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嘉庚倾资办学的国际影响林金枝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和近现代华侨史上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活动各方面于一身的伟大人物,是一位名闻中外的企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伟大和爱国主义者,毛泽东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对人类、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陈嘉庚(1874~1961),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人。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在海外生活漫长的半个世纪中,不论世界或中国社会发生什么变动,也不论自己的事业兴衰与否,这位海外赤子始终被强烈的爱国心驱动着——他加入同盟会,资助并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辛亥革命成功后,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他又矢志不渝地开始了艰难的兴学创业史。目睹祖国当时的贫穷落后,陈嘉庚先生热情地奔走呼号,  相似文献   

3.
陈嘉庚(1874—1961)是20世纪初期新马华侨社会的杰出爱国领袖,著名教育家。他一生倾资兴学,堪称。桃李满天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陈嘉庚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和他生活的历史时代和他长期的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 陈嘉庚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宋末避难迁到福建。陈嘉庚诞生在民族英雄郑成功“延平  相似文献   

4.
陈嘉庚(1874—1961)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抗战爆发前,他领导华侨赈济灾民、抵制日货,唤醒侨民、激励爱国。抗战全面爆发后,他领导南洋华侨全方位支持祖国抗战。抗战胜利后,他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日军暴行和侨胞损失,留下铁证。他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源流》2007,(10)
1941年6月,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带领"南洋华侨慰问团",从新加坡回到中国慰劳抗日将士。蒋介石拨巨资隆重接待陈嘉庚,希望他对国民党有个好印  相似文献   

6.
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倾资兴学"的事迹广为人知,倍受称颂。本文着重从陈嘉庚所处时代华侨与祖国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兴学动机、目标、功绩及影响。论述陈嘉庚以一介侨商的身分,把教育强国作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一生的国民自觉精神,以社会一员的身分,不为名利不求回报,甚至不惜牺牲企业和个人全部财产的敬业精神,是他兴学活动的突出特点和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7.
自幼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为陈嘉庚先生形成其正统观念提供了基础。对陈嘉庚先生来说,地理一统和道德要求是判定政权正统与否的标准,特定的历史背景还使他受到汉族正统观念的浓烈影响。陈嘉庚先生的正统意识促成他从反清到拥蒋,直至最终支持共产党的一次次重大政治抉择。  相似文献   

8.
陈嘉庚是著名的华侨领袖,是二十世纪海外华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作为一位出洋谋生的商人,陈嘉庚经济事业发达的时间并不长。一九二三年至二五年,是陈嘉庚公司鼎盛时期,全部资产共约二千万元新加坡币,而他生前为在侨居地新加坡和他家乡福建兴办学校,为赞助祖国的民主运动和抗日战争所捐出的钱,总计在二千万  相似文献   

9.
<正> 陈嘉庚在中国华侨史上是一个闪光的名字。他一生“倾资兴学”传为美谈,“爱国爱乡”赤心可敬。但有关陈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贡献,论述尚少。本人对陈先生爱国精神仰慕已久,翻阅了国内外有关大量资料,粗成此文,不揣冒昧,奉献同仁,试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救国:陈嘉庚倾资兴学的思想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嘉庚的兴学动机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救国,"教育救国"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与20年代一般的"教育救国论"有所不同.陈嘉庚的教育救国动机,产生于愚昧、落后的旧中国,来源于海外华侨赤诚的爱国主义热情;凝聚了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也是他的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既符合实际又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陈嘉庚对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进行了透彻的、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论述,至今仍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11年新加坡闽侨为响应国内革命于海外率先发起福建保安捐款,以福州"五字电文"为契机,其时在新加坡华社刚刚崭露头角的陈嘉庚被推举为保安会正总理。在领导保安捐款运动中,他以民族主义为号不分阶级和阶层广泛宣传和发动,所汇巨额华侨捐款为稳定光复后福建时局提供了有力财政支撑。在后续福建临时省议会侨籍议员选举选务工作中,由于在选举权和领导权问题上闽侨内部产生意见分歧,保安会不得不将选务领导权移交天福宫,陈嘉庚本人亦备受排挤和冤屈,由此酿下闽帮内部长期盘桓的权力之争。剖析此段鲜为人知的重大事件史,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陈嘉庚个人生命史、华侨民族主义以及20世纪上半叶新加坡华侨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甲申初夏,风和日丽。我随旅游团去厦门,有幸拜访了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集美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部称集美学村。这里环境优美,各式建筑和雕塑别具一格,特别是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的爱国情怀,让人敬佩,令我难忘。陈嘉庚先生的故居是一幢二层小楼,设施简朴,二楼有工作室、卧室、餐厅等。室内的旧沙发包布已磨损,靠垫有破洞,床边有褪色的蚊帐。毛背心已破得不辨颜色,旧手杖上的包头铁皮已裂开。这些遗物反映了陈嘉庚先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室,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等生动地展示了陈嘉庚先生南洋经商、爱国爱乡、倾资办学…  相似文献   

13.
陈嘉庚是南洋华侨的杰出领袖,对支持祖国抗战的特殊作用与贡献在于:一、为南洋华侨抗日救亡团体的成立和发展起了特殊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二、领导和组织南洋华侨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鼎力支持祖国抗战;三、充分发挥其华侨领袖的崇高威望与特殊作用,为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陈嘉庚先生致力于新加坡的华校建设、华文推广,他的精神和行为影响了一代代的新加坡华人华侨.孙炳炎是新加坡第一代"落地生根"华人华侨的代表,对新加坡华人教育在式微中得以保存、华人文化得以存续发展有自己的贡献.他是嘉庚倾资助学的受益者,也是嘉庚精神的追随者.他践行嘉庚精神,不仅继承了陈嘉庚先生兴资助学传统,更继承他的中华意识和对华人话语权的维护,对促成海外中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家住日本横滨的田中是一名在殡仪馆工作多年的殡葬美容化妆师。殡葬美容化妆师的工作就是给死人擦拭身体、穿衣服、脸部化妆等,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安祥地与亲人和朋友告别。由于孩子的出生,田中辞掉了殡仪馆的工作,因为他想换一份薪水更高的差事。辞掉工作的田中来到各公司求职,可是都被用人单位婉拒了,原因是老板们无法接受他曾经的工作经历。这天,田中求职再次被拒,垂头丧气的他正准备坐公交车回家。此时,候车亭里有位  相似文献   

16.
正抗战时期,在云南,三千多南洋机工承担了滇缅公路战争物资的运输重担,出生入死,可歌可泣。在此期间,大量华侨子女读书的问题没有着落,在华侨领袖陈嘉庚、侯西反、白清泉等人的倡导和万余名在昆华侨的鼎力相助下,于1943年成立了侨光小学,泰国华侨梁佑贤担第一任校长,为广大在昆华侨子弟解决了上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1874—1961),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清朝末年南渡新加坡,经营食品和橡胶业,由于经营得法,在同业中独占鳌头,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实业家,被誉为"橡胶大王"。40岁时回乡创办集美系列学校和厦门大学,被师生们尊称为"校主"。陈嘉庚一生为中国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全省图",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散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种子,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奔走于海外,在海外华侨中做教育启蒙、宣传鼓动、组织策划的革命工作,深为海外华侨所爱戴、拥护和支持。为  相似文献   

19.
于雯 《社区》2012,(11):56-57
殡葬工作,关系逝者尊严、生者慰藉,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光辉,事关民生保障、社会和谐、社会文明。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我在社会事务领域工作多年,担任部领导后又分管殡葬工作。对殡葬事业和殡葬职工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常说。做殡葬就是做慈善,重视殡葬就是积德行善;我也经常讲,对殡葬职工一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因此,当史跃平同志拿着墨香四溢的书稿请我作序时,我丝毫不敢推却,更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只有欣然命笔、努力为之。  相似文献   

20.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毛泽东同志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对华侨领袖陈嘉庚的祝词。这也是对广大华侨发扬高度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抗战的崇高评价。我们重温华侨这段爱国历史,对于“藉以教育人民,并为我党决定政策的根据”和推动、发展我们当前的事业,很有现实意义。命运与共输财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