已成为影响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传播的即时性、内容的真实性、信息的原创性、媒体的权威性、格调的高雅性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需要政府、网络媒体、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主要包括:完善管理体制,避免新闻传播中的杂乱无序状态;完善采编制度,加强网站的自律机制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专业的采编队伍;健全、完善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提高媒体素养,树立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理念。维系网络媒体公信力必须强化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栏目,建立品牌网站。  相似文献   

10.
我国网络媒体责任观念的发展与历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举办有着内在的关系.十年来我国网络媒体在责任观念建设上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其失范行为仍然是大有存在.为了进一步减少和杜绝网络媒体的失范行为,需要社会各界在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方面需要坚持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一贯倡导的"以责任推动发展"的科学发展精神,在网络媒体界广泛、深入地开展责任教育,促使所有网络媒体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需要媒体监管部门、网络媒体本身以及广大网民共同努力,切实帮助网络媒体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其传播迅速、时空广泛、内容丰富、多媒体和交互性等传播特质使传统大众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威胁,出现了“网络取代论”。网络媒体是传统大众媒体在高科技时代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大众媒体的补充,也是实现其价值提升和观念更新的有力手段。网络媒体的意义在于对信息资源的重组。它对传统大众媒体造成的冲击,是促使其顺利迈向融合和多元化的动力。所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大众媒体不会被网络媒体所取代,“网络取代论”并不具有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始终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对象,广告的形态演进必然与其附载的媒体自身形态演进紧密相关。在理解网络媒体自身的形态及其演进的基础上,厘清网络广告的三种主流形态及其历时态的发展演进,可知网络广告未来发展的主流绝不止于传统广告在互联网上的简单移植,它必定是与网络媒体革命性的技术特质相匹配的全新传播形态,与传统营销传播有着质的差别。网络广告的未来发展可能呈现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形态应该是数据化生存和社区化生存——前者与信息相关,后者与用户相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广西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及需求日益增强,为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西计划在8年时间内投入163亿元打造两大体育工程,其中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总投资7.97亿元,中越边境全民健身工程总投资8.46亿元,以实现促进民族体育发展、提高各族人民身体素质、打造中国一东盟交流合作新平台等目标。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媒介环境,凭借数字化、多媒体、超文本的技术特征和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快捷性、开放性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等传播特征,网络媒体下的议程设置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受众的匿名心理和角色扮演心理决定其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不会完全受到传播者的影响,反而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形成"自我设置"。此外,本文认为,传统媒体中的某些新闻事件往往来源于网络,即网络媒体具有给传统媒体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瓶颈现象”的突破与推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瓶颈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民族体育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导致民族文化的退化与消亡。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突破瓶颈的对策并提出相应的民族体育文化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影响,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作为社会信息传播公共平台的大众传媒在生态环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互联网所开启的信息时代,快速、全面、广泛地传播生态环保方面的信息,是提高整个社会生态意识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而作为中国新闻业界最引人注目的网络媒体的快速崛起,为生态环保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传播环境和信息平台.为此,本文在总结生态传播在新的传播格局中的中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网络媒体如何构建起生态传播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是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传播载体。网络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第四媒体",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在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上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要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播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少数民族体育资源非常丰富,但进入产业领域的项目很少。研究如何利用其资源优势构建具有新疆民族地域特色的体育产业,对于保护民族体育资源、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重点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及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向产业方向良性发展的对策,目的在于为进一步推动民族体育产业发展和保护民族体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逆文化"现象是21世纪全球网络跨文化传播日渐严重、不可忽略的文化失衡趋势。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逆文化特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悖逆,以及与外来文化共融中产生的文化变异。如何调控网络传播的逆文化状态,将成为21世纪中国网络媒体及新闻传播理论界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 ,就佛经翻译对传播佛教文化及其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 ,认为它顺应文化交流的需要 ,通过组织形式、方法、技巧等的调整 ,扩大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这表明成功的翻译就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 ,并且昭示出翻译的终极价值在于促进外来文化的内化和推动译入语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