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论“科玄之争”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转换的影响王云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和对立是20世纪世界性的哲学课题。发生于五四时期的“科玄之争”即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实质上也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和冲突,是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场争论是...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主义”“大教育”的定义及其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意义关于“科学主义”(Scientism)的定义,尚不见于词典,包括一般的哲学词典。科学主义至今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人们一般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科学主义一词:一是指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适于一切的信仰;二是指科技批评史中“为科学而科学”的价值观。就目前而言,第一种意义的使用与影响远胜于第二种意义。英、美等国的大百科全书对科学主义也只作了上述第一种意义的解释①。自五四运动以来,国人多在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的意义上理解科学,至于科学主义,似乎还顾及不上。19…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自从19世纪后期从哲学母体中独立出来之后,主流心理学一直沿循科学主义的路线。心理学中科学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实证主义是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实证主义把处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核心问题,并且具有科学至上和科学万能的倾向。实证主义是以强调感觉经验、反对形而上学为基本特征的哲学思潮;第二,价值中立说是科学主义的价值观;第三,方法中心主义是科学主义的方法论。①马斯洛说:“方法中心就是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仪器、技术、程序、设备以及方法,而并非它的疑难、问题、功能或目的。”②心理学的科学主义取向对整个…  相似文献   

4.
俞兆平的《写实与浪漫》,选择了“现代性”这个视角,抓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实与浪漫这两个主要思潮加以论述。全书的核心论点是:写实主义能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取得主导地位,是因其符合科学主义在“五四”时期的泛化;浪漫主义在科学主义泛化的语境中只剩下抒情主义,不同于西方批判现代性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方法万能”是科学主义的核心命题,也是始终贯穿中国现代科学主义思潮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一条红线。尽管当年科学主义者倡言“科学方法万能”对中国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矫正方向、拓展方法和提高方法意识等积极作用,但说到底,“科学方法万能”乃是一个错误命题,因而给中国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多方面严重的消极作用。这些消极作用突出了正确认识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领域中应用限度问题的迫切性和尖锐性。原则上说,自然科学方法适用于一切求真活动,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天地,但推广应用时应根据人文、社会现象的特点,对其适当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变通。  相似文献   

6.
科学主义在近代传入中国并兴盛一时。中国的科学主义者在传播科学主义的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有两个时期的推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一是维新时期的科学启蒙思想家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二是五四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借用"科学"旗帜来宣传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7.
江琼 《东南学术》2003,(4):157-162
本文从"科玄论战"说起,分析了科学主义与科学派、唯物史观派的关系,认为不能把科学派等同于科学主义,也不能笼统地说唯物史观派支持了科学主义.在科学发展趋向整体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互相渗透的今天,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姚礼明 《学术界》2005,(5):145-155
在人文社会研究领域中科学方法的采用越来越普遍,科学主义的倾向越来越强烈,以致于出现了所谓“后现代”的反弹。科学和科学主义起源于古希腊,并一直保留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之中,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18世纪以后,社会科学又逐渐与哲学、自然科学分道扬镳,自立门户。尽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着本质性的差异,甚至能不能称之为“科学”也不断有人提出质疑,但以科学方法论为核心的科学主义却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异化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重大课题。从理论内容上看,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更深地打上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烙印。正是从这一基本理论倾向出发,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人道主义和人的问题置于一个崇高的地位,把异化问题作为他们文化批判的中心内容予以了深度的关切。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正是  相似文献   

10.
张燕 《阴山学刊》2006,19(1):79-83
科学主义、建构主义、自然主义持有不同的科学观,它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对科学有不同的理解,通过对三者的对比和反思,我们不仅可以领悟其各自的精神内涵,还可以对科学的本质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微词或指摘主要表征于自然的祛魅、本性的迷失、生活世界的湮没和人生意义的失落等方面。人文主义抵戯科学主义的话语轨迹实质上隐蕴了一段段人文意识排斥科学迷信和科学沙文主义的心路历程,也展现了一幅幅圣哲先贤在求道、闻道和悟道中反对科学主义霸道、背道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2.
科学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科学不同于科学主义,科学管理不同于科学主义管理,科学管理有自己的内涵与特征、产生与发展及限度。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一方面要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批判和防止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西方现代哲学经历了这样一个解释循环科学主义20世纪初追求科学的惟一性开始,却在20世纪末走向了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探索,科学主义从推崇科学转向对科学的价值重估;而人本主义从海德格尔开始,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则从技术的社会批判逐步转向对技术合理性的印证,从而在哲学层面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后现代组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通过不同的路径,在哲学的层面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交汇.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的价值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的评价问题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在剖析传统的事实评价所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宽泛、内涵也更丰富的科学评价观即科学评价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事情,仅仅对科学活动进行事实评价是不够的;科学的价值评价--包括对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的反思和评估,以及审美标准等的应用--也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在真与美之间架起桥梁--科学美学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建伟 《学术界》2003,(4):27-37
真理与美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在最近的一个世纪里 ,尽管在哲学层面上 ,存在着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尖锐对立 ,但在科学及其实践领域里 ,也存在着一股推动科学与美学、科学与艺术、技术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潮流。科学美学的使命应当是 ,顺应这股潮流 ,真正在科学与美学、科学与艺术、真与美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从而推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思潮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思潮新论段治文唯科学主义思潮是一种认为宇宙万物的所有方面包括人生观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且在与科学本身无关的某些方面利用科学威望的倾向。关于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思潮,学术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对于它最早产生于何时、有什么特点及应如...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史学界对此争论不休,并形成了科学主义史学派和人文主义史学派。笔者认为,科学主义历史学与人文主义历史学在经过十九世纪末的尖锐对立后,在本世纪的争论中,呈现出合流,的趋势。这种趋势得益于科学观念的两次转变。它们分别以相对论的提出和当代解释学发展为主要标志。据此,我按两次转变之前、之5中和之后将科学主义历史学划分为S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发展阶段,试5图明晰科学主义历史学对科学观念5的依赖性,以及科学主义历史学由5此走向人学的进程。5近代科学主义历史学诞生于利九世纪上半叶,当时的客观主…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人文精神或人文的科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几年,国内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日趋激烈,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双方都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融合,但是双方在此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科学主义一方认为应该以科学精神改造和充实人文精神,提倡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反科学主义认为应该让科学回归人文.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建立以人文为基础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使科学与人文融合,而不至于流于口号和空谈.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主义是唯科学模式与方法是从的认识和研究原则,科学主义使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走向知识化、专业化、系统化、学科化.科学主义为研究者提供了信念与方法的双重支撑,并从认知和表述方式等方面具体参与了现代文学理论的建构,从而使传统文论的学术言路发生转型,导致文学功能和地位认识的改交,促使理论形态也由古典直观形态走向现代逻辑形态.科学主义在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因素,超越科学主义的局限,建构当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已是目前理论界无法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伟大的人文的科学主义者和科学的人文主义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界定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的基础上,以爱因斯坦为议题,着重剖析了他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最后再次指明,消除两种文化分裂的正确途径是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的科学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