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一、前言 1979年之前,中国的宣传口径一直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让人信心百倍,有一种自豪感.但是1980年之后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就是"人口众多",在"资源丰富"后面加上了"人均资源不足",并且宣传的重点是后者:中国人均土地不到13.3亩,只有世界人均39亩的1/3;中国人均耕地不到1.5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5.5亩的1/3;中国人均草原4.5亩,不到世界平均9.5亩的1/2;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只有世界平均水准的58%.根据2005年公布的"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森林覆盖率18%,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  相似文献   

2.
陆礼 《中州学刊》2007,(4):123-127
维护行走秩序并诉诸法律,这是一种公共理性、公共善,具有伦理正当性;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与城市道路资源极其紧缺等特殊因素,众多潜在的“行路违法者”使交通管理者陷于“法难责众”的伦理困境。“行走守法”的伦理尴尬,源于现有交通模式所蕴涵的交通权益不公之伦理冲突。“行走守法”的伦理悖论,呼唤着中国城市的现代理性交通。  相似文献   

3.
《徽州社会科学》2006,(6):35-35
屯溪区阳湖镇兖溪村,依托交通便捷、资源丰富优势。积极探索和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好联创”、“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先锋村”、“先进村”创建活动。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成效显著: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572万元.农业产值302万元,工业产值3689万元,村集体收入20.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90元。  相似文献   

4.
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与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人均国内旅游消费便增长约0.17个百分点。通过减税、补贴、增加工资、增加就业岗位等多种渠道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增强其旅游消费需求的一项基础性条件。同时,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通过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机制创新、营销创新等多种方式激发广大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也将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  相似文献   

6.
人均社会保障结构水平: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的概念,建立了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的测度模型,阐明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并应用此模型对中国1998-2008年的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进行了测度,且进一步将中国1998-2008年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和人均社会保障实际结构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定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保障实际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一定矛盾,人均养老保险实际结构水平高于其适度结构水平,人均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实际结构水平低于其适度结构水平,因此,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中国人均社会保障结构水平适度化,实现社会保障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化。  相似文献   

7.
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进行了再认识。文章指出,我国的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很低,而且其空间和时间的分布极不均衡,以致“物博”的地区人员生存困难,“人多”的地区又缺乏有效生存空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多”却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因此,我们的基本国策应当是:节约能源,严格保护现有生存环境,倡导适度消费,控制人口。与此同时,还需在此基础上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认为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在人力物力和军队数量上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稿》(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第1册第60页),是史学界的普遍观点。其实,这是值得商榷的。本文对此试作探讨,就教于同志们。一、人口众多不等于人力优势“人力优势”的根据,主要是指当时中国人口众多。的确,清代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  相似文献   

9.
资源是支持经济增长的根本保证.中国是一个资源稀缺型国家,如石油、电力、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探明的和宜开采的并不富有,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在8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理论和战略的误导,致使盲目开发和低效率使用资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资源耗损和机会成本极大.因此,从“九五”期间到2010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全面地认识资源国情,纠正某些不正确的理论观点,选择适合国情的开发战略.一 资源战略误导理论及其评价资源的稀缺性质是制约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片面认为中国是个资源丰富的大国,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把资源开发作为重点,从而在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中形成几种似是而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人均GDP2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福建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均GDP 2000-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2004年福建省人均GDP首次突破了2000美元,并朝3000美元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迈进.文章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和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简述了人均GDP2000-3000美元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特征,分析、比较了新时期福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就福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以来,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本文基于新时代这一视角,首先,通过2012-2020年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特点分析发现: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从2013-2020年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按收入五等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分析来看,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按收入五等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仍处于中等收入水平之下。其次,针对这一问题,通过2014-2020年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对比分析,找到了实现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路径,并从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领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遭受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逐渐沦落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我国城市也充满了毕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经过三十年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国城市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必须把集中型城市化作为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方针。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过小、人口众多,在基本食品必须主要依靠国内解决的前提下,不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将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就此,作者从世界城市化的经验、中国城市化的历史经验、中国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的利弊分析、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市圈建设、提高容积率、大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论证。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现代化》2011,(2):2-F0002
本馆创办于2002年9月,侧重对“近代中国看天津”史料的研究与陈列,旨在宣传天津作为“近代历史文化名城”之国际形象,并力求把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小洋楼”遗存及其人文史料整合开发为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截止1994年,中国12亿人口中,仍有71.38%的人口为农业人口。85000多万农业人口,给中国农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农业生产呈现出两头“紧”中间“松”的运行格局。1.两大资源的紧配置(1)耕地资源的紧张分配:这种紧张态势具体表现在:a.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甚少。1994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4.24亿亩,农村居民人数为85549万人。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仅1.66亩。这一数量不及美国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耕地23亩的1/14,也不及印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3.85亩的1/2。b.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1994年,…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话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周边地区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扼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战略地位重要 ,近代以来一直是大国争斗要地。东南亚和中国有长期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汉唐以降 ,两地商人使臣往来络绎于途。西方殖民者东来以后 ,东南亚相继沦为殖民地和列强的势力范围 ,中国也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二战以后 ,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先后独立 ,各自在维护主权独立和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取得重大成就。1970年代以来举世瞩目的“东亚经济奇迹” ,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东亚、东南亚的崛起。东南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使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处于我国的核心区位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 ,中部地区私营经济逐步发展起来 ,现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但是中部地区私营经济发展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劣势。与东部地区相比缺乏经济优势 ,与西部地区相比又缺乏政策优势 ,存在“架空”的危险。中部地区发展私营经济要把握两点 ,一是宏观管理体系和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是私营企业主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教育”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少数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派生的产物,是同少数民族经济、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卫生等概念并列的。它的提出和使用,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充实和丰富了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内容。从它被明确提出和正确地使用以来,它就成为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教育又是中国全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人口众多的汉族教育  相似文献   

19.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生态环境脆弱,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应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西溪南镇以高铁黄山北站的上马建设为契机,借鉴“动车组”的理念,坚持“火车跑得快,节节都要快”,保持“人人有激情,时时在状态”,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到年底,该镇财政收入将达到1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4元。西溪南这列“动车”已经开始提速向前进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