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胡锦涛提出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为民”思想和共同建设、成果共享的民生理念,从执政为民、科学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建设民生、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形成了与时俱进又独具特色的民生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2.
当全党全国都如此关注民生问题的时候,研究并确认民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明确概念是清晰思考的第一步,对民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楚,也就说不清楚什么是民生了。而在目前情况下,大家谈了许多民生问题,却一直很少探讨民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了说起民生就问题一大堆,而研究民生的思维和思路却非常狭隘,实在是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3.
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的开播,被业界认定为是开了国内民生新闻的先河,随后的短短几年间,民生新闻在各大电视台遍地开花,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民生新闻热潮。有人说,民生新闻之所以受欢迎,不是因为叫民生新闻,而是因为它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强调经济增长、生态保护与人民幸福三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理论。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基本内涵需要在三种辩证关系中加以把握,在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核心理念,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发展要义,在经济建设与民生福祉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价值归宿。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包含中华文化的生态基因,超越西方生态思潮的局限,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重要价值。推动生态民生建设既需要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又亟须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发挥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5.
郭允涛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4):31-32,37
对民生新闻的定义、特点,电视民生新闻具有的主要功能,市级电视台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应该坚持的原则、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如何报道电视民生新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彭代国 《社区》2014,(21):45-45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将民生工程文化阵地建设覆盖到居民群众身边,通过利用辖区各种闲置围墙等,把民生工程政策法规、补助标准、实施成效等内容,采取卡通画、漫画、顺口溜等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民生工程宣传带到居民家门口,营造了良好的民生工程宣传文化氛围。目前,全区已建设民生工程“文化墙”达1076米,共计28处,在全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相似文献   

7.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并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当代,现代民生再一次具有了新的发展含义,“数字民生权益”的概念也随之出现,呈现出“数字+民生+法治”的复合型特征,并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近些年来,我国在数字民生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但是在数字民生权益保障方面仍然存在着基础性立法薄弱、政务服务供给和司法保障建设不足、无法满足民生诉求的困境。探究其原因既要认识到制度设计、治理理念等内在因素,也要考虑到科技进步、技术局限等外在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发挥法治的功能和作用,做好立法层面的顶层规划,加强执法、司法、普法等与民生息息相关领域的法治构建,将数字民生权益保障纳入法治轨道,打造普惠型数字民生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时时刻刻必须以民生为着眼点,通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人民实际福祉去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进行有力的阐述和叙事活动。从基本原理上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规定的共产主义政党的先锋队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民生为关怀的基本立场,以及形成一种理论化、历史性和制度化的民生观叙事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通过提升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果的研究拓展能力,而且要以新史学、新史料丰富民生建设方面的历史素材,用法律制度和党内法规体系去为民生观叙事与民生建设建立制度背书,去在理论、历史和法律制度方面开展对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的系统展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理论、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生态环境与民生相联系,就生态民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新境界,丰富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内涵,深化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提供了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牟岱在《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撰文指出,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要以人为本地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以民生为本位的时代,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其走向也要体现民生本位,把民生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为此,时代呼唤民生哲学的建立。以便为人民的生活实践和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指导,进而促使人民尽快实现个体自身完善,加快实现人类进入和谐社会境界的步代。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情系民生和勤政廉政的辩证关系。情系民生是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勤政廉政建设效果;勤政廉政是党执政的基本点和着力点,促进民生事业健康发展;两者相辅相存,共同作用,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既是一种意见表达和决策参与,也是一种社会交流机制。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从民生的角度来认识和发展民主,推进“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就要增强民主程序的科学化,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民主不够、民主失真的问题,同时还要提高对民主内部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民主建设失控。推进“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就是要使公民行使人权、确保多元化的利益诉求都能够在阳光下运行,使民主与民生能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有关民生类电视栏目,大多以贴近百姓生活的社会新闻与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并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可视性,培植着观众对媒体的信任亲和力,其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它从民生新闻、民生法纪到民生经济,涵盖了老百姓的大部分生活。在有关民生电视栏目持续升温的同时,冷静思考这股热潮,对于电视节目的研究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生始终是社会主义不变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民生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而要改善农村民生,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好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同时,还必须要求党和政府增强公仆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服务理念,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北京纪事》2013,(11):F0002-F0002,1
近年来,根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部署,宁夏邮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民生高于一切”,把宁夏各族人民群众当亲人,围绕宁夏民生计划,充分发挥“三流合一”的网络优势,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民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医药配送、服务“三农”、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6.
张桂珍 《金陵瞭望》2007,(23):21-23
突出关注民生话题,是党的十七大的亮点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关注民生”的重要意义?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又有那些联系?本期,我们邀请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张桂珍就这一问题作精彩解读。  相似文献   

17.
张飞鸣 《金陵瞭望》2010,(13):42-42
在全市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家庭中.深入开展以帮扶济困为主要内容的“牵手行动”,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行动。市级机关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严密组织,扎实推进,努力在“牵手行动”中走前头作表率。  相似文献   

18.
流行歌曲反映民生诉求,岁末年初,一些经典的流行歌词经过人们的些许改编后,凸显出对未来一年的民生期盼。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中国人民的民生状态相结合,解决了当时关乎广大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民生问题,凝练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核心逻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基因;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等重要思想。在新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和思考毛泽东民生思想,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贯彻习近平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设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建设的含义和功能,必须从改善民生的视角来理解。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特征要求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教训要求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中心。当前社会建设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就在于离开了改善民生这个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