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报编辑是整个编辑队伍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报编辑与社会上其他各种编辑(如报纸编辑、广播编辑、书籍编辑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学报编辑整日置身于作者之中—因为学报编辑绝大多数是从教师中抽调而来。他们和教师即学报文章的作者,朝夕相处,交往频繁。学报编辑与作者的联系多为当面交谈,“短兵相接”,学报编辑与作者的人际交流和心理交流较之其他编辑与作者的联系显得比较复杂和细腻。因此,学报编辑要了解和熟悉自己工作对象的特殊心理,以便在多种情况下保持目身的心理平衡,对作好编辑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6,(6):116-118
学术评价体系异化给学报编辑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具体表现为:学术论文沦为"经济作物",挤占了有限的出版资源,浪费了编辑的宝贵时间;作者为提高发稿率或实现利益最大化,一稿多投甚至突然要求撤稿,使编辑工作陷入被动;应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加重了编辑的审稿工作量,耗费了编辑有限的精力;异化的学术生态环境导致编辑和作者关系的异化。因此,学报编辑一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性,坚持学报的学术引领功能;二要防止学报编辑权力的僭越和缺失;三要重构编辑与作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四要道德提醒以减少学术不端的行为,树立学术诚信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其质量的高低、社会影响范围的大小、作者队伍的数量、质量,与编辑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提高学报的质量,必须做到:一是调整编辑的知识结构;二是提高学报编辑的职业技能,这包括传统职业规范的要求,新技术、新规范的要求和努力提高外语写作与翻译能力,三是提高编辑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学报具有内向性的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学报编辑与作者交往的品质修养问题。认为人缘型的个性特征、外向型的行为倾向、谦逊的心理品质、较强的克制性和忍受力等是学报编辑与作者交往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文中还对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及不良心境等主观心理因素在编辑与作者交往过程中所带来的干扰进行了分析,提醒编辑注意控制与克服,以达到和作者心理相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编辑过程所形成的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单向直线型关系,使得学报操作资源的能力下降、特色创新能力缺失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匮乏。创新编辑过程就是把读者、编辑、作者三者关系更多地理解为一种双向互动过程,注重加强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交往,注重建立编辑、作者、读者三者互动交流的机制,以此来提升学报的品质、特色,...  相似文献   

6.
学报编辑选题组稿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组稿是学报编辑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精心制定出选题组稿计划是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头等大事。要想办出高水平的学报,应当充分重视选题组稿的作用。学报编辑在选题组稿过程中应坚持和遵循政治导向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前瞻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和选定作者原则。  相似文献   

7.
学报期刊的导向性甚为明显。学报要克服等稿上门,“文件汇编”的现象,必须强化编辑的主导意识。学报编辑工作可以通过组稿、审稿、培育作者等方式来实现其主导性。  相似文献   

8.
<正>编辑出版工作者奉读者为“上帝”,称读者为他们“衣食父母”,然而高校学报编辑学者大都认为学报的学术性和内向性决定了学报读者的有限性,学报是本校师生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是本校教学科研的窗口,是为作者服务的,很少去认真研究学报的读者,缺乏读者意识,这就直接影响了学报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我们认为,联系作者,挖掘稿源,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正确认识学报读者的有限性,树立读者意识,提高刊物质量,去争取学报应有的读者,这样才能发挥学报的最佳社会效益。 所谓学报编辑的读者意识,就是学报编辑要树立为读者服务、读者第一的观点,学报编辑的指导思想、方针、内容、水平及艺术形式,一切从读者出发,赢得读者的欢迎和好评。那么,高校学报编辑为什么要树立读者意识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二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稿都是作者的科研成果.编辑对作者文稿的处理,实际上是对作者科研成果的一种再认识.这一认识过程是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这决定了学报编辑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对作者的科研成果进行能动反映.而这种能动反映正是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体现.为了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充分发挥把关与创造的双重作用,学报编辑必须具有超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共关系的概念、客观存在及其社会作用出发,结合学报的性质及编辑活动的特点,强化学报编辑要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协调好与作者、读者、印刷人员、学报同行、各检索系统以及学校各部门之间、编辑部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通过自身的公关活动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从而使学报编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编辑与著作权法意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就高校学报编辑与作者在著作权法的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有关解决 这些问题的方法,提示编辑与作者要增强著作权法意识,在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著作权法。只有依法办刊, 才能将刊物办好。  相似文献   

12.
浅议学报专栏编辑的作者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特色化、专栏化方向是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意义上的学报编辑已经逐渐转化为兼具策划、组稿、文稿编辑、责任校对等综合职能的专栏编辑。专栏编辑作者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专栏能否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学报的生存命运。强化和培养专栏编辑的作者意识是学报发展必要而且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学报编辑劳动质量的评估,对于提高编辑业务水平,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报编辑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编辑劳动具有系统性、间接性和隐匿性的特点,决定了编辑劳动质量评估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学报编辑劳动质量评价标准时,必须首先严格从编辑的活动范围和编辑工作的具体内容出发,正确地认识并区分作者劳动与编辑劳动,编辑劳动质量与学报刊物质  相似文献   

14.
作者是学报工作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出版与发行学报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一部分读者的需要,包括精神、知识、科研、浏览等。学报作为学术刊物,它的依靠对象是作者,服务对象只能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知识阶层,这部分人就是学报的服务对象。包括作者和读者,编辑如何同他们沟通感情,进行双向交流,取得趋向性的一致。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简论高校学报的编辑学者化与作者编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和作者作为学报的主体,对于学报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编辑学者化和作者编辑化是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生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报编辑要扮演好一位教育者的角色,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形式,传播科技论文写作知识,加强对研究生作者面对面的指导,充分发挥主动性教育功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对于高校学报作者队伍的稳定和壮大及高校学报编辑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编辑人格与学报质量--学报编辑札记之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质量的构成是一个综合因素和系统工程 ,学报质量还是一个动态的 ,且难以量化的没有止境的过程。作为高校学报质量的核心部分 ,主要体现在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中。作者与编辑都要不断提自身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学报编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工作有其自己的科学体系 ,编辑工作者要树立并培养起现代编辑意识 ,具备全面而完备的基本素质 ,知识面要广、信息量要大 ,要懂得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要懂得读者、作者的心理。只有具备了这些因素 ,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编辑。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学报的编辑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高校学报的编辑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空间,使得高校的学报编辑与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因此,如何正确地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为高校学报的编辑行为服务,以增强高校学报的学术性、可读性、创新性,进一步适应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报编辑行为,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者探讨的一项新课题.笔者通过对网络信息环境下学报编辑行为的功能实现、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行为介入等的论述,阐明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报编辑队伍的素质要求及其发展空间,从而为现阶段高校学报编辑行为的更好实现及高校学报编辑行为实现网上互动和网上发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实践 ,阐述了提高学报质量 ,加强学报论文的编辑质量控制的对策问题。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 ,就应当在严格论文初审 (认真筛选送审稿件 ) ,辅助专家审稿和继续专家审稿 ,进而帮助作者提高论文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