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关于国家结构制度的思想在十月革命前后有所变化。他根据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局势和俄国的民族特点,用联邦制主张代替了原来的单一制主张,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他的有关思想的特征是:将联邦制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最终由民族联邦制发展为民主集中制。列宁联邦制思想及其特点对我们处理民族问题和国家结构制度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多民族国家以何种形式构建国家体制有着详细的分析。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国家建构形式问题上最终是选择了联邦制形式,但十月革命前列宁对国家建构形式的思考是坚持民族自决,主张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大国。而十月革命后,列宁根据国内外的严峻形势改变了建立集中制国家的思想,接受了联邦制形式。  相似文献   

3.
20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兴起,西方学界不少学人倡议以多民族联邦制来包容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和自治要求。这种制度主张不仅在理论界应者众多,而且深刻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政治进程。金里卡的多元文化主义构成了对多民族联邦制最为系统和深刻的政治哲学辩护,但他的理论奠基于本质主义的错误文化观。此外,从多民族联邦制所内含的制度逻辑来看,它并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统一,一些多民族联邦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构想,主要是基于实现国家统一和处理好国内民族问题这两个方面考虑的。从联邦制到单一制的演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内在的历史逻辑。从“二大”到土地革命时期,联邦制构想逐步丰富和发展,民族自决成为联邦制的核心内容,联邦制则是民族自决的必要依托。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认同得以明确,联邦制构想明显弱化,提出了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的主张。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在内蒙古的成功实践,中共逐步放弃了民族自决的主张,而强调民族自治权,最终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民主集中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美国联邦党人的共和制和联邦制思想过去一直受到重视,但他们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的主张却常被忽视。实际上,他们所面对的政治问题与自文艺复兴以来多数西方思想家不同,他们要在一个缺乏有效政治权威的地方创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所以,联邦党人一方面主张共和制和联邦制思想,另一方面则主张强国家理论。本文试图运用文本分析与情境分析两种方法,结合20世纪的国家理论,来解读联邦党人强国家理论的历史情境、思想观点与政治影响。实际上,联邦党人的强国家理论及其政治实践促成了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并为美国后来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在对待民族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局限,在具体处理民族问题时失误颇多.他头脑中大俄罗斯思想根深蒂固,对各民族不能一视同仁;在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的联合方式上主张实行高度集权的单一制,反对联邦制,最终使联邦制变形;把阶级矛盾的理论应用于处理民族问题,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民族问题盲目乐观,忽视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为以后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7.
论联邦制国家的特征与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一制和联邦制是现代国家国家结构的两大基本形式。对国家结构形式的研究既是宪法学上的一个问题,也是政治学尤其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联邦制的渊源和与联邦制的产生可能相关的因素入手,对世界上存在过的,主要是现在仍然存在的联邦制国家进行了特征上和类型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以及毛泽东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是中国共产党民族问题的纲领从主张民族自决、联邦制到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辛亥革命之后,为建设真正的民主国家,提出了实施民治的治国方略,指出实施民治是天赋人权的要求;是消除内乱,共御外侮的要求;是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的要求。并拟订了实施民治的方案,主张用联邦制把民众组织起来,制定完善的宪法和法律,明确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其思想主张虽缺乏可行性,但以民为本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始终坚持“民族独立与民族自决的历史权利”,列宁在建立苏联的实践中采用了“联邦制”,中国共产党早期主张采用联邦制作为基本的民族政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形成了民族自治和地方自治的结合模式———民族区域自治,摒弃了联邦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决,从理论创新到实践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11.
联邦制是现代国家结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大国往往国内利益分化问题更严重,所以大国采用联邦制的比率更高,政治效果也更明显.美利坚联邦既是联邦制的典型,也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美国的联邦制经历了由"二元联邦主义"、"合作联邦主义"到"新联邦主义"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始终坚持"民族独立与民族自决的历史权利",列宁在建立苏联的实践中采用了"联邦制",中国共产党早期主张采用联邦制作为基本的民族政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形成了民族自治和地方自治的结合模式--民族区域自治,摒弃了联邦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决,从理论创新到实践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13.
从联邦化的双向进路与两面运作看西方联邦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邦制的恰当定位是介于完全分离的自治体与高度集权的单一制之间。从这一理论定位出发,该文不仅描述了联邦化的双向进路--由完全分离的自治体走向联邦制和从高度集权的单一制转型为联邦制,而且分析了联邦化的两面运作--国家的一体化与区域的自治化,并由此揭示联邦制的实质乃是在全国性政府与区域性政府之间通过立宪进行权力分配以实现国家的统一治理与区域的多元自治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联邦制和单一制是现代国家国家结构的两大基本形式。清末民初,伴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来,联邦制思潮传入中国,不仅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而且也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运动和政治发展,由于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急剧变化的政治风云,以及较为复杂的阶级关系的影响,联邦制思潮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局限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各国宪法对国家结构的表述不同的原因是各国宪政发展的历史不同,以及法律文化、意识形态及其他因素有别。联邦制国家宪法往往以直接冠名、前言或首篇列出联邦成员名录来表述国家结构;单一制国家宪法则无直接冠名,也很少在宪法全文中用“单一制”这样明显的文字直接表述国家结构形式。无论是联邦制国家宪法还是单一制国家宪法,对国家结构表述的核心内容都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划分。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与苏联的联邦制问题在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问题上,至今还经常听到一种意见:我国为什么要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列宁、斯大林为什么最后又赞同采用了联邦制?我们为什么不能实行联邦制?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全面正确地认识联邦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坚持按照每一个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来解决自己国家的民族问题。各个国家的民族成分、分布情况和发展速度各不相同,如果不估计到一个国家的所有这些一般历史条件和具体国家条件,就根本无法考察这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民族纲领。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同苏联十月革命时期解决国内民族问题,都根  相似文献   

17.
张东荪的联邦制思想是从中国的现实政治出发的一种思路,他希望通过在地方建立联邦,在中央建立内阁这样的框架,转变中国从单一制国家为联邦制国家。张东荪的联邦观是与他的宪政法治思想与调和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联邦制能够实现自治与分权,一方面能使国家政治气息常新,另一方面则能防止国家公权侵害人民权力,妨害人民自由。但随着国内政局持续恶化,发现理想不能实现后,张东荪就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联邦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8.
美国、英国、法国分别作为分权联邦制、分权单一制、集权单一制的典型国家与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有着相同的特性 ,即具有历史承继性、载体规范性、内容多样性、发展动态性。中国与上述三国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历史承继中有超越 ,内容的兼容性更强 ,更强调国家利益至上、中央权力优先的政治理念 ,实际运作中行政体制和制度外政党体制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联邦制国家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也可称作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其中,前者指整个联邦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其它各种资源均质地或大体均质地分布于各个成员单位之间,后者指的是联邦内部的各个成员单位之间在政治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各种资源的拥有量等方面存在的数量差异,甚至是质的差异。均衡性与非均衡性对于联邦制国家的内部运行及其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一点上,经济全球化严重损害了联邦制国家原有协调非均衡性发展的宪政安排。  相似文献   

20.
美国、英国、法国分别作为分权联邦制、分权单一制、集权单一制的典型国家与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有着相同的特性,即具有历史承继性、内容多样性、发展动态性。中国与上述三国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承继中有超越,内容的兼容性更强,更强调国家利益至上、中央权力优先的政治理念,实际运作中行政体制和制度外政党体制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