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伟 《老人世界》2013,(4):34-35
1990年6月14日上午,庐山中九路404号楼房前徐徐驰来几部大客车。一群白发苍苍的美国老人欢呼着走下车,聚集在楼房前又叫又跳,照相机、摄像机忙个不停。然后,他们又聚拢在楼房前,一起放声高歌:“在那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庐山,那里有我们可爱的家,还有我们可爱的学堂……”  相似文献   

2.
科室里面一堆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一位很可爱,但是有点老年痴呆,不停问其他人:“这里是什么地方啊?”她儿子一边看报纸一边头也不抬地答曰:“医院.”老人说:“哦,吊完这瓶水我要回家了.”过了5分钟,再问,过了再问再问再问.我看着她两鬓斑白的儿子坐在阳光里耐心地一遍遍回复,因为不回答老人就会心慌害怕,辗转不安.  相似文献   

3.
吴玲 《老年世界》2007,(5):22-23
俗话说:“小孩信哄.大人信捧。”其实,老人也信“哄”。最近上海市的一位“十佳好媳妇”在服侍老人的实践中得出了“要像哄孩子一样哄老人”的经验。她说。老人吃饭要“哄”,穿衣要“哄”,平时要“哄”,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更要“哄”。  相似文献   

4.
郭桢 《老年世界》2009,(4):14-15
日前,记者来到80岁的刘一民(化名)老人家里,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老伴被骗购买了一万多元“药品”的经过。就在2008年11月28日,刘一民老人和老伴出去散步,走到街口的时候,路边一年轻人特别热情地给两位老人每人发了一张免费身体健康普查卡,并告知老人这次活动是“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的,现场会有“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坐诊,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1999,(4)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和南京市老年病医院开展了“南京市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7%的老人在“对当前生活的总体满意(幸福)程度”一项中选择了“很满意”,53%的老人选择“基本满意”。在回答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时,55%的老人认为自己“经常有自卑感”,55%的有“孤独感”,5%的有“抑郁感”,多达20%的老人认为自己“情绪不稳”。老人对健康和生活的观念颇为更新,如赞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不足2%,而赞成“身心俱健才是福”这一观念的高达58%,另有40%的老人认为“无病就是福”。对…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11,(11):18-19
如果说老年人是弱势群体,那么,失能老人则是弱势中的弱势。 刘起钎,95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名誉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学者,有一独生女儿。这样一位有身份、有地位,有孩子,也有退休费和国家津贴的老人,在失能老人照料呈现“有钱也做不到”的当下。在自己高龄失能.女儿年老体衰的时候,也只能蜗居在缺乏专业人士照顾的“托老所”。得不到有效的照顾,晚景凄凉。而在江西吉安县,我们看到更多的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家庭的无助。“一人卧床全家忙”成为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背景一:据2009年4月21日《江西日报》报道,仅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包家花园社区,“空巢老人”就有20多户。该社区的陈莉萍主任告诉记者,具有心理问题的“空巢老人”在他们社区不止一位。“社区里有位王秋妹老人,因为儿女工作在外,长时间不回家,  相似文献   

8.
君君 《老年世界》2008,(20):4-6
他是一位著名的军旅作家。他的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曾经感动和激励了几代人。2008年8月24日,他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8岁。一位可爱的老人驾鹤西去了,让我们走近他鲜为人知的家庭,走近他和妻子携手相伴的62年岁月……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2,(26):45-45
托老所是指近几年在西欧等国兴起的各种类型的“老人之家”。 “老人之家”大体上可分三类:一是收容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l二是收容生活可部分自理,还需要部分照顾的老人·三是收容生活上不能自理,患有各种慢性病或残疾的老人。  相似文献   

10.
调查显示,有九成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家人一同生活。针对这一特点,采取“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埋单重点为“三无”、低保老人、独居高龄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支持。一是通过医疗网点,建立家庭病床,实现小病送医上门的便捷服务;二是为“三无”、低保老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温馨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养老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身处经济浪潮社会,如今的老人过日子是越来越会精打细算了。时下,悄然兴起的“拼客”消费,与多年前风靡一时的“AA”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拼”的内容已涉及到生活领域中的多方面。耕老人的“拼客”消费,其实是一种更节俭、更实用的生活品质。请看一位“拼老人”的省钱故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620号大楼的“温馨小屋”,使这幢老龄化程度达到46%的“微型老年公寓”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关爱支持体系。每个老人不出楼就能找到各种乐趣,参加有意思的项目,从“宅老人”变身“潮老人”。  相似文献   

13.
汪代华 《当代老年》2009,(12):11-11
近来读报,常常被老人频出的“怪招”吸引眼球:大连市一对老年夫妇,退休后月收入5000多元,为了让儿子能常回家看看,竟采取“发工资”的办法,每月发给其2000元“看望费”;黑龙江一位老人在邮局花钱订购“敲门声”;某地老人为了能让儿女回家看看自己,经常装病到医院住院……  相似文献   

14.
居住在东京都杉并区的古谷房现年113岁,是东京都“最高龄女性”。杉并区职员根据老人79岁长女提供的地址,找到老人的“住处”,发现那里两年前就成为东京外环道路待建地,早已是一片空地。8月2日,杉并区政府举行记者会,宣布老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5.
“12349”服务热线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老人、老人家属、相关医疗机构和中心等多方同时通话,形成一条居家老人专属的安全服务平台在保定市社区服务中心里,老人敝啸嚣掠却靖邑从贝占厶“保姆”——“12349”平台那里获得满足。“12349”服务热线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老人、老人家属、相关医疗机构和中心等多方同时通话,形成一条居家老人专属的安全服务平台。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平台经过两年的发展运营,截至目前,入网老年人数量已达到14万多户,加盟企业约1.6万多家,登记志愿者3.6万余人,服务需求总呼入量约180多万次,求救总呼入量1200多次,成功挽救了1116位老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空巢”老人的孤寂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凸显出来。孤寂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空巢”老人孤寂产生的原因及对其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空巢”老人孤寂感的对策,以期能帮助“空巢”老人减少孤独寂寞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17.
哈哈境     
《金色年华》2008,(8):9-9
老人看病一位80岁的老人向他的医生诉说膝盖的疼痛。医生仔细检查后说:“您也知道,膝盖已经活动了80年,您也别抱太大期望了。”“确实是的,”老人附和道,“但是,医生,另一只膝盖也活动了这么久,却没有这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心利 《老年世界》2009,(21):21-21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曾经是老年人认定生活是否幸福的一种标准。随着儿女自立和人口的流动,“空巢老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多少老人曾为此嘘叹落泪。然而随着近两年社会养老机制的完善,一些老人开始主动选择独享“空巢”,乐于享受自己的“二人世界”。  相似文献   

19.
范丽娜 《老年世界》2008,(24):14-15
两位头发花白、年龄相仿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进浴池,从交费到换拖鞋,都是高个子老人一手包办,她还不时提醒另一位老人小心滑倒。浴池老板好奇她们的关系,两位老人相视一笑,高个老人答道:“她是我嫂子。”顾客、搓澡工听了都啧啧赞叹:“瞧这对姑嫂,相处得多融洽啊!”  相似文献   

20.
徐莉 《老年世界》2010,(14):6-7
儿女双全在身边,老人却住在养老院——遇上这样的情况,人们除了会叹一声“老无所依”,恐怕还要狠狠地骂一句“儿女不孝”。可是,当眼下越来越多的老人独自在家中守着饭桌,深夜硬撑着等待儿女回家,工作忙碌的儿女为父母精心选择一家养老院,真的还是一桩“不孝”的“罪行”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