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贾岛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在晚唐五代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从中唐到晚唐五代社会境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必然会影响学贾岛一派诗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和他们对贾岛诗歌的取向.因为作家心理情感的改变与诗风的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考察晚唐五代贾派诗人的思想境况对于我们研究贾岛诗风和晚唐五代诗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晚唐诗人有大量描写女性形象的诗歌作品。晚唐诗人在作品中塑造女性形象时,深受当时的时代风气、诗学思潮以及诗人的价值取向、意趣追求、创作心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晚唐诗人塑造女性形象的诗歌作品,与诗坛上盛行的缘情绮靡、回归齐梁、市民通俗、消闲娱乐的诗学思潮应节合拍,与诗人尚奇、尚怪、步趋“长吉”的审美新变同鸣共奏。  相似文献   

3.
晚唐社会的苦闷,使诗人李商隐产生了强烈的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使李商隐创作的一部分诗歌表现出由现实向理想、由凡俗向崇高、由爱的阻隔向爱的融合发展超越的趋向,从而扩展了李商隐诗歌的审美心理空间,产生了悠长深远的情韵,并照亮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人一以贯之的女性心态,源于专制统治对士大夫心理的压抑与人格的扭曲。晚唐诗人人格心理女性化的倾向主要在于仕途压力、生活环境及情感需要。诗人的女性心态在诗歌中的表现:一是对女性形象的刻划由意象化趋于生活化,二是通过女性形象表现自我弱者的心理,三是题材的细小纤柔。诗歌风格也因此而向着笔触细腻、含蓄深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晚唐诗歌的创作主流是现实主义与怀古咏史,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又是怀古咏史一类。刘沧以其独具一格的怀古诗以及对诗歌意境的开拓,使得他成为继李商隐、杜牧之后,堪与许浑比肩的晚唐诗坛上又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6.
宋初晚唐体诗人大部分是隐逸之士,他们的诗歌虽然学习的是中唐诗人贾岛,但在贾岛奇僻清冷诗风的基础上又向平淡闲远发展,在平淡的艺术追求上实开宋诗的先河.而且,晚唐体隐逸诗人孤高傲世的绝世风神甚至成了宋代乃至后来人们心目中品质高洁的象征.因此研究晚唐体隐逸诗人的思想情怀对于我们认识晚唐体诗歌乃至宋代诗歌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商隐是晚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将两者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兴寄”理论与诗人“沉博绝丽”“深情绵渺”的独特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无题诗的“比兴寄托”特征,可以揭示出诗歌理论与诗人风格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借以呈现晚唐诗歌“兴寄”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8.
宋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宋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没有从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上说明宋初与晚唐诗坛既相互承接又共同转折、完成唐诗向宋诗过渡的意义;四是忽视了宋初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文化思想对宋诗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群玉是晚唐著名的“湖湘诗人” ,他的写景记游诗是唐代“湖湘诗歌”的一朵奇葩。李群玉的写景记游诗 ,主要是描绘湖光、水色、江月 ,吟咏楚地风物 ,他的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湖湘地域特征 ,且语言清丽 ,诗句清新 ,表现出了诗人远离俗杂的清逸襟怀 ,具有与晚唐众多诗人迥异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诗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因素的。本文从诗歌意象的选择提炼、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时代氛围对诗人审美情趣的影响等方面,对晚唐诗人马戴“消峭雅奇”的艺术风格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九僧”是宋初“晚唐体”的代表诗人 ,但很少受到后人的关注。从其诗歌入手 ,对他们的交游、诗歌艺术两方面进行考察 ,认为这个诗僧群体在承袭“晚唐体”的同时 ,也体现了宋初诗歌发展的某些新面貌 ,呈现出过渡时期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薛逢诗歌在唐代诗人中算不上大家和名家,但也算独具面目的一个.薛逢诗歌艺术看似不名一状,难测其端:诗歌风格豪放与英逸交错,诗歌感情基调沉郁与雄浑间杂,诗歌语言浅俗与精警并存.而在其思想和心态表达上:盛世理想主义情怀中渗透衰世感伤,关中士族辉煌自傲中渗透没落烙印,岁月人生反复感慨中渗透个人忧愤.从中可见盛唐的理想主义、中唐的通俗化向晚唐的怀古伤今倾向的转变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薛逢的诗歌艺术形式和思想心态是盛中唐向晚唐过渡的标本,也是时代由盛而衰和诗歌变向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是晚唐特定时代一个悲剧性的生命意象,也是中国诗歌史上少有的以表现心灵世界见长的诗人。他47年的生命历程,充满着人生的痛苦体验。正是这些痛苦体验,主导了他心理建构的悲剧性意向,而这意向的核心就是贯穿在他一生心理和生命历程中的忧患情结。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是晚唐诗人心中的精神标志,陶诗的田园风光,是晚唐诗人的精神栖所。晚唐诗人的志节和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陶渊明三径、五柳、东篱酒的影响,而他们啸傲于山水,放情于远野,也显然得到陶渊明田园情怀的导引。在陶渊明接受史中,晚唐恰恰处于由认知、阐释到原型意义衍变的关键阶段,也是陶渊明从唐代形象的、感性的传播到宋代理性的、哲思的接受过程中一个重要转折点。理解这个转折点,对陶渊明影响史研究和晚唐诗歌研究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论戴望舒对晚唐五代诗词的现代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望舒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一位杰出的现代派诗人,但他的诗歌却从博大的古代诗歌,特别是晚唐五代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在戴望舒诗歌中体现出对古典诗歌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周小艳在《河北学刊》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清初“虞山诗派”的重要人物冯班对清代诗坛影响深远。但诸多学者往往将冯班的影响局限于“虞山诗派”和吴乔、赵执信等诗人,而未注意到何焯。冯班诗学以晚唐为宗,将取法晚唐的诗歌取向系统化、合法化,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并聚集了一批风格取向相同之人相互唱和、切磋,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晚唐诗风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姚合诗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主要表现为雅正传统的继承、清丽诗风的发扬、质朴作风的实践、清幽闲远意境美的营造、峭拔体势的构建和谨严法度的遵循等方面 ,并在诗歌中表现得浓淡不一 ,这种审美追求直接促成了姚合诗歌独特艺术风貌的形成 ,并对晚唐五代诗人的审美心理及创作风格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而也奠定了姚合在唐诗史上自成一家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晚唐以来,随着时代变迁、社会风尚以及世人心理的变化,诗歌常以风情为题材取向,诗人不仅擅长在诗中融入对罹逢乱世的感慨,抒发相思离别、沦落天涯的感受,更频频于楚楼香阁、惝恍缱绻一派温柔乡中摇曳浓厚的风情。"花间鼻祖"温庭筠可谓其中代表。  相似文献   

19.
“咸通十哲”是活跃于晚唐宣宗至昭宗年间的寒士诗人群体 ,其诗歌不仅带有晚唐五代特有的衰飒凄苦的色彩 ,而且因其取象造境时对意象的精心选择而显现出清冷淡雅、清空朦胧、清苦萧瑟等独特的审美特点 ,从而折射出晚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诗体大备,特别是盛唐时期那些诗人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给予后世诗歌以积极的影响。它对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勿庸赘言,对晚唐诗人的影响也很显著。尽管晚唐诗坛上笼罩着浓厚的没落和感伤的气氛,但杜牧、李商隐,特别是皮口休、聂夷中、杜荀鹤等诗人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唐末尖锐的阶级矛盾,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期危机四伏的社会面貌,成为这个动乱不安、变化多端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