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争的产物,繁荣的源泉 世界银行组织在头50年的有效服务以后,如果能够适应自其建立以来世界所发生的巨大变革,它将会在第二个50年内发挥出更大的有益作用。这些变革要求世界银行组织制定实质性的政策并付诸实施。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样的记录吧。 在不同的国家,世界银行所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在此仅举一例:世界银行的援助成了印度农业得以自足的主要因素。印度独立之时,它饱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五六年间,印度软件业一直保持著每年50%以上的增长率,而同时期世界软件业的年增长速度仅为20%。1990—1991年度印度软件出口额还不到5000万美圆,而1997—1998年度其软件出口收入已达到18亿美园。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目前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已经占据了16.7%的市场份额。难怪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惊呼,印度很可能在21世纪成为世界的软件超级大国。雄心勃勃的目标早在80年代,印度的一些经济学家以及中央政策的决策者就注意到印度在发展计算机软件业方面具有一定潜能,经过论证,他们认为软件业有可能成…  相似文献   

3.
崔琳洁 《社区》2012,(10):58
早就听说过,在印度事情不好办。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都需要"意思"一下才能办理。有一次,我需要在印度办一个证明,正在琢磨给工作人员送点什么小礼物时,朋友却递给了我一张钞票。乍一看,这张钞票和普通的面值50卢比的钞票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在于,在甘地头像左侧用精美的美术体印了一个大大的"0"字,也就是说,这张钞票面值为零元。还有就是,把"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印度产业发展进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和印度都被世界公认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和印度独立初期,两个国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因人口多而给农业发展带来压力、都以发展成工业大国为目标、都是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等等,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和印度现今却又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文主要以数据为佐证,并参考当时的政治形势,对中国和印度自1949年至今的产业发展进程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印度的教师教育萌芽于独立前早期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和具有悠久历史的导生制,随后受制 于英国的殖民统治,其教师培训系统在英国模式下逐步成长和发展。1947年印度独立后,教师教育开始了真 正意义上的大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初步发展期、60年代的改革与实验期、70年代的重构与成熟期。 纵观其历史发展过程,印度教师教育呈现出不断确定教师角色与目标、适时更新课程体系、积极推动教师培训 的正规化三大主要特点,目前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梵文专家金克木在印度学领域倾注了毕生精力,他对印度佛经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一套系统的整理方案:编目一分类一解题一校注;对印度哲学的三分模式、因果问题、时空观念和阶段划分作了剖析,对印度美学的发展状况、基本阶段和核心理念进行了阐释。金克木对印度学的研究,不但拓展了印度学的研究视域,而且深化了人们对印度思想文化的理性认知,对目前的印度学研究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硕 《中华魂》2013,(7):60-61
1962年冬,我军某师在中印边境东段瓦弄,进行了一场自卫反击战,这一仗如同当时西方记者描述的,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惩罚了印度侵略者,维护了我国的领土的主权,壮了军威,扬了国威。作战期间,我是师的作战参谋。这场战争,虽过去50年了,  相似文献   

8.
海外印度人的普遍成功不仅使海外印度人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而且也对印度的崛起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在政治和外交上,海外印度人能促进印度与其所在国的关系;在经济上,海外印度人能拉动印度经济的发展;在文化上,海外印度人是印度文化的有力宣传者和传播者;在形象塑造上,海外印度人吃苦耐劳和勤奋拼搏的精神有助于树立印度良好的国际形象。由于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的崛起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印度政府逐渐改变了以往对海外印度人的冷淡态度,转而对其采取了一种比较友好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现代印度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横向联系主要是印度文学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 ,这种影响促进了印度文学的现代化。印度文学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走向世界的过程 ,许多重要作家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印度英语文学的活跃也是印度文学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印度文化对柬埔寨文化影响甚大。产生于印度的宗教(诸如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都传到柬埔寨,一些柬埔寨人接受了这些宗教。在此基础上,印度的艺术形式也被柬埔寨人接受,在印度文字影响下,柬埔寨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相似文献   

11.
印度最早的《吠陀》经典中的神话,显出了鲜明的印度特色,首先体现在天地空三界之神与印欧其它神话比较起来显出了印度特色,其次,天神的演进,从达尤斯到伐楼罗到因陀罗,显出鲜明的印度特色同,最后印度神话显出了四个特点:一是神的形象是在印度式的关联网中出现的,二是实全性和变化性的统一,三是变化具有印度型的特点,四形成了印度文化的化身特点。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中国的近邻,其电视传媒业在近30年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印度的电视剧从1984年开始发展,至今也只有30年的历史,但因其产量巨大,观众甚多,为印度的影视产业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考察具有代表性的印度电视剧制作和出品过程,对经典的印度电视剧进行分析,追溯印度电视剧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印度电视剧衍生的根源及其制作理念。印度电视剧及其传播内容的影响是其巨大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因。印度电视剧制作成本低、节目质量高、海外市场大等特点,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袁南生 《社区》2009,(26):38-38
2002年9月7日.我到印度工作刚好一个月时,应邀出席印度商人商会成立94周年庆典.庆典上有两位主宾讲话,一位是代表印度中央政府专程从新德里赶到孟买与会的印度公司事务部长.另一位是《印度时报》的一位著名编辑。那位部长说,中国为什么比印度发展快?这是因为中国是全国一盘棋.印度则是一盘散沙。  相似文献   

14.
百事公司(PepsiCo)8月13日任命了印度出生的首席财务官、年届50的英迪托·诺伊(Indra Nooyi)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使这家软饮料巨擘成为由一位女性执掌的美国最大企业之一。虽说雷孟夫的退位决定比投资者预期的快,但长期以来,诺伊一直被视为他的当然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庞大的农业人口分享微薄的农业收入,印度表现为贫困问题,中国表现为农民收入问题。印度的土地私有制度并不成功,50多年的持续改革也不能减缓贫困现象,因此中国不能实行土地私有制。“国有永租制”就是与城市土地制度相一致的土地制度,农地国家所有,农民享有永久使用权。减少承租农地的人数,同时把农业收益留给农业经营者是农地永久使用权制度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21日,在本次北京分析测试学术展览会期间(BCEIA),慕尼黑展览有限公司在北京展览馆的一号会议室召开了记者新闻发布会。宣布了2006年慕尼黑全球分析生化展将于明年9月19-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会上,首先是慕尼黑海外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Schraudy先生发言。对慕尼黑04年在中国和印度的展览进行了分析和回顾。慕尼黑分析仪器展Analytica是欧洲领先的分析,生命科学,高科技实验室自动化和数据过程管理的专业博览会。04年在印度,Analytica-Anacon的展会上来自外国的展商占50%,展商数量增长了45%;在中国,AnalyticaChina…  相似文献   

17.
印度文学是印度宗教的一种诠释,其宗教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表现了印度人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视精神的解脱为生命的永恒价值;其次,“万物有灵”观对印度人的审美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弥合了人与宇宙的鸿沟;第三,印度的宗教禁欲与纵欲并存,对性爱大胆和率真的表现成为印度宗教文化显著特点之一;第四,印度的非暴力精神已超越了人类社会,成为惠及整个宇宙的一种自由倾向。  相似文献   

18.
从1757年至1947年,英国在印度维持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在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印度民族既要打破古老的封建传统,实现社会进步;又要推翻外来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在完成这一历史赋予的双重使命的过程中,印度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本文就印度现代化进程中三个主要阶段的形成及其特点,作粗浅的论述,以期抛砖引玉,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多次到过印度,有一次,工作之余能有几天余暇周游小憩。多年的旅行经验让我多少有些自以为是,于是天真地安排了到孟买的两天观光自助游——为了体会印度人民的真实生活,特意请朋友代购了一张普通印度人常用、相当于我国普通慢车的浅色车票,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在印度坐火车。  相似文献   

20.
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在亚洲的历史以18世纪中期为界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和势力渐进发展;第二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方面是这一时期印度国内出现一种政治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英国与法国等殖民国家在印度的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东印度公司开始谋求通过获得领土来确立自己的贸易地位,战争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