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秘密结给社会与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几千年来封建历史的影响,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的嬗变,是民间秘密结社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社会思想根源;弱势群体的产生,伪气功热与西方反华势力的扶持是培植民间秘密组织发展的土壤;确立科学的理性精神,反对封建迷信、伪科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消除民间秘密结社与邪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稳定与发展是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青少年吸毒、宗派纠纷械斗、邪教蔓延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三个突出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上述三个问题的现状、成因、解决方法和对策。为正确认识目前农村社会治安的主要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其稳定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邪教已成为了社会的一大公害,它具有反社会、反政府、反科学、反人类的邪恶本质,严重的危害了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今天的中国,邪教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一些地区活动频繁。文章主要从其存在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关于铲除邪教的几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做好青少年和邪教信徒的教育工作;加强法制宣传与打击力度;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邪教国际化是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反映。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也可能邪教泛滥。同邪教做斗争将是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邪教与宗教相伴而生,彼此影响,并行发展。宗教性成为中西方所有邪教的一个突出特性。邪教是具有宗教异端性和社会危害性的社会现象。宗教性是邪教之所以称“教”的基础,而社会危害性则是邪教之所以称“邪”的关键。缺少了宗教性,邪教概念则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6.
不法性就是指事物在静态和动态上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属性。邪教非宗教,其在信仰对象、组织性质和社会功能等方面与正规合法宗教有明显区别,邪教会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具有不法性。法律是一种有效的规制邪教的工具。一些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反邪教法,并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以加强司法打击邪教的力度和措施,这对于我国当前对邪教的规制具有借鉴意义。制定专门的反邪教法律、改革宗教管理制度、完善宗教政策和开展国际合作是我国当前规制邪教不法性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宗教文化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文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发挥心理调节和群体整合功能而成为维持社会稳定的力量。宗教的核心是克制欲望而达到善的彼岸并奉行信仰至上的原则,宗教信仰的排他性往往会成为导致社会动荡的渊薮。“邪教”更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从促进个人流动到促进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化和选择性的双重功能。高等教育调节与制约着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为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高等教育,个人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形成新的社会分层。在当代社会,中间阶层的形成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通过它的筛选机制,使社会成员的分层合理化,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从促进个人流动到促进社会发展探讨了高等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社会运行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社会运行有它自身运行的辩证法,它是社会运行曲折性与前进性、平衡与不平衡的对立统一体。社会中不同的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由此促成社会运行在不稳定、亚稳定和稳定中发展。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亚稳定状态是社会运行的常态,社会运行超稳定态是一种非正常状态。动态的社会稳定观与唯物辩证法是一致的。将社会稳定看作是静态的没有矛盾冲突的绝对稳定,是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邪教的再度出现既有其国际背景,也有其国内背景。就国内背景而言,既有其历史根源,也有其社会根源,还有其文化根源。打击邪教,驱除公害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我国,反邪教斗争既是争夺群众、争夺阵地的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被赋予的重大历史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明确自身的重大职责,增强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破除邪教的歪理邪说,担负起反邪教斗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