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国家区域政策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即19r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并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和对贫困地区支持的力度.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增长加快,各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地区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区域经济仍然呈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地区间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从长远发展看,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强化对关键问题区域的援助政策,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人口和产业活动分布的适度空间均衡.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加强对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必要。其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则带有较明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于1989年发生地缘政治改变后,其社会和经济都受到诸多正负面影响。其中最令人忧虑的是,在过去20多年中,经济政策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一直无法达到永续及平衡地发展,也无法处理经济发展不足所衍伸出来的各种问题,希望能找出区域政策在促进地方和区域经济平衡以及发展收敛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政策在引导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当前,有些地方政府在运用产业扶持政策时,其效果并不明显。文章试从产业扶持政策的涵义、内容出发来探寻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扶持政策运用的具体情况,对其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与区域经济协同情况及其空间分异因素。结果表明,2018—2021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耦合协调度呈现增长趋势,但水平仍较低,且地区差异显著,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人口数量、收入分权度、医疗救助支出是影响两系统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基本医疗保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要实行三大对接,文章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对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区域倾斜与产业倾斜对接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从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再到宽严相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转型过程中刑事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来说,主要是基本刑事政策的调整。根据社会转型的主要趋势,社会转型后期的基本刑事政策应当着重体现:高度关注人权保障、"轻轻重重"两极化、强调犯罪预防。  相似文献   

8.
区域政策与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政策与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李航星关键词:区域政策中国西部经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现有区域政策还不适应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纵向发展层次上,政策的制定主要集中在国家宏观的、具有战略性和指导性方面的区域政策,缺少地区级的、内容具体和针对性强的中观层...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的特色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区域经济的特色主要通过区域产业结构的特色和区域产业布局的特色表现出来。区域经济的特色是由区际差异、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区域利益所决定的。要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必须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实际出发,解决产业集中变低、区域分割和行业封锁等问题,走有特色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加快江苏沿海开发与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下,对徐州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徐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成就、问题及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基本规模已经形成 ,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就显著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正在发挥作用 ,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 ,产业结构趋于同化 ,区域之间存在着封锁与市场分割现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政府干预 ,科技创新 ,发挥本地优势 ,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2.
论宏观调控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力度,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在辨析区域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定位与区域经济调控法的关系,就我国宏观调控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调整所涉及的合理确定宏观调控法与区域经济调控法的界限,合理确认区域经济协调中宏观调控与区域调控的职责范围,将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纳入宏观调控法的范畴,以及确认与规范区域经济调控中的地方利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逯进  陈阳 《东方论坛》2012,(3):115-121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为导向,以经济建设为目标,我国开始有步骤地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格局得以日益优化,区域发展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演进。未来在持续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协调区域发展规划,并借鉴既有的"区域突破"模式,强化增长极建设,进而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里,中国的人均收入增加了近十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数据显示,中国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差距非常突出,且三大地带内部各自的发展呈相对收敛态势,这更加剧了东部与中、西部间的区域差异。即使是东部沿海地区,其区域内局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且有反复及上升的趋势。解决发展中的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历来有福利改善和经济发展两种途径,就中国而言,中央政府应承担更多的社会福利保障义务,地方政府应更多地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浙江、江苏一带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要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发展民营经济是有效举措,同时应完善区域市场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和控制区域差距及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战后英国的对华政策经过了一个调整的过程 ,大体经过了初期的探索和准备 ,中期的观望和等待 ,后期的根本性调整三个阶段。正是通过不断调整 ,英国最终确定了对华采取承认态度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主要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虽然我国没有像经济政策一样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但是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和高等教育政策随之而进行的调整变化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发展政策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韩国区域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从经济起步时就实行区域发展不平衡战略和赶超型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主轴 ,建立强有力的政策调节机制 ,使韩国很快走上了富国强民之路 ;这种模式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韩国政府作不断地变化和调整。本文通过对韩国区域和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透视 ,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熵权法定量测算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西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并通过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全国各区域各省份绿色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绿色经济发展的总体区域差异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但其发展仍然存在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呈现东部⁃西部⁃中部阶梯分布的特征;中国绿色经济总体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核密度估计曲线存在多峰现象,绿色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存在较为明显的多极化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南北两大区域的双重划分视角,在用熵值法测算全国总体及各大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应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探讨区域的差异来源及分布动态,进一步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区域数字经济的收敛特征。研究发现:2012-2020年,全国总体及各大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增长势态,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异常突出,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且各区域的核密度曲线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与极化特征。同时变异系数表明全国总体及南方和北方区域存在明显的σ收敛。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后,全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南方区域存在显著绝对β收敛;纳入区域因素后,各大区域均存在条件β收敛,但收敛速度均不同步。文章通过对我国数字经济的空间分异与收敛特征的概括性总结,为决策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