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08,(16):17-17
强震中,无数的镜头让我们深深体会了灾区人民身边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和巨大力量,因为有“爱”,我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因为有“爱”,我们真心依靠,共渡难关;因为有“爱”,我们互相勉励,生死相连;因为有“爱”,我们泪流满面;因为有“爱”,我们不屈不挠;因为有“爱”,我们都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都要好好地活着。  相似文献   

2.
我会学 句群展示:上午的体育课上,在大操场,我们的体育老师领我们玩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老鹰捉小鸡”。老师先讲明游戏的规则,然后就开始了。老师当鸡妈妈,她的身后有一大串“小鸡”,后面的每个“小鸡”都用双手紧紧抓住前面“小鸡”的衣服或裤带。开始,我们部分女生做“小鸡”,  相似文献   

3.
“内容”在我们的网络社区生活里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毕竟我们不是名人巨星,没有太多人会持续关心我们的一举一动,因此除了实时动态之外,我们所接触到的好“内容’,就成为经营社交“以资谈助”的“社交资本”之一。  相似文献   

4.
翟暾 《华夏少年》2007,(5):73-75
各位旅客,上次旅游我们“游览观光”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满分作文的“景点”,今天我们开始第二程“参观游览”。  相似文献   

5.
“快坐!快坐!”我们进屋后,老人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你们大老远过来,先喝点水吧!”不等我们答话,老人已经手脚麻利地把饮品摆到了我们座前的茶几上。“热吧,我把电风扇给你们挪过来吹一吹。”老人自顾自地忙乎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秀”的时代,我们所有的行为、所有的精神指认都明显地被刻上了“作秀”的痕迹。我们在“秀”中认识着这个世界,在“秀”中越来越迷失了自己。我们渐渐地不知道我们所做的哪一个是出于良心或道德的自觉,更不清楚我们的行为最终将会获得什么。 “秀”来自于英语的 “SHOW’’,原意有“展示”的意思。中国历来是尊崇儒家的中庸之道的,任何张扬和外现都有违传统道德,因此,任何 “作秀”在我们听来都有“作假”的意思。《新周刊》在1999年的最后一期做了当年的盘点,其中的“八大秀”在我看来大多数都是闹剧。也正是在…  相似文献   

7.
凯乐 《老人天地》2013,(2):44-44
人到老年,理财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晚年生活的质量。我现在已经退居二线,每月的工资3600元,加上老伴的工资,我俩每月工资收入有6000元左右。每月家庭各项支出在3000元左右,我俩实际上每月仅有3000元的“余头”。如何利用这3000元的“余头”来“谋划”我们的晚年生活?我们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建立了三个家庭经济“碉堡”,以此来“把守”我们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8.
马艳 《当代老年》2010,(12):33-33
“叮铃铃……”姐姐的手机响,片刻,“叮铃铃……”我的手机响起,“叮铃铃……”妹妹的手机随之再响,我们三姐妹相视一笑,这是一个让我们心安的游戏。一部“孝心”老年手机,在母亲按下SOS键之后,接连向我们三姐妹发出了求助信号。  相似文献   

9.
人到老年,最关心、最看重的恐怕是兜里的“养老钱”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如何科学地支配自己的“养老钱”呢?几年来,我按照晚辈的教法,对自己的“养老钱”进行了“科学统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和老伴儿都是退休干部,每月的退休金加在一起有5000多元,而且,我们名下还有多年积攒下来的“养老钱”。我和老伴儿共有四个孩子,现在都已成家另过,他们的经济收入还可以,都不需要我们老两口的“支援”;相反,倒是他们每月还“定量”来“支援”我们。  相似文献   

10.
林颖 《老年世界》2008,(23):23-24
接受父母变老的现实 面对父母的衰老,我们通常不情愿接受这个现实,不希望那个曾经依靠的对象变成了需要依靠我们的人。但是,当父母的衰老来临时,我们和他们的角色正在不知不觉中转换。“老了就变得跟小孩一样了”。我们变成了爸妈的“爸妈”,他们变成了我们的“老小孩”。特别是当父母年老力衰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过度介入老人的生活,接管了老人的决定权。这时,尤其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相似文献   

11.
“安抵深圳。六年前的炎热夏天,一群苦逼的人坐了25个小时硬座,大概也在这时候下车,前往同一个地方。”一一某北斗同学微博我想说北斗带给我们珍贵的回忆,带给我们可以@彼此的友谊,带给我们能够一起“苦逼”的团队,带给我们“前往同一个地方”的目标,这些都来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社工。  相似文献   

12.
国人大都在接受这样的教育:一进校门,老师就教育我们好好学习,树雄心,立大志,长大了去当“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做祖国的栋梁之材。一句话,就是鼓动我们去做伟人、精英。  相似文献   

13.
“我们小时候,买不起玩具,只能在弄堂里打陀螺、捣菱角、滚铁箍、踢毽子,这些玩具还是自己动手做的。”“那时候我们还玩过盯橄榄核,翻香烟牌子。”“没有什么可玩时,就在弄堂里掼摔跤,也觉得蛮开心。”这是我们几个已经进入“奔五”、“奔六”年龄的朋友在一次聚会时,不知不觉地将话题扯到了儿时的弄堂生活,大家谈得很兴奋,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是啊,这些古老而简朴的游戏伴随我们度过了平淡而欢乐的少儿时代,四十多年了,弄堂游戏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尚新军 《职业》2014,(6):24-25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我们推出了“移动互联网”“移动学习”这些新概念。本文就移动学习会为我们的学习带来哪些新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又该如何紧跟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计伟 《金色年华》2011,(12):42-42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一言以蔽之”,这里的“言”是“话”的意思;但我们也说“五言诗”、“七言诗”,这里的“言”又指单音节的汉字。如果我们混搭一下,把“言为心声”中的“言”理解为单音节汉字的话,那么你会找哪一个字来代表自己的心情和对现实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16.
社会是由各种“游戏”所组成,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游戏”之中。这里所谓的“游戏”即“博弈”。社会设计了很多“帽子”,这些“帽子”是为我们准备的,那便是我们常说的“头衔”。例如,官场有各种“长”——部长、局长、处长、科长,学位有各种“士”——学士、硕士、博士,工程界有各种“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这些“帽子”是有光环的。还有许多谁也不愿意戴的“另类帽子”,如“贪污犯”、“贼”,改革开放前的“地富反坏右”分子等。古代,囚犯的脸上曾被烙上特殊的标记,当今的这些另类“帽子”是现代社会为另类人准备的标记,戴上这些另类“帽子”的人的身份也比正常的人要低,获取资源的量不如正常人,更不能与戴着光环“帽子”的人相比。  相似文献   

17.
天然胜景石林游熊梅初在春城昆明,我们忙里偷闲,游览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步入石林,登高远望,只见奇石林立,瀑布壮丽,湖泊伸向天际。我们一行,钻石洞,爬石崖,过石沟,游览“阿诗玛”、“观音出水”、“莲花峰”、“古战场”等景观,领略“梁祝相送”...  相似文献   

18.
张前 《当代老年》2010,(1):41-4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对做梦、眼皮跳等自然现象变得敏感起来。母亲老了,有点“奇思怪想”也很正常,我们从没跟母亲计较过这些。相反,有时,我们还会偶而从母亲那里寻求点“征兆”。当然,对母亲的“先知先觉”,我们总是一笑了之,从没放在心上过。  相似文献   

19.
“不读书”的小布什 小布什做总统那段时间,外边的舆论,不是说他做错了事,就是说他说错了话。至今我还记得他把“今生”说成“来生”,把7岁男孩说成6岁,甚至说出“他们想出新办法去伤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也是”这样的笑话。  相似文献   

20.
非常声音     
“出了这样一起特大食品卫生事件,做父母的痛心,我们也很痛心。虽然老百姓很理解。但是作为政府,我们感到很内疚。”“我们要对人民负责,就必须如实地把情况都向老百姓公开。” ——9月21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京看望“奶粉事件”中的患病儿童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