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使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换,成立政策性银行,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本文仅就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银行过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些探讨。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面临的难点专业银行能否顺利向国有产业银行转换,取决于专业银行自身的内部素质和塑造这种机制的外部环境。其难点主要有:1.产权关系不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步履维艰。目前,我国专业银行是主体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产权关系模糊,法人资格缺位、资产责权不明、所有者与经营…  相似文献   

2.
稽核工作有其独特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它既要在深化改革中完善其监控运行机制,做到开拓进取;又要在改革中不断提高干部素质,以确保稽核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稽核工作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 1、深化金融稽核体制改革,完善监控机制。改变目前人民银行,专业银行稽核条块分割现状,撤消专业银行稽核机构,  相似文献   

3.
浅谈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换张玉峰,钮咏歌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市场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的,银行离不开市场,市场也离不开银行。市场机制包含着金融机制,银行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般企业按市场经济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理论及逻辑角度,对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过程,及转化过程中的矛盾作一分析.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的理论依据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必须首先转换政府职能,这表现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调整.根据我国经济、金融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这一关系的调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把专业银行改造为商业银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需要,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银行企业化、宏观经济调控间接化及市场国际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而,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必然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综合经营,功能齐备,应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模式。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创造转化的各种宏观经济环境,银行自身也要积极进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把国有专业银行转化为现代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新举措。实现这一改革目标任务艰巨,既要从专业银行内部入手,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又要从外部创造适宜于专业银行转变的经济环境。本文将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政府职能转换三个方面,探讨专业银行商业化外部条件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专业银行构建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正确选择。那么,如何落实经营机制呢?一部分学者认为“实行股份制,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而我们认为:股份制并不能解决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难点及标准赵锋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经过17年的改革,经济运行机制已转换到了什么程度?尤其是在1994年,我国进行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社会保障,以及流通体制等...  相似文献   

9.
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提出,各专业银行就此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如在信贷资金管理、财务核算、利润分配等方面都制定了一些办法,对推动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调动各给行经营积极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办法和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触动现行专业银行僵化的经营模式,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的“大锅饭”经营状况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一、国家金融宏观控制应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换,由用行政手段调控向用经济手段调控转换。中央银行要尽可能减少指令性计划,使专业银行有一个自主经营的宽松环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要尽快制订和颁布实施《银行法》,以法治行,这既能保护专业银行合法经营权益不受侵犯、抵制行政干预,同时又能制约专业银行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它既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微观经济组织(包括个人)的内在动力,又要求端正和优化他们的行为,即在国民经济“肌体”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缺一不可。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下专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框架。与此相适应,各专业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必须向国家上交一定的利润,同时也应具有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权力,进而形成一种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下约束与激励并存的专业银行经营发展机制。但是,由于下列矛盾的存在,这种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求专业银行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两权分离不到位的矛盾。目前我国的专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一样,处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部分分离状态:(1)国家行使全部所有权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把专业银行改组为商业银行是关键所在。根据商业银行的原则要求,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应从明确经营目标、转变经营方式和调整组织机构三个方面入手。这一改革需要外部各方面改革的配套与协调,反过来又会促进其他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专业银行信贷资金营运中的问题胡志敏,万晓霞,潘学锋近几年来,专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金调控不力,自1993年中央整顿金融秩序,严禁违章拆借资金以来,专业银行特别是县支行的资金往来必须通过系统内上级行,不准擅自直...  相似文献   

14.
略论如何提高工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张约翰随着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专业银行必须向商业银行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已摆在各级专业银行工作的首位。然而,工商银行也面临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经营效益下降这一严峻的现实,它将严重地影响着工商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已成为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湖确指出:“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国有专业银行要尽快转为国有商业银行,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按照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现行国有专业银行必须实现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资产多元化、业务国际化,并切实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国有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但…  相似文献   

16.
企业改革一方面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构造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企业制度。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经营机制的转换而忽视了企业制度的创新,造成国有企业活力不足,难以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的客观状况要求我们必须把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企业制度创新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问题,实际上早在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提出。十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放权让利、二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阶段,其外部…  相似文献   

17.
建设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对策周兰英,余秋林各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建设银行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使信贷资产在营运中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实现自我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专业银行从业人员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心态胥学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领域空前繁荣,金融机构内部的改革也进一步加大,但是由于法律机制滞后于改革的步伐,金融系统存在的漏洞势必受到一些犯罪分子的侵袭,从我省专业银行的现状来看,从业人员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9.
政府职能转换不但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而且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也是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但是,政府职能转换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何以至此呢?我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转换政府职能,涉及到传统观念的转变、权利结构的调整和行政人员的裁减,这是来自政府内部的障碍;另一个是来自政府外部的障碍,政府职能转换必然要求有必备的社会保障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和法律监督机制与之相配套,不然就会造成政府管理的“真空”,而目前,恰恰我国这些机制还很不健全、很不成熟,以致我们虽在职能转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不尽人意。要使政府职能真正得到转换,就必须克服内外障碍,建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塑造出来的专业银行资产负债单一化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严重阻碍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迈进的步伐。$$ 首先,专业银行单一化负债结构的基础已受到极大冲击,稳定性不强,储蓄存款作为主要负债之一,由于各种“地方债”、“企业债”以及“农转非户口商品化”纷纷兴起,此起彼落,存款挤兑经常发生,银行也往往束手无策。如果遇上物价向上波动,那更是雪上加霜。即使提高利率,加上保值,短时间内也无济于事。企业存款是专业银行另一主要负债基础。传统的组织手段是靠行政命令(为现金管理、专用基金监督等)来实现。随着企业经济机制的转换,企业支出现金纷纷冲出“笼子”,体外循环习以为常,保持稳定的企业存款这一负债基础已不存在。然而,在专业银行单一化资产方面,由于诸多因素限制而表现为强大的刚性占用,从而形成鲜明的专业银行资产负债双方不相适应的矛盾。其次,在目前贷款规模限额管理的体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