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美刑法对实施或者意图实施重罪发生死亡结果的以谋杀罪论之。为防止过度使用,以"固有危险"对法定重罪进行实质限定,以"可预见性规则""自然而可能的结果""近因说"等严格限定重罪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加重犯与重罪谋杀罪存在众多相似之处,同样面临着刑罚过重与处罚范围过宽问题。这使得两者具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以具有引起加重结果的固有危险破解基本行为之法定形式界限;以可预见性规则与合乎自然规律严格基本行为与加重结果之因果关系;以罪过、因果关系、加重结果系违反刑法规范之结果限定非犯罪人造成死亡结果成立结果加重犯之范围。  相似文献   

2.
王景龙  常成  冯石亮 《老友》2014,(4):55-55
正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国法律也很注意保护老年人的权益。然而,随着经济的多元化,观念的多样化,当前社会出现了与主旋律不和谐的"歧视老年"现象。坐飞机要签"生死状"案例:家住北方的张老汉夫妇,其子小张在南方工作。今年春节,小张打算让父母去南方过春节。为减少老人的旅途劳累,小张还特意给他们购买了机票。可是在机场的遭遇,却给两位老人带来了不愉快。航空公司规定,70周岁以上的老人搭乘飞机需要和航运公司签订"死亡免责书",即老人乘机中死亡,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3.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死亡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死亡观为中国传统死亡文化的重要组成.道家死亡观以自然主义道论为理论前提,富有超越性,反对以儒家为代表的"悦生恶死"的传统死亡观,以"生死齐一"实现对死亡恐惧的心理克服和超越;以与"道"的相合程度指出"安时处顺"和"不死不生"超越死亡的两种境界及对应的操作途径.道家死亡观以对儒家的消解为特色,与儒家互补而存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各种死亡观的辨析,明晰死亡的真正内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死亡观的辨析是回答"死亡是什么的问题";东西方的死亡观辨析是回答"死亡和个体关系的问题";基督教和佛教死亡观的辨析是回答"现实中如何对待死亡的问题"。认识死亡的过程,也是认识个体的过程,对当代青少年教育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死亡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致命"问题,在人生众多的可能性中死亡是惟一确定的。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就是"向死而在",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先行到死中去"的奔向死亡的过程。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6.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正家乡的饲养员很震惊2007年3月27日,德国柏林动物园。"人们排着长队去看刚亮相不久的小北极熊,在邻近的熊猫馆,一个挂着‘Yan Yan’牌子的空笼前,只有游人丢下的一枝玫瑰花见证了前一天悲剧的发生。"当天的《柏林晨报》这样报道了3月26日的熊猫之死。之前,没有人意识到它有什么死亡征兆。"它的死是当日被参观动物园的小朋友意外发现的。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艳艳最爱喝的小瓶装德国产烈性酒。动物园的工作人员闻讯赶来,这才发现艳艳已经死亡。"饲养过艳艳的海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和应用与语言禁忌有直接关系.最典型的语言禁忌大概就是"死亡"了."死亡"的神秘、生者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死亡"给生者带来的痛苦,使得人们不敢或不愿直言它.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总是回避"死亡"二字,这就出现了"死亡"委婉语.英、汉"死亡"委婉语都很丰富,虽然在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上有所差异,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现了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共性.以下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以揭示其相似性,从而促进英汉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与"未知生,焉知死"的传统思维方式相反,鲁迅的艺术活动都源于对死亡的思考,他以"阿Q"、"女孩"、"老翁"、"鲁四老爷"等艺术形象生动地概括了鬼神迷信型、美好幻想型、懦弱逃避型和冷酷残忍型等中国传统死亡观的四种类型,并以置身于死亡之外的"看客"形象深刻地总结了这一死亡观的本质特性,从而完成了对传统死亡观的彻底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10.
正3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遥远的西北沙漠地带,也有一片神秘之地开始春意盎然。塔克拉玛干,被古人描述为"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绿"的"死亡之海"。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大漠腹地,却有一块美丽绿洲——达里雅布依。村民们以放牧为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春天,这里不仅鸟语花香,风景如画,且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俨然一个现  相似文献   

11.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其死亡意识:一是描述死亡,一是描写对死亡的超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识,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和《庄子》用较大篇幅书写"死亡",贾宝玉惊心动魄的死亡言说是对《庄子》中死亡意识的接受。贾宝玉和庄子的生命哲学逻辑都是死亡焦虑下的应对机制,他们的死亡观都体现出对"崇高死"和"伦理死"的消解。贾宝玉在生存应对和意义追溯上与庄子存在差异,这凸显了该人物形象的超越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并未明确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致人死亡"中"人"的范围,因而给司法认定带来了不少困惑和争议。对于因行为人的逃逸造成先前肇事行为中被撞伤者未获及时救助而最终死亡的人,其属于"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对此已基本无争议。学界主要围绕二次肇事中的被害人是否属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产生了较大争议。从语义逻辑、立法意旨、罪刑均衡等角度,应当认为"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仅指第一次肇事事故中的被害人,而不含二次肇事中的被害人。  相似文献   

14.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在其小说作品中表现出对"死亡"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运用各种死亡意象变形,渲染黑色幽默的死亡氛围,探索女性的死亡言说和死亡书写,阿特伍德在其多部小说中编织出纵横捭阖的庞大死亡叙事,其目的不仅仅是启发读者对死亡问题本身的思考,而是引领人们对生命价值、道德意义的深度关怀.阿特伍德笔下的女性们通过感受死亡、体验死亡,获得与死者协商的机会,完成了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人生逆袭,体现出阿特伍德对女性的生存状态、自我追求、命运轨迹的人文主义观照.  相似文献   

15.
在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千七百余首诗作中,有六百多首以死亡为主题.诗人通过"死亡"这一主题表达了其对成名梦想破灭后的矛盾与困惑,于"死亡"的畅想中寻求"回归"和"永生",以掩盖其真实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向死而生——《在路上》中"垮掉"分子的生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死亡观来揭示《在路上》中"垮掉"分子们生活态度的根源,并以此解读他们的生存意义。首先介绍海德格尔存在论死亡观,然后分析小说所展示的"速死"和"慢死",最后指出:面对"死亡","垮掉"分子作出自由的选择,走向本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曹操诗文具有浓厚的死亡美学意味,这形成其作品"清峻通脱""古直悲凉"的审美风格。曹操诗文的死亡美学意味主要体现在他前期的时事诗及后期的游仙诗中。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汉末战争及瘟疫流行造成民众的大批死亡,楚地悲情之风以及汉乐府体制对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的形成亦具有重要影响,而儒家、道家及道教死亡美学思想亦影响了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的形成。曹操在诗文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死亡美学意味,不仅直接奠定了当时整个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审美基调,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后世文学创作及中国人基本的死亡美学态度。研究曹操诗文中的死亡美学意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萨特的"自欺"理论,分析了中国文人对死亡从认识走向认同,从"自欺"走向直面的过程,同时批驳了关于古典文人死亡意识的两种错误观点,进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现代死亡意识的建立对于新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知识分子的地位迅速从"中心"滑入到"边缘",对于这一身份的转化,知识分子痛感"死亡"的存在。阎真为此感到彷徨、困惑和痛苦,并通过小说的形式揭示了知识分子的"死亡"体验,表达了知识分子对于青春不再的感伤想象,展示了市场化时代生命被异化的知识分子"死亡"的悲剧镜像。  相似文献   

20.
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本方法,以《金枝》中关于"神王"和"替代者"死亡的理论为依据,解读"汤祷于桑林"和炎帝女儿死亡等神话,可以发现,这类故事实际上表达的是古代帝王和巫师通过死亡-复活并演变为"神"的特定仪式。《列仙传》中,这种死亡-复活仪式也构成了黄帝、彭祖以及各类早期方仙道士成仙故事的原型;早期仙传中的成仙故事其实是古代"神王""巫君"以及"替代者"通过死亡演变为"神"的原型在"特定时期"的一种演变。这个"特定时期",即巫术逐渐走向衰落、宗教作为一种新的信仰形式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新时代,亦构成了神仙传记中各类"神仙"从古代神话中的"神"的原型中脱颖而出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