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民工政治冷漠阻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阻碍了我国城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扩大城市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城市的构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市必须解决农民工的政治冷漠问题。城市政府要维护农民工权益,提高农民工经济地位,为消除其政治冷漠提供物质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民主建设,拓宽农民工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为消除其政治冷漠提供制度保证;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消除其政治冷漠提供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2.
引导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并融入城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生存、心理、职业、社会、政治等发展困惑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市融入本身是破解困惑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最终诉求。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规律和方向进行探讨后明确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本质是城市亚文化认同,实现的关键是进行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亚文化的心理重构,才能促进农民工走出城市融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城市融入面临诸多困境,其实质是农民工权利缺乏。实现农民工赋权是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服务社会建设大局的关键之举。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为农民工赋权建构了一个动态的、立体化的实现路径。借助全方位、多维度的服务体系,以农民工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着力实现人性解放、社会发展,从三个角度建构出一套可行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路径。  相似文献   

4.
引导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并融入城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生存、心理、职业、社会、政治等发展困惑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市融入本身是破解困惑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最终诉求。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规律和方向进行探讨后明确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本质是城市亚文化认同,实现的关键是进行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亚文化的心理重构,才能促进农民工走出城市融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在城市建设中农民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替代,农民工需要通过再教育提升其基本素质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文章阐述了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和影响其参与职业培训的因素,并就如何大力发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论农民工融入城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有关方面对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日益重视,但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形势下,有效促进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根本保证;强化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观能动性等基本对策,有效促进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民工城市融入中存在的社会性排斥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战略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社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居民交往,增加社会融合,进而在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有着重要地位。因此,社区组织要培育农民工形成新型的社区理念,提升他们的公共事务参与热情,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进而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性排斥,最终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及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已发展到政治参与及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政治参与权力的缺失导致了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停滞不前。本文通过对受雇于大型企业的农民工及社区农民工的调研发现,精英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融入需求凸显,制度化的政治参与途径亟待开辟;农民工的政治融入水平参差不齐,就地入党、就近入会(工会)的参与问题凸显;农民工从消极隐忍逐渐转向积极维权,政治参与意识萌动。这些转变正是我国城市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契机。因此,应积极地构建以组织建设为核心、制度建设为保障、民生建设为根本、文化建设为条件的农民工政治融入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他们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却经常遭到侵犯。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里安家立业。然而,由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排斥,在他们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社会资本的缺失,称为内因;二是社会体制的阻碍,称为外因。因而,需要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社会资本、破除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度性壁垒、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层面去消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进城后,无论城市社会还是农民工自身都不能把进城农民作为城市的主人。鉴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在使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完善城市融入机制迫在眉睫。政策上的制度体系异化、社会保障缺乏,社会上的歧视和排斥,自身 条件限制等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社会和谐稳定。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工自身不断完善改进,进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  相似文献   

12.
进城农民社会保障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政策思路进行了设计,并提出建立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发达地区率先实现进城农民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接轨以及筹措进城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等政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在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限制,使农民工在身份、经济、劳动保障与福利等方面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只有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现行的人事劳动制度,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工的权利与社会待遇。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是城市的低成本生活区,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此居住。他们与原住民比邻而居,在户籍、社会保障、治安、子女教育、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农民工问题在“城中村”有了集中的体现。政府应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从人本管理、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倡社会新风尚、增加投入等方面切实解决“城中村”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探察服务对象对社区矫正社工及其服务的评价,有助于了解上海市社区矫正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服务对象对社区矫正社工及社团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和认知偏差;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了丰富且有针对性的服务,这些服务满足了服务对象的多种需要,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从总体上来说,社工在专业伦理方面做得非常好,但在知情同意方面尚有待加强。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做好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农民工的社会流动,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开始突显,他们在城市的受教育状况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了进城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以及引起这一问题的社会原因,提出从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下的制度改革入手,突破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群体的受教育问题,从而为我国经齐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受歧视的二元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受歧视的问题却非常严重,既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遭受的歧视主要表现在就业歧视、社会保障歧视、教育歧视,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为解决农民工受歧视问题,应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加快制度创新,创建平等的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是影响个人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城市女农民工所拥有的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以及制度型社会资本存量相对不足,致使她们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状态.制约女农民工社会资本生成的因素主要有:低水平的人力资本、同质性较高的私人关系网络、较低的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以及缺位的制度体制保障等.政府、社会及个体有意识地建构和增加女农民工社会资本存量将是改善这一群体生存现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缺失,文化程度低,户籍制度的缺陷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使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及心理三个层面表现出对城市的适应性不良。为此,重庆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公平、共享的社会保障机制等,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促进重庆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等措施,以提高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