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作为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提出了这样的假设:人们理解话语就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以获取语境效果。作者运用这一理论尝试探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习者语言理解的过程。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中听力理解部分全真试题为语料,说明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的阐释力。认为听力教学中可以运用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培养学生在语境假设中寻找推理依据以获取语境效果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理解交际话语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以相关为前提对认知语境要素不断进行选择而获得理解的动态过程.交际双方认知心理状态的趋同是交际顺利进行的保障,即发话者对对方认知语境的假设与理解的期待与受话人的真实认知语境与理解完全或部分吻合.语境假设的不一致往往会引起交际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语境是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所作的推理过程.情态动词在话语中的出现成为语境假设转换的一个指示语,将现时语境假设的提取范围由事实过程转为非事实过程.话语双方以这种离开事实一定距离的关系作为话语的基础,在关联理论的制约下,提取语言意义,结合常规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建立起新一轮的语境假设,形成新的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对社交语用失误的解读必须考虑交际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认知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若认知心理状态不同的交际者对彼此制约交际的社交文化规约的心理可及程度较低,加上交际的瞬时性和省力原则的作用,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选择的判断可能与听话人的真实认知语境假设选择不符,使得听话人推理出的说话人交际意图和说话人真实的交际意图不一致,从而导致社交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中的认知环境、语境假设与最佳关联等内容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多个环节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的应用有助于捕捉听力中的相关因素,有效地调动认知环境,创造关联性语境,达到准确理解所听内容的目的。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还会使其实际言语交际能力有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语言教学离不开语境。将语境融入语言教学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语境假设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为研究以"well"为代表的话语标记语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框架和语用参照,从说话人和听话人认知关联和认知效果出发,说话人的认知环境通过"well"与现时语境相互作用,生成三种分类:"Well"加强现时语境假设、与现时语境假设产生矛盾、与现时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语境隐含。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语在语篇中的定位奠定了理论依据,也为理解其语用功能提供了可操作的推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旨在说明以下问题: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的概念隐喻了解不多,隐喻能力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两个民族的隐喻概念系统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语境对心理空间的构建和整个整合网络的运行起到限制作用,语境限制了跨域映射和选择性投射的可能性;提出外语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模式假设;最后,对基于提高隐喻能力的认知教学法的实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理论框架,应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相互顺应,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认知语用学框架内具体阐释以往双关认知语用解读研究中所忽视的语境可及和认知效果这两个关键因素及其双关解读作用.讨论指出,语境可及度是决定释话人语境假设调用的最主要因素.双关话语的认知效果既包含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也包含非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双关话语的最佳关联期待无法在单一解读中得到满足,而必须是由关联程度不一的双重解读联合完成.  相似文献   

11.
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自主性的学习。网络能够创造一个与课堂无法比拟的认知听力环境,能够为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听力训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搭建良好的平台。有鉴于此,以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英语专业三年级两个班81位学生的教学实验对比、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发现基于网络的英语听力训练对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文章从社会符号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探析英语教学中多模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据,提出将多模态交互教学模式应用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构架。  相似文献   

13.
语用学是研究特定情境中话语意义的一门学科,而语用能力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语用教学的必要性必须建立在对大学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对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测试之上,语用能力培养途径的有效性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确认。文章分析、探索了课堂教学环境中语用能力培养的可能途径,并提出了大学英语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视觉文化的兴起对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直观视觉教学逐渐走进了大中小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引入直观视觉教学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认知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中的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文化语境的教学模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和“适时构建”文化语境进行英语教学;充分挖掘、利用目的语文化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心理建构”目的语文化语境,习得英语语言,提高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成功地进行交流。传统英语课堂仅满足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具备了某一目标语语法,并不一定具备了语境条件下恰当的语言行为能力。语际语用能力具有可教性,表现为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如何习得、发展和理解语用。课堂语际语用教学可以是提供元语用信息的显性指导,也可以是通过目标语的输入和使用的隐性指导。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语际语用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隐喻在传统上被作为诗学、修辞学的一部分内容,其研究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如今隐喻研究已经突破了修辞范畴,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隐喻理论所包含的认知意义如果被应用于语言教学中,必将为文化教学、词汇教学、篇章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带来新的生气。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臆喻能力将是改进外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的角度入手,着重论述了隐喻和认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隐喻认知功能对词汇、语篇及文化教学等方面的启示,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更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式,是人们了解世界和丰富语言的一个手段。 转喻理论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实证研究,转喻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是一种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语言运用能力。把转喻应用于词汇教学、语篇教学、文化教学等三方面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交际能力理论认为具有语言能力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而根据上下文或语言环境正确运用句子进行交际的能力至关重要。文章着重介绍了交际能力理论,并通过分析英语口语教学的三个阶段入手介绍交际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