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清 《社科纵横》2008,23(6):120-122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古代君主治理天下和士大夫为官之道的基本意识,更是道德遗产的重要方面.民本思想有其积极进步的因素,但与今天的民主观相比仍有着质的区别,对其内涵要素合理的发掘则是我们目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3.
古代的民本思想传统始终是毛泽东政治哲学一个重要的文化精神背景,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的政治理念的形成影响深远。本文探索的是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民本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4.
对气候环境看法的不同,直接源自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与系统科学为基础的科学、系统与整体意义上的现代气候观可以使人类从当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全球性气候与生态困境中走出来。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对自然资源“有来无回”的利用方式。因此,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必须以系统思维方式下的系统化的社会价值意识逐步取代传统、片面、狭隘、自私的社会价值意识,从而指导、支配系统化的科技创新、发明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民本思想"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华 《浙江学刊》2006,(2):222-224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线索的探究,追索当代民本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及其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扬和实行新民本思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锴 《浙江学刊》2006,(3):165-168
本文对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规律性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为从中国古代廉政概念的涵义中引申其内在要求;从中国古代廉政举措的本质出发阐述其表现形式;从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总体特征探索其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陈爱中 《学术交流》2020,(7):166-172+192
实证思维是西方现代语言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现代白话得以生成的重要思维资源。经过晚清以来物质器物的输入之后,逐步接受西方思维影响的汉语文化,在一批深受西方现代文明影响的留学生的主动输入下,现代实证思维在五四时期成为现代白话取代传统文言的主要内动力,并重新厘定了传统汉语演变为现代白话的语词规则、能指与所指关系,一种新的语言系统得以建构,并改变了汉语文学从价值观念到文体形式的存在方式。在内容上和语词逻辑上的"求真"和强调时间性的叙事性元素成为汉语新文学主要的文学观念和文体组成方式。  相似文献   

8.
先秦民本思想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夏商西周依附于天命论的阶段和春秋以来儒家的理性思考阶段。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对民本思想所做的革新性发展,从民众本身所具有的力量论述了民众对于国家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富足和军队的强大的决定性影响,从而赋予民本以理性化思考,并使之从一种近于宗教信仰的政治信条丰富为具体的惠民措施,使民本思想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失语"并不是在某个时间段突然完成的,中国文论的西方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渐进过程中,中国的"文言一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颠覆一种旧有的不合现代性要求的文学形式(古代文言文),建立一种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文学形式(现代白话文),从而创立一个全新的"认识范型和语言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中国文论的西方化,而中国文论则逐渐"失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合理的内核,在长期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独具内涵的民本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执政的出发点归宿,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赵天成 《求是学刊》2004,31(3):37-42
德国古典哲学是由近代认识论思维范式向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转换的过渡和中介。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从人学指向的出发点、辩证方法、理论面向实际的合理内容等诸方面都生动体现了这一哲学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逻辑关联。在这方面,黑格尔的独特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史学通过对历史研究的对象、特点、方法与目的的多重思考,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特征,一是"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旨在探讨天人关系,将天道与人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体现出天人一体的特点;二是"通古今之变"的通变思维,旨在探讨古今关系,在贯通古今的过程中审视历史的盛衰之变;三是"成一家之言"的创新思维,力求史学认识要见解独到,史书编纂能发凡起例;四是"以史为鉴"的鉴戒思维,强调本着强烈的历史忧患意识,通过书写历史的兴亡成败,以为现实政治作出借鉴;五是"求真"与"求道"的二重思维,要求既要追求史实之真以反映历史本来面目,又要追求道义之真以维护社会与政治伦理,而史实之真必须服从于道义之真。对中国古代史学思维特征的具体阐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史学思想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3.
彭亚非 《阅江学刊》2012,4(4):126-136
中国的哲思智慧认为,人对意识到能达到的一切对象,并非都能以思维的方式予以把握,因此也不可能以思维的言说方式完全呈现为意识共享的对象。中国哲思智慧的终极追问最终指向的对象是"无",其形上把握的本体性内涵则被归结为"意",其把握的心智方式则是会悟性的意知思维。而中国传统诗学的关注重心,与中国哲思智慧的这一终极追问意识是相通的、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陆机与庾信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前半生都生活在江南的吴地,后来都由南入北.庾信在北地生活了28年,最后客死他乡;陆机在北地生活了14年,最后被杀.入北经历的相似性,使庾信对陆机总是念念不忘,在其作品中有11次提到这位身世经历相似的前贤,而且二人的创作也有许多相通之处,都在表达着对空间位移的不满和羁旅他乡的悲凉.从抒情方式来说,陆机言情较为繁复,铺陈过多,但工涂泽;庾信则言情必尽,羁旅感受强烈,创作唯以悲哀为主.  相似文献   

15.
孙琪  王媛媛 《探求》2007,(1):70-72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中国文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处理好继承中国古代文论和借鉴西方文论的关系,从而改变现代文论的“失语”现状,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本文从精神和知识论两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完成“现代转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杨春风 《今日辽宁》2014,(10):38-43
<正>辽河有多少岁了?从踏出"辽河行"的第一步起,这个问号就萦绕在心头,待此行结束,它依然还在。埃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著作《尼罗河传》里,将尼罗河喻为"土地之父",辽宁人则素喜以"母亲河"来比拟辽河。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将河流视作一个生命实体。那么辽河的年龄果真是个可推测的数字吗?或许它的经历能多少给人一点启示。辽河源头福德店东、西辽河汇流之处,称"福德店"。"福德"显然是个好名字,据说令大陆人备感亲熟的土地老,在台湾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偏重于实践,主要包括:北守南融、以藩为屏、以夷制夷、合纵连横、屯垦戍边、富国强兵等。中国古代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服事观”确立了中国古代地缘政治层次的治理模式,其对维系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大一统”格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中国中心”的地缘观逐渐演变成一种狭隘的世界认知模式;重陆轻海的地缘观导致海权观念淡薄、海洋权益丧失。当代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理论应在继承古代传统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再造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刘桂芳  谭宏姣 《学术交流》2005,(12):174-176
语体是值得重视的言语现象,语体是稳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语体变异是交际者为适应特别语用需要而采取的表达技巧,现代汉语语体变异区别为局部语体成分变异和全局语体移位两种。语体变异的重要依据是话语角色的定位,话语角色决定语体格式及其变异。另外,语体的形成还受到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文佛典对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婆罗门教在中国的影响不及佛教的影响大。但中国古代汉文佛典中有着大量对于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这些文献材料中保存了不少印度本国没有保存下来的内容,它们对完整准确地理解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主要差别或不同特点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古代文体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中国古代各类文体的生成、发展和演变,是贯穿文学史教学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中国古代文体名称进行追本溯源,可以揭示文体生成阶段的基本属性.对于相类似的文体,必须找出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异.对相类似的文体加以细微的区分,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文体名称最大限度地进行历史还原,找出它的原始本义、引伸义以及与文体名称之间的关系.文体分类是相对的,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但是各类文体的划分又是必要的,不能把各种类别的文体相混淆.各类文体的划分,要准确地把握文体的特征.文体的历史发展,其覆盖面有宽窄的变化,历史和逻辑有时相一致,有时又疏离错位.文体的生成具有多源性,要跨越文体的界限进行探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