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海珠 《当代老年》2013,(4):24-25
年近七旬的蒋继林是福建龙岩连城人,他自创的“太极悬空书法”,即用左手写反字,被称为“八闽一绝”。蒋继林从小就喜爱书法艺术,写得一手好字。1991年的一次“书友”笔会上,他看到大伙都在案台上写字,觉得没劲,就想到离了案台试试。有了这种想法,他开始练习“悬空书法”。起初,老蒋搬来两条凳子,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我的一生都是传奇:打过仗,唱过歌儿,画过画儿,写过字……尤其是写字,我写字“写”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写得最辉煌的字要算是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胸前佩戴的缎带名牌了。但81岁的我,仍然会时时想起,写字写得——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许多人把“写”字变成“敲”字,这首先是一件好事,它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提升了文字语言交际的效益。然而在另一面,它也颠覆了汉字生活的传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何避免这种负面效应?其实在既有汉字学研究的理论积累中不难寻觅对策,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放弃“写”字。但已经可以“敲”了还要逼人去“写”,似乎是点强人所难;因此,强调一下“写”的重要,或许不算多余。  相似文献   

4.
写字与交际     
古人云:“字乃人之衣冠”字是人的第二社交语言,在很多情况下,字是写给别人看的。一手好的字,就象穿了一身整洁、合身、漂亮的衣服,使人爽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否则,如果写得潦潦草草、歪歪斜斜,甚至错别字百出,难认如天书,就象说里也退去见人,是不礼貌,也是令人不快的。鲁迅先生曾对这种以潦草字示人的人严肃地批评说.「这是浪费别入的生命。」所以,字写得好不好,直接反映出书写者的文化素质和情操修养,将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产生*定的影响。郭沫若同志说:「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  相似文献   

5.
1965年春节过后不久,江苏淮安县城郊公社闸口大队第五生产队突然收到一张从北京寄来的汇款单,金额是70元,“汇款人”栏里端端正正地写着“周恩来”三个字。  相似文献   

6.
老人言     
《老年人》1995,(6)
老人言书是有字的生活,生活则是无字的书。写好生活这本书,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湘潭市寇云翔恶言是小人的身份证。听到恶言,若再以恶言相向,则无异于给自己贴上小人的标签。浏阳市伍仲学爱情,有的说姓“钱”,有的说姓“权”,我说是姓“同”。只有志同道合、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北方,跃然大红纸上的那个“福”字,是烘托春节喜气洋洋气氛的一道风景线。去年春节,我们楼下搬来了一家新邻,主人是个离休干部,大家称他老陈。他的书画在远近有些名气,结交了不少文朋墨友。所以,尽管是卸任在家,门前仍是车水马龙。乔迁新居是人生大喜事。为了抒发自己的好心境,也为了欢迎来客,老陈就在家门上贴了一个自己写的大“福”字。正是这“福”字,留驻了不少来访者或过路人的脚步,赢来了声声赞叹。有说字写得浑厚、庄重、雄健,有说字点画间孕育的流贯之气脉、飞动之神韵,显现着生命的节奏和力的旋律,更有人说,…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赴“全球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宁夏西吉县三全村三合中学支教。有一天,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同学们纷纷指出他的字写错了,他很惊讶。询问缘由,原来班上学生使用的大多是盗版字典,他们一直把错误的字当成正确的字。  相似文献   

9.
小文 《当代老年》2007,(10):50-50
乾隆皇帝有一次出巡到江南,看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对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问他:“这是什么人?”张答道:“他是个农夫。”乾隆问:“农夫的‘夫’字怎样写?”  相似文献   

10.
错字,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出的字,如(染),(隘)”等。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如“惨(残)酷、恣(姿)态、克(刻)苦、欢渡(度)春节”等。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错别字。这些错别字的社会危害性是很大的,它不仅...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世界》2011,(10):62-62,30
从前,有个财主开了个店铺。经常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坑骗顾客。为了壮大门面,他央求一位著名书法家给他题字。书法家欣然挥毫写了个“恳”字。财主如获至宝,将字幅挂在商店中炫耀。一天,一位老者见了这幅字,微笑着对财主说:“这字是条谜语,  相似文献   

12.
突厥 《老人天地》2010,(4):40-40
爷爷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则大清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刘墉抽到“生阉“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阉”便会被处斩。其实这两张“纸阄”写的都是“死”字,这是乾隆皇帝有意难为刘墉。如果换了别人,无论抽到哪张“纸阄”,都难逃一死。  相似文献   

13.
春节快来临的时候,也是生活中“福”字出现最多的时候,人们写“福”字,买“福”字,或接受亲朋好友送“福”字,张贴悬挂与“福”字有关的彩图和饰品。这个习俗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福”字的字义和传达的感觉特别美好,是人们一生追求的东西,谁不想自己有福气?谁不想享受幸福的一生呢?  相似文献   

14.
张祉浩 《当代老年》2013,(11):51-51
从前有位私塾先生要学童们做一首诗,要求诗里写100只麻雀,但不能出现“白”字。学童们想了很久,都写不出来。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15.
扶楠 《现代交际》2007,(5):51-53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相似文献   

16.
宋冬梅 《职业》2011,(6):25-26
从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到古雅典、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西赛罗,从外交家有力有节的陈词到法庭上义正辞严的辩护,从政府耍员的施政演说到企事业单位的毛遂自荐,我们都能体会到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对于鲁迅研究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100年前,即1908年,鲁迅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核心思想。90年前,即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说出一个大发现:从“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史册上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慨叹“难见真的人!”这一呼声成为旧中国“铁屋子”的第一声“呐喊”。  相似文献   

18.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相似文献   

19.
当年,办《观察》杂志的储安平向胡适先生求字,胡适给他写了这样一个条屏:“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这是胡适年轻时就表达过的意思,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虽然说的不是教育,但对“百年树人”的教育来说,无疑也是格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着手写《我的父亲邓小平》传记时,曾问父亲:“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回答三个字——“跟着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