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实践因素对战略管理理论演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管理从60年代兴起以来,其理论和实践都获得了很大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讨论对其理论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实践因素。本文根据战略管理起源、发展和演进的历程,分析对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演进有促进作用的社会背景和实践活动,文章最后探讨了战略管理发展的方向和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2.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管理会计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注入新内容,笔者就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王西礼 《科学咨询》2009,(17):27-27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管理会计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注入新内容,笔者就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龚小军  李随成 《管理学报》2011,8(5):775-783
介绍了管理理论缺乏实践相关性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主要证据,并从管理理论传播过程、管理理论生产过程、管理研究方法论和管理理论框架、管理学者的价值观和管理学院追求的目标4个方面,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最优维度结构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问卷、关键事件访谈等形式采集样本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与理论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最优维度结构。我们首先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六个维度结构,然后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其最优性。我们经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最优维度结构可由六个维度构成,即员工的配置与选拔、激励机制、职业安全、员工参与、绩效管理与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该最优维度结构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管理到服务管理:服务竞争时代的管理视角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服务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视角。本文分析了服务管理的形成,探讨了服务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区别,阐述了服务管理的特征及其对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管理实践评选"看中国管理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管理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首先,将管理实践大致分为人本管理、公司运作与方法、合作伙伴管理和文化与社会责任管理4类,通过对历年"十大管理实践"的榜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管理实践具有向文化与社会责任层面转移的特点.其次,根据文化和环境对这4类实践的影响程度,人本管理和文化与社会责任层面的管理适合向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借鉴,公司运作和合作伙伴管理适合向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借鉴.最后,对电子商务特别是移动商务技术依托下出现的新型组织模式--"虚拟组织"的管理实践进行了讨论,指出"虚拟组织"的管理应该同时借鉴东方和西方、古代和现代的优秀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8.
彭贺 《管理学报》2012,(5):637-641
不仅理论本身的原因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管理者不愿意使用理论或者不正确使用理论也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对管理者实践逻辑本身的分析就非常必要。基于对管理者实践逻辑的分析,管理者不仅应作为研究对象进入研究过程,即对管理者的实践智慧进行研究、吸纳和提炼,而且应作为研究主体进入研究过程。弥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不仅要基于实践的逻辑去构建理论,更要研究实践者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9.
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管理方法和知识管理系统项目在企业应用和实践的开展,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已成为知识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方面,国内学者对此做了相关研究。本文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状况进行分析,对评价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以深化对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唐焱 《经营管理者》2009,(15):86-86
本文通过对标杆管理理论的简要介绍,以及标杆管理的优缺点,结合在企业的管理实践,分析和提出了实施标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集成的新思路:管理界面集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管理界面作为管理集成的基本问题,可以表示供应链中结点企业间具体的联系方式。通过管理界面集成原理分析,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界面集成的三种模式,不仅为供应链集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为供应链管理的整体哲学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徐鹏  徐向艺 《管理世界》2020,(1):122-129,238
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会改变企业内部运作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为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变革机遇。本文结合人工智能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从管理对象、管理属性、管理决策和管理伦理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的逻辑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推论:第一,人工智能时代,被管理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员工",以"社会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的适用性降低,如何管理"人工智能员工"以及协调人类员工与智能机器人的关系将对管理者提出挑战;第二,人工智能时代,管理属性不仅包括管理理论的科学性、管理实践的艺术性,还包括管理过程的技术性;第三,人工智能时代,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者,此时,技术管理者指的不是管理技术的人,而是掌握智能技术的管理者;第四,人工智能时代,管理者的决策环境得到优化,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准则将由"满意决策"过渡为"最优决策";第五,人工智能时代,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发展可能会加剧管理效率和管理伦理的冲突,管理者必须提升管理道德,经营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第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政府、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有必要从政策、法律与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发展伦理的多层次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新兴技术管理正在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新兴领域,我国也正在蓬勃展开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扫描.从理论渊源入手,通过对新兴技术的概念及其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征、新兴技术管理的概念和特征的讨论,认为新兴技术管理是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同源异质的新兴学科领域;分别从新兴技术演化及评估、新兴市场识别及拓展、新兴技术战略研究、新兴技术管理的组织创新、新兴技术的融投资管理、新兴技术的知识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领域、内容、观点和成果;从新兴技术聚群创新、新兴技术边缘竞争、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方法等方面,展望了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志龙  王浩 《管理学报》2011,8(2):159-163,178
研究中国管理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重点关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路径:首先,在探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路径时必须遵循2个原则:借鉴国际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结合中国特殊的情境变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路径进行了界定: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研究问题;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提出理论视角,并结合特殊的中国情境变量进行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最后,提出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3个阶段:零星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以及整合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5.
管理学的学科特点要求理论研究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与管理实践的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学报》杂志致力于推动中国实践管理的研究工作,及时而且必要。从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现状、学术和科学问题提炼、中国管理模式总结3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突出管理实践的学术研究,希望引发学术界对管理研究的思考,在提升研究规范性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丰富和创新管理理论,增强国内学术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递阶生产系统投入产出模型,以某锦纶厂为应用背景,在建立销售结构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对企业销售结构优化、企业内部潜力挖掘和产品定价等几个方面的经营决策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ERP项目的实施很难,而负责一个跨地域的ERP项目就更难。这需要项目经理具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同时,还应该采用一些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以及高效的项目沟通手段解决跨地域带来的项目沟通问题。本文介绍了Project 2003以及远程控制软件Radmin在项目管理上的应用实例,对同类项目的管理控制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虚拟企业及其智能化管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企业将是未来企业的有效组织形式。企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模式的巨大变革,将促使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因此,虚拟企业与由虚拟企业所引申的管理理念(本文称之为虚拟企业策略)、虚拟企业管理三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异。本文针对当前对"虚拟企业"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完善,系统地阐述了虚拟企业的有关概念,并讨论了虚拟企业的体系结构,提出了虚拟企业智能化管理的基本思想.探讨了虚拟企业管理智能决策综合集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e focus of the paper is a review of the more problematical aspects of introducing a critical perspective into the practice and content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As an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arguments for critical reflec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managers, the characteristics which distinguish it from ‘reflection’– the more familiar concept in the literature –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e ways that a critical perspective can be reflected in educational method as well as in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are also elaborated before describing the problems and complications of implementing such an approach from accounts in the literature of adult and management education. The paper outlines the reasons why critical reflection might be resisted, the mental or social disruption which can result from its application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both for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teac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