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文海>、<同音文海合编>所提供的反切拟音资料为基准,利用<番汉合时掌中珠>为辅助佐证材料,对<同音>丁种本和<五音切韵>韵图中的882个舌头音字、对<同音>丁种本中的23个舌上音字与汉语进行比较和分析,反映出其基本的音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没有找到俄藏西夏文инв.No146号文献据以翻译的汉文原本,故此前关于它的定名以及性质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俄藏黑水域文献>暂把它译为"德行集"并归入西夏文世俗著作加以刊布.本文指出No146号文献实据白云宗祖师清觉<正行集>的某个略注本译成,当归入佛教著作类,并提供了西夏文<正行集>的全文录文和翻译,同时结合白云宗在元代曾得到宗教上层的扶持以及汉文<正行集>只入藏于元代刊刻的<普宁藏>的历史背景,考证出西夏文本<正行集>译自元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查阅西夏字书韵书《文海》《音同》《义同》《番汉合时掌中珠》《五音切韵》和《中国藏西夏文献》《俄藏黑水城文献》《日本藏西夏文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的部分文献以及聂历山的《西夏语词典》,发现了95个西夏文字没有被名家的字典收录。这批西夏文字的发现,增加了西夏语言文字的品种和内容,对研究解读西夏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已公布的各地出土的《同音》文献和自己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同音》的版本进行了考证,纠正了以前在《同音》版本问题上的不准确说法,同时指出了《俄藏黑水城文献》将俄藏各号《同音》文献拼合甲、乙、丙、丁种本的欠妥之处。文章对如何进行版本判定的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第300页收录有一件编号为иHB.N0.2208的西夏时期汉文文书图版,该书后附的<附录·叙录>有此件文书的介绍,并拟题为<乾祜十四年(1183)安推官文书>,称: 西夏写本.西夏文刻本经摺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封套裱纸.未染麻纸.高24,宽29-3.多层纸粘叠.共6行.行楷,墨色浓匀.前3行小字,第1行被裁去一半.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俄藏佛教文献残片中新识9纸《同音》乙种本残片进行了考释。指出这些残片版本不同,内容此前未见,学术信息丰富,尤其是инв.No.6183号为乙种本第56页内容,可补诸本之缺。通过这些残片,可以确定《同音》乙种本足本为57页,西夏字总数为5804个。  相似文献   

7.
本文刊布了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西方净土十疑论》略注本的录文,指出此本是根据宋沙门澄或《净土十疑论注》翻译而成,并依照汉文本,对西夏文本进行了翻译和注释,目的是为西夏学界研读西夏语文以及佛学界研究净土宗在10-4世纪的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英藏Or.12380-3197号西夏文献存留4个残叶,前两叶为佛教版画,后两叶<英藏黑水城文献>拟题为"佛经".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考证出其版画残叶为西夏文<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某个刻本前面的一幅说法图,后两叶为乾祜十五年九月十五日仁宗为施印<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所作发愿文的残留部分,二者属于同一件刻本.  相似文献   

9.
<文选>陆善经注是唐代最后一部<文选>注释学成果,是研究唐代文选学的重要文献,可惜没有传世,也未见诸任何公私书目,所以其影响力很有限,远远不能和李善注、五臣注的地位相提并论.19世纪中期,由于日本所藏唐钞本<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陆善经注本<文选>才开始为世人所知.从<文选集注>的特征和体例来看,其中的陆善经注是经过删略的,并非陆善经注的原貌.陆善经注在<文选集注>残卷中存量不多,其注释中引典与释词、串释并存,其引典可以弥补李善注.在释词和串释方面,陆善经注既注重释典,又直接解释词义,间有串释大意.  相似文献   

10.
韩小忙教授倾注近十年心力,从事《同音》等西夏字典背注的整理研究,为学术界利用这份文献提供了便利,极大地丰富了西夏字义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1.
由于西夏文草书辨识困难,俄藏Инв,No.2627《孝经传》迄今尚未获全文解读。本文首次对该书中的西夏文草书结字作了分析,探讨了西夏文草书中的"同符异用"、"一字多写"、"形似字"等问题。纠正了格林斯蒂德西夏文楷书转写中的错误,并对相关例句作了试译。文后附草书符号(左偏)100种。文章对复原久已亡佚的吕惠卿《孝经传》,对促进西夏文草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藏对音残片是研究西夏语音的重要材料,目前能确认的残片有25份,其中20份残片的内容此前已见整理刊布。本文整理最后5份新见的藏文注音西夏文残片内容,其中有2份来自俄藏黑水城文献,另外3份属大英图书馆收藏。至此,所有能确认的藏文注音西夏文残片均已作全文刊布。  相似文献   

13.
西夏医学研究是西夏科技史研究领域内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其主要原因是资料缺乏。《俄藏黑水城文献》的公布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本文以《俄藏黑水城文献》(主要利用其中的文物考古资料即出土的医方 )及其他西夏文文献为主 ,结合相关汉文文献和藏文文献资料 ,拟对西夏医药学状况作比较全面的探讨 ,对西夏医药成就及其特点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文选>五臣注和李善注是<文选>学史上并峙的高峰,一起成为后世研究<文选>的标准文本,其价值和影响都不容忽视.李善注自从诞生以来,以其注释详瞻、援引该洽而饱受赞誉,而五臣注则因为晚唐李匡义的批评而颇受非议,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值得注意的是,晚唐李匡又及五代的丘光庭虽然都批评五臣注过于疏陋,但都没有否认五臣注在社会上流行的事实,五臣单注本及六臣合刻本的大量出现也说明了五臣注流行的事实.特别是近代以来,敦煌文献中大量<文选>残卷和日本所藏<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为我们正确认识五臣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我们今天看待五臣注应该结合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既要看到五臣注在当时流行的事实,也要看到五臣注有臆解之处的不足.五臣注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易懂,便于初学者使用,弥补了李善注不解释意义的不足,所以五巨注在社会上有一定的阅读群体.时至今日,如果从一般读者的角度去阅读<文选>,五臣注不失为一种好的本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俄藏黑水城重从体例、注字和文字形体结构的特点对比分析入手,探讨西夏文字字形构造及声、韵、义的组成,对准确认识西夏文字和研究考证西夏文献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解读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黑水城出土《无垢净光总持》,梳理了与之相关的几种存世西夏文和汉文译本之间的渊源关系,指出俄藏本与梵文本最为接近。同时,借助梵文,确立了部分西夏字的同音关系,以为西夏语音的构拟和声韵类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藏大英图书馆的西夏文文献大都残破不堪,为其定名是一项浩繁的工作.本文对现已出版的<英藏黑水域文献>进行考察后,找出3片属于<维摩诘经>的残片,编号分别为Or.12380-0617(K.K.II.0230.kk),Or.12380-3016(K.K.Ⅱ.0244.qq),Or.12380-3492(K.K.Ⅱ.0244.ooo),并对其进行汉文翻译.  相似文献   

18.
引证是中国古典诗歌注释的主要手段和内容.它为李善<文选注>所开创,被历代继承并成为最重要的诗歌注释传统,原因就在于这种方法适应了诗歌语言的"祖述"本质,亦因此决定了其特点和原则.西方盛行的互文理论是引证的方法论基础,但中国古代<文心雕龙>及一些诗派已经叙述或暗示了这一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时俄藏西夏文《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刻本与抄本进行首次解读、对勘,并参照该经的俄藏汉文本对刻本的前后顺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尝试从西夏文刻本与抄本所用译音字的不同判断二者翻译时间的先后。  相似文献   

20.
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Инв.No.7211号佛经,题名缺佚,克恰诺夫先生曾据尾题著录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注由义释补》。通过与汉文大藏经对照,此编号现存的两张残片实际分属唐代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三和辽代鲜演大师《华严经玄谈决择记》卷四。本文参考汉文本对澄观“华严大疏钞”残存西夏文进行了翻译,并就其翻译年代和相关注释术语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