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非作家布林克的长篇小说《沙漠随想》具有文学人类学的典范意义,小说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选择,隐喻了布林克幼时在暴力环境下的暴力成长、离开南非的自我觉醒以及回归南非的“叙事治疗”,最后主人公成长为坚守南非的“双向文化使者”。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小说呈现了南非阿非利卡人在特定历史和现实环境下的文化境遇,从作家的虚构世界中,呈现出作家心灵成长的自我投射,为南非20世纪的历史、阿非利卡民族和非洲本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人类学材料,表达了开放包容、沟通理解的人类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文学人类学不存在所谓的写作。文学写作是虚构的,而文化人类学的阐释则和文学创作的虚构相去甚远。文化人类学所谓的写作应该是记录性的,不是写作性的。它们一个是文化现实的基本记录,一个是虚构性的写作。  相似文献   

3.
文学人类学不存在所谓的写作.文学写作是虚构的,而文化人类学的阐释则和文学创作的虚构相去善远.文化人类学所谓的写作应该是记录性的,不是写作性的.它们一个是文化现实的基本记录,一个是虚构性的写作.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的模仿虚构,与现实主义的模仿自然和现代主义的模仿理想具有不同的主体参与方式、与现实的相关性、与现实的距离、真实性准则、虚构上成规则。后现代的故意(滑稽)模仿颠倒了传统的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破坏了传统艺术真实。作为一种自我相关艺术,它不直接言及现实,基本上是远离现实的艺术。但它通过对虚构真实性的自我揭露和自我循环,重新提出虚构对现实的真实性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网络为基础构建的虚拟空间,已成为现代人越来越依赖的生存世界.这种虚拟生存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人类学意义:既是一种最纯粹的审美形式,也能丰富扩展现实自我.但是,当虚拟生存过度压迫现实生存时,虚拟生存形成的自我很可能与现实自我分裂,干扰个体无法逃避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权利语境的扩展与生态文学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主体性-权利理念的扩展最终越过了人类学边界,催生出生态文学。不过,这种扩展尚未完成。与此相应,迄今为止的生态文学具有明晰的过渡性,时常暴露出自我矛盾的立场。要克服这种欠缺,作家和批评家就必须不断去中心、消解等级理念(在人/自然和人/人两个维度)、发展主体间性理念,以对话-交往态度呈现非人类个体,建构真正的复调文学。  相似文献   

7.
作为虚构的意识形态的文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中国近、现代文学生成和发展的特殊境况,致使我们的文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文学虚构性的追问。虚构“不是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而是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的特点,说明文学活动是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和批判。文学虚构活动的复杂机制要求文学研究走出审美关系,进入更为宽广的人生领域。强调这些不是否认文学的价值和文学活动的意义,而是对文学价值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和"全球化"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嬗变,需要具有超越和整合功能的新的研究范武和批评方法对其作出阐释,而文学人类学应运而生、发展正当其时.文学人类学在充分关注民间文学、活态文学、传统文学的同时,必须面对而不回避正在嬗变的当代人类文学现象,对其进行独特的"发现"和解释,才能在批评实践中确立自己的位置,转换文学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9.
文学欣赏活动是人的审美天性的一种表现,多从自我的精神需要出发。它具有多种心理起因:自我认同的满足、现实缺憾的补偿、情感交流的合群、归属、自我价值提升、好奇心、娱乐。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及其网络从物质形态上来讲是机器和软件的统一体,但是它模拟了人的思维模式成为人工智能的载体,因而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成为人类改变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力量的延伸。力量不是单纯的工具,它更意味着理念、思维方式等人类特有的自我超越的方式。当前,不少人陷入这样的误区仅仅把计算机及其网络看成工具,这样就不能全面地理解智能的超越力量所在,延缓了人类自我超越的步伐。我们要明白人类对象化活动的实质就是自我超越,计算机和网络世界仍然是人的世界,仍是需要人类超越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戴维·马洛夫的小说<孩子的游戏>为我们解剖了一个恐怖分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对"恐怖主义"有了更多的了解.联系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恐怖事件和"9.11"事件,人们不难意识到在不同文明冲突激烈的今天,现代人迷失自我,甚至企图通过恐怖活动来达到发泄不满、改变现状的目的.事实告诉我们要给不同文明的生存留下一个宽松的环境,才能让迷失的人性得以回归.  相似文献   

12.
小说《洪堡的礼物》在批判当代物质至上和精神堕落的同时,也对人生价值、友谊情感等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思考。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产品,索尔·贝娄的这一代表作成功地把一群追逐名利者典型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他笔下的主人公们,在焦虑中都能把精神的宝贵处囤积在各自的心中。这一扛鼎之作一方面让人们看到了文明现实的可怕,一方面又给人们指明了一条既与现实和解,又保持个人尊严的生活道路。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以一种带有当代文明的目光,完美再现了美国20世纪的生活图画。  相似文献   

13.
从学术倾向、天道关系、政治学说、人生态度等方面对《庄子》进行了分析梳理,认为《庄子》思想旨趣已发生转变,即从剽剥儒墨到兼融儒法、从天地所法之道到天地之道、从反对无为到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从全性保真到修德诚己,表明《庄子》中已出现了以道为主,兼采儒、法、墨诸家的综合性思潮,即黄老学。《庄子》视界中的黄老学,一方面表明道家学说顺应时代发展,开始面向现实;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道家思维水平高,有能力融合诸家学说。  相似文献   

14.
启蒙运动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和创造能力,是人类主体意识和理性能力的觉醒。由启蒙运动引发的现代化,逐渐出现了理性的分裂和人与生活世界的分裂的现代性危机。面对现代性危机,哈贝马斯试图提出一种新的理性理论即交往行动理论来化解现代性危机,来弥合理性的分裂和现代社会的分裂。他的交往行动以语言为媒介,希望利用语言的包容与整合作用来达成共识,而且他主张语言交往的程序优先性和原则性。为了更好地保证交往行动的现实性和合法性,他又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人们在现实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中,使用自己的理性进行自我表达与回应,从而形成交往理性。交往理性以语言为媒介、以现实世界为背景,通过理性的互动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统一,从而化解理性的分裂和人与生活世界的分裂的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15.
"敬畏生命"是史怀泽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敬畏生命"中的生命,不是仅指人类,更强调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史怀泽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但只有人才能承担起"敬畏生命"的道德责任.以史怀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从以简单方法所揭示的机械论的世界到以复杂性方法揭示的不断演化的世界,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生存的世界的探索。系统方法、自组织方法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揭示了不断演化着的客观“存在”,复杂性正是让我们在演化中把握存在,让我们以新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去接受正在进行的在思想上的进化。复杂性方法在今天对我们探索世界正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对简单性思维范式的超越,而且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疆域。  相似文献   

17.
尼采以希腊的悲剧精神读解人生、诠释生命,把人的生存置于崇高的艺术审美境界之中,昭示了悲剧哲学审美的生存可能性.尼采赋予艺术以形而上的性质,认为艺术与哲学同根;审美的生存方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给现实人的存在提供合理的生存价值取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生存方式中人与世界的存在才是合理的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8.
曾凡 《南都学坛》2009,29(5):59-61
知识分子是灵魂的守望者。他们始终关注人的存在性质,关注人类社会的价值走向,始终在探寻各种精神的可能性与道德的可能性。文学在任何时候都承担着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传达价值观的责任。而这种责任通常都是知识分子为自己设计的人生标杆。文学自古以来就是属于知识分子的。文学是一种精神世俗化的过程,是一种价值普及化的过程,也是一种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实用主义不只阐明突出效用的实践观,真善美统一的真理观,鼓励探索和实验的方法论,还极力提倡一种艺术化的生命观和审美主义的人生观;激励人们为生存和改变现实境遇而努力;要求人们"活得好,活得高尚";精心呵护生命,培养审美情趣,去除社会陋习,建立审美模式,塑造完美人格,实现完整人性。每个人都应该把人生当作一门艺术,在改善自我、世界和他人生活状态的过程中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或是把自己的生活建构成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和反映某种高雅风格及富有个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也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把人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人作为价值主体,关注人的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