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渐进改革思想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邓小平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归纳、提炼出若干渐进改革思想,并对其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以揭示邓小平渐进改革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对中国改革的独特指导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邓小平改革风险观,是久经实践检验的抵御和防范改革风险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涉险滩、攻难关也显示出强大的现实影响力。邓小平对改革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科学论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提供了精神动力;邓小平对改革风险来自领域的准确把握,为全面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提供了行动指南;邓小平对改革风险防范的方针原则的精辟概括,为全面深化改革战胜风险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着新一轮改革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功能、依据、方向、目标、方法、主体和条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勾画了全面改革蓝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新发展,对于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改革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实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的“一个标志”、赶上时代“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三个有利于”是改革的判断标准,都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观点。正是这些重要观点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深入思考和战略谋划——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思考和谋划。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熊坤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25(5):1-8
邓小平一生中以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热切地关注着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西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他关于西藏民族问题的思想主要表现在消除帝国主义在西藏民族问题上的破坏性作用,化解汉藏隔阂与矛盾,实现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做好西藏民族工作的基点;贯彻慎重稳进方针,以求安定团结,在平稳中求发展,是做好西藏民族工作的准则;前瞻未来,立足于使西藏尽快发展,让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是做好西藏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论,其内容十分丰富,操作性很强,对于政府机构的改革颇具现实意义。本文拟从政府机构改革的性质与要求、原因与目的、原则与方法等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学习邓小平这一理论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高教改革势在必行。它是关系我国高等教育以何种姿态跨入21世纪,以何种水平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大问题。正确把握和运用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强调实、强调深、强调常、强调新等特点,必定能引导和保证高教改革顺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含有关于文章及其读写的精辟理论 ,并已形成“一体两翼”的文章学体系。它是毛泽东文章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邓小平社会激励思想中最具创新意义的内容;"先富论"适应了时代转换和广大社会成员求富求强、追求社会公平的社会心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有效的社会运行激励手段;"先富论"与我国形成的贫富差距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试验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哲学基础。邓小平对试验的内容、精神、原则、方法以及标准的深刻阐释,开辟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境界;二十多年来,邓小平试验思想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天地;在迈向21世纪的伟大征程中,邓小平试验思想将指引我们攻克一切难关,走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并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这些思想和经验,对于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经济层面率先推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走的是一条增量改革的道路,有其相应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共存的现实表明,当前亟需超越既有的理论构建,深入学习体会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走出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的二分,从改革的领域、层面和过程出发,着力考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问题。提出均量改革,在理论上是对改革全新而深刻的把握,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也是在均量改革进程中实现学习型政党转型。作为一种系统的改革模式和路径,均量改革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从注重边界厘定到平衡耦合;从注重物质增益到权利赋予;从注重自上而下到上下共进。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从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出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贡献.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为我们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文化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文化功能的实现在于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重视教育,他们在教育的目标观、地位观、功能观和改革观上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些差异,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在继承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又辅之以对国情与时代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创新,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在本质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中国化.是在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德栓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1):14-18
邓小平的涉台思想内容丰富且自成体系,学术界对邓小平涉台思想仅作"一国两制"理解是片面的。从体系方面看,邓小平的涉台思想包括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台湾问题和台湾问题的解决对策。在邓小平看来,台湾问题是美国霸占和控制的结果,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统一问题,是一个主权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焦点;台湾问题比较复杂。无论从民族角度,还是从领土归属方面看,台湾应当同大陆统一。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是可行的。要解决台湾问题,必须进行思想舆论斗争;展开外交斗争;寻求政治解决途径;开展两岸经济交往合作;建立爱国统一战线,推动祖国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本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展拓深化的发展过程。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影响中国政治统治几千年,并继续发生影响。毛泽东以人民民主专政的方法基本上解决了其内在矛盾,但不够彻底。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的基础上,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实现了对民本思想的彻底超越。 相似文献
19.
李建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6):10-13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中 ,邓小平始终认为 ,既要有稳定的政局 ,也要有稳定的政策 ;既要保持国内社会的稳定 ,又要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 ,改革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 ,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压倒一切。为了快速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 ,必须以“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为指导 ,采取科学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根源上看 ,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现实要求 ,但从发生机制和演进过程来看 ,却是首先由政治驱动开始的 ,是从政治驱动到体制驱动 ,再由体制驱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是社会主义改革从政治驱动到体制驱动的一个典型例证 ,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改革的进程。深化社会主义改革要注意进行政治驱动 ,并处理好政治驱动与体制驱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