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盛清才 《中州学刊》2006,(2):129-131
依法治教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呼唤。为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理念;加强宗教法制建设,健全宗教法律法规;深化宗教普法教育,引导群众知法守法;强化宗教行政执法,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宗教执法监督。惟如此,才能最终实现宗教工作的法治化,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高校学生的受教育权应依法保护,应当尽量使被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情况减少到最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进入法制管理时期,为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高等学校依法办学提供了现实可能。高等教育法用立法形式确定高等学校的自主权,对于促进高等学校改革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特殊的意义。学习、贯彻高教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高等教育法重点在于明确高等教育的性质、地位,明确高等学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明确高校师生的合法权益,明确高校的领导体制等。  相似文献   

4.
赵诗孝  杨革 《北方论丛》2000,(2):107-111
依法治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实施素质教育难的一条重要原因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推进素质教育要依法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法治现状。信息时代大学生对待个人信息这一法律问题的态度,直接反映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低下的原因,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三个角度探讨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路径,高校、社会要承担起责任,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法律意识对于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建设非常重要,但我国目前公民的法律意识状况不容乐观,增强法律意识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不强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提高法律意识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是需要经过努力和奋斗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为高校依法治教提供了更具体的法律保障,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上全面依法治教的法制轨道。各高校要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教,以便促进高教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培养教育是关系国家发展与民族兴旺的关键.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如何加强课堂管理,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完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增加实践机会,加强系统管理,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等方式入手,提出一些有关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技进步与法律意识发展具有同步性 ,表现在 :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权利义务意识的进步 ;促进了法律意识科学化 ;促进了法律意识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促进了法律意识的社会化和内化  相似文献   

10.
教育惩戒权:合理行使与依法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惩戒权是教师为维护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针对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破坏学校纪律的学生行使的管理权,是教师依法管理学生的专业职权。惩戒权的行使,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客观要求,是教师履行法定职责的必要手段。管理学生需要惩戒但应规范。惩戒权的肆意行使必须限制,惩戒权行使的方式必须规制,使惩戒权的行使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郑重地提了出来,而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必须提升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本文仅从提高主体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依法治国与主体法律意识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及其重大意义作了科学的说明,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民法典》法制思想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多年探索与实践的结晶.它为新时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丰富的营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今天,认清《民法典》法制思想与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思想,为塑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级政府,一级财政.我们对有关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结论是目前乡镇管理手段滞后 ,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素养参差不齐,以及理财观念陈旧等,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乡镇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本文结合目前的理状,谈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刘雪欢 《兰州学刊》2004,(2):115-116
法律职业化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法律意识属于法律上层建筑 ,具有相对独立性。培养公众法律意识是成就中国法律职业化的内源性基础条件 ,其中包括对公民的普法教育和对机关干部人员的普法教育 ,二者不可偏废。塑造职业群体法律意识对成就中国法律职业化具有提升性净化作用 ,具有更高层次的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没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立法工作质量以及司法、执法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不尽人意等等,都制约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因此,注重法制宣传的方法和效果,提高执法、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是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毕晓平 《东岳论丛》2007,28(6):189-191
公用企业是指涉及公用事业的经营者,这些经营涉及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企业自身又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因此经营者一旦忽视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其侵权行为往往涉及面广后果严重,消费者反映必然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7.
欧洲法律意识的概念与内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学者过去普遍使用的与法律意识有关的概念是KOL。欧洲长期不使用法律意识的英文概念“Legal Consciousness”。欧洲的法律意识概念,第一次由奥地利学者埃利希于1912年提出。埃利希认为,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问题的体验,这种体验由社会现实所决定。法律意识在意识本质上是人们自己具有的关于法律的思想,与正式的法律无关。法律被认为是因变量,法律意识研究关注人们自己具有的法律思想与期望。美国学者把法律意识中的法作为自变量,认为法的变化决定了其他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试论以人为本的依法治校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的依法治校作为高校管理理念“刚”“柔”相济的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本质要求。它们不论在内涵、原则,还是实施方略上,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要创建新世纪高校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依法治校理念。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公民法制观念淡漠、法律意识相对滞后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亦有历史方面的,其中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公民“重权力,轻法律”,“重道德,轻法律”,“重调解,轻诉讼”等法律意识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密切相关。要克服儒家思想对公民法律意识的消极影响,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党委依据《高等教育法》,领导什么,怎么领导,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正确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防止官僚主义,推动学校整体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