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华小说中的文革记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某种程度上记忆可以决定一个作家的写作方向,作为60年代出生的作家,余华的童年记忆--文革记忆无疑也深刻地影响着余华的创作,但是这种记忆是有选择的。他80年代的作品中,文革记忆成为其小说创作中暴力叙述主题的内因;90年代,文革记忆直接进入余华作品中,但对现实政治作了很大程度的过滤。  相似文献   

2.
《奥斯特利茨》作为一部面对创伤记忆的写作,始终寻求个体通向历史真实的方式。作品展现文字与图像单方面在创伤记忆面前追寻真实的不可能的同时,借助奥斯特利茨与叙述者间的交往模式呈现出一种新的追寻真实的可能——一种在文字与图像、直观与推论交织中不断趋向真实的追寻方式。本文将结合塞拉斯、克里普克及麦克道威尔等语义学家的相关理论,对小说中用作承载创伤记忆之工具的文字与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解决以下问题:在创伤记忆面前,为什么依旧要追寻真实,真实是否能够被追寻,又以何种方式被追寻。  相似文献   

3.
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小说《五号屠场》通过展现主人公毕利的时空旅行,再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故事中人们的麻木与淡然并不是对战争的真正遗忘,而是一种逃避战争的心理。基于创伤研究的有关理论,通过分析战争创伤的表现、创伤治疗的过程以及治疗的结果,得出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将是一场永恒的记忆,一种不可治愈的创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台湾文学中的家族书写渐趋成为热点。家族书写通过家族历史所展现的个体记忆与历史创伤亦成为阐释不同族群或某一集体记忆的方式。家族书写并非单纯的历史书写或历史建构,而是家族叙事、历史再现、个体心灵之间的交互印证。家族书写将族群创伤视为人类命运中的苦难经历,在悲悯情怀之中以个人、家族的历史体验审视"大历史"或正统历史的遗忘,寻求超越历史创伤的途径,形成超越历史本身的文学张力,提供辩证思考台湾文化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市民记忆中永远无法忘却的一页。 1982年 ,日本教科书事件后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纪念碑相继建成 ,架通了南京市民连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记忆通道。在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中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中的民族情感 ,两者相互缠绕 ,共存共生。幸存者对大屠杀的史实记忆刻骨铭心 ,而他们的情感记忆更多的则表现为宽容。南京市民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已超越了原始复仇阶段。创伤记忆理应置换为人类追求和平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2):74-80
创伤记忆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功能层面都具备了方法论的特征,它作为结构而非素材在我们见证过去、反思现实以及建构历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自传性的记忆写作,还是不同文化语境下对灾难与战争的反思,更或者是对文学、社会的梳理,创伤记忆都是不能被替代的文化遗产,研究创伤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构建善的记忆伦理和政治德性。  相似文献   

7.
贾国宝 《兰州学刊》2010,(6):179-181
文章根据"刺激—回应"的理论模式,解析张爱玲的乱世创伤的缘由,以及这一乱世创伤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具体影响与表现。认为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弥漫着郁郁苍苍的乱世之感,这种乱世之感主要来自于作家切实的战争体验所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刺激和精神创伤,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创伤记忆的展现。具体表现在:一是两种截然迥异的文学风格即沉重与闲适;二是通过对婚姻和家的渴求的热衷,刻画市民阶层的精神惶恐。  相似文献   

8.
赵宝明 《理论界》2023,(12):96-103
现代性一向是文学研究领域的热词。何为小说的现代性,答案往往复杂多变,没有绝对正确或标准的现代性,它只在作品的具体阐释中互为映现。以余华小说《古典爱情》的情节为例,可以看到古典笔法是小说继承的传统写作手段,现代性则隐藏在其背后的象征、暗喻中,小说在继承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又展现新的立场、态度,从而构建出一个熟悉又逆反的“古典爱情”语义场。通过对“古典爱情”类小说整体的线索梳理,我们将发现古典笔法和现代性在余华小说中原是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黎杨全 《学术探索》2010,(6):126-130
就余华“转型”后的生存哲学而言,与其说余华是向“父辈”的认同,不如说是向“祖辈”的回归。《祖先》以其独特的“子辈一父辈一祖辈”的三重结构表达了余华“否定欲望”的“祖先”哲学,这种哲学渗透在其“转型”后的小说中。余华对现代欲望社会的忧虑与本雅明对现代性的思考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0.
借助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可以发现祥林嫂精神世界中的一个病态怪圈:道德化的"超我"与本能化的"本我"趋同,生命自由抗争的异化成为祥林嫂精神世界中的"隐患".在围绕"再嫁"与"丧子"所遭受的系列创伤,祥林嫂的记忆呈现严重扭曲,其表征为反复回忆与日常健忘.祥林嫂之死,首先是因为她自己精神世界的崩溃造成的,同时也是鲁镇社会中所有人物无意识的合谋,鲁迅凭借其深刻的同情与深邃的批判所建构的创伤叙事,造就了《祝福》文本的经典性,使得祥林嫂形象成为民族特有的集体记忆.文化反思和底层关怀是祥林嫂这一具有创伤性质的记忆遗产所给予当代社会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抗战剧作为当下荧屏热播的主流节目类型,不独是一种简单的文化传播现象。基于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进程上重要且特殊的地位与意义,将中华民族这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表面上看是用视觉语言向观者传递一段历史原境或历史形象的过程,但是稍一深究,就会发现其中更为深刻而丰富的历史情怀。历史与记忆是一组饶有意思的关系变量。西方自20世纪70年代新文化史研究兴起后,大批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历史与记忆的关系,这一研讨的趋向突出地表现在关于民族创伤问题的讨论中,其焦点是大屠杀、世界大战、大灾难等所造成的社会或集体性的创伤记忆。无疑,抗日战争的创伤记忆具备了连接历史与记忆的桥梁价值。抗日战争虽以反法西斯同盟胜利的形式结束,却是以一个极其屈辱的民族创伤为前提的。这种屈辱,自中日甲午海战就开始埋下伏笔,一直萦绕在国人对于民族战败与屈辱的普遍反响中,铭刻在心。时至今日,依然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2.
论余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余华关懿珉余华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鲜明的个人主义的感觉而著称文坛,余华自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开始,就为自己,也为时代开辟了一片与传统世界相遇异的天地,在其中所表现出的叙述风格和思维方式仍然在余华现在的作品中显现,他时刻注视着人们的欺诈与...  相似文献   

13.
张天骄  高文宇 《学术探索》2012,(12):123-126
随着创伤文学在国内外的兴盛,创伤研究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文学理论研究方向。罗伯特.斯通与厄纳斯特.海明威分属两个不同时代的作家,在文学创作时针对不同方面的创伤各有所侧重。本文选取了他们各自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理。首先分析各人作品中主人公不同的创伤遭遇,继而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对比研究,展示以迷惘为标志的海明威式"战争创伤"到以恐惧为主导的斯通式"后战争创伤"的阶段演进过程。最后从已得出的结论中,一窥两位大家的创伤文学创作与个人的成长经历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挖掘出其心理状态和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4.
《贝拉罗莎暗道》的主题是种族创伤书写的遗忘与反思。作为一部反思小说,它描述了创伤如何被压抑的过程,讲述了种族创伤记忆的幽灵再现对匿名叙述者的精神折磨。通过描写创伤记忆的抑制和播散,这部小说辩证地思考了创伤的记忆与遗忘的关系。同时作者描述了美国犹太人信仰的一种新的趋势:上帝信仰逐渐衰落,世俗信仰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给英国带来了严重冲击,对大萧条的社会记忆也深刻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英国社会。在英国从萧条走向战争及至战后重建的历史过程中,大萧条记忆的内涵与特质也因应不同的社会形势而变化。在大萧条刚进入历史之际,失业、贫困和社会撕裂场景成为大萧条公共记忆的核心特质。经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政治话语的涤荡,大萧条记忆具有了追求团结的意识形态内涵。战后,大萧条记忆为英国各界体察社会现实提供了历史参照,其本身也超越了历史创伤,发展为英国社会上下改革与合作方面的共识。大萧条记忆内涵从集体创伤到社会共识的演变历程,反映了社会记忆与政治权力、群体认知、个体情感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其在传达特定价值意涵的同时,也从时间和结构的维度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6.
创伤经验的言说是迟子建小说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主题,可以从中透视出其小说的审美价值。迟子建小说的创伤型人格分为个体创伤、集体创伤和文化创伤;与之相对应,也形成对创伤修复的三种方式。从个体创伤与审美修复、集体创伤与共同记忆塑造、文化创伤与文化反思等三个角度对迟子建小说的创伤型人格进行阐释,全面呈现出迟子建小说创伤维度具有的深层意蕴。在创伤型人格的塑造中,迟子建对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经验感悟油然而发,也体现出迟子建小说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迟子建小说创伤型人物的塑造,秉持着“忧伤而不绝望”的创作宗旨,每个创伤人物最后都会获得创伤的修复,从而让人们在悲伤中看到生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精神的不懈追求者:余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其叙事的风格追求历经了从玄秘到朴素、从倾向于超  现实到倾向于现实的转变。其创作的递变轨迹可分为追寻“内心真实”、沉湎文体实验 ,消解形式、渗出温情 ,以及反叛自我和文本重建、在传统故事中阐释存在命题三个阶段。余华小说的深刻无疑是源自其对一系列重大的生存与存在的哲学母题以及人性深处诸多弱点的深刻触及。“虚伪”的形式以及内容上的寓言和超验性是余华小说极富个性的艺术特征。无疑 ,在所有先锋小说作家中 ,余华是最具有实验色彩和艺术个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余华的文本世界始终参照现实世界的,并有着暗示现实的强烈的叙事意图,但由于余华在不同时期于文中所采用的叙事符号的功能性与现实性的强弱不等,其叙事意图的体现呈现出前后不同的特色。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把余华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试图穿越文本中不同的叙事符号,读解不同阶段余华小说不同的且是深刻的叙事意图。  相似文献   

19.
高明祥 《学术研究》2024,(2):169-176
顺治七年五月,钱谦益在杭州写下二十首《西湖杂感》组诗。诗中关于“记忆”的书写展现了复杂的时空层叠状态。钱氏将关于杭州的书写与南京相联系,指向了衣冠南渡的记忆,并将“衣冠南渡”一词进一步赋予了汉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以及清朝剃发改服的指涉。诗中所书写的山脉与建筑都被蒙上了明清之际的易代观感与反清复明的遗民心态,显现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呼唤以及天道好还的循环史观。诗中对友情与爱情的美好追忆,最终都落脚于钱氏关于亡国与降清的核心记忆,并带有集体记忆的意蕴。随着记忆不断侵入现实,现实亦不断勾连记忆,在这种时空层叠的呈现中,钱谦益《西湖杂感》无疑为我们展现了曾经的此中之人在处理“记忆”时的复杂心绪。  相似文献   

20.
重庆大轰炸是中国人民心中无法磨灭的战争创伤,也是建构公众的战争创伤记忆、凝聚民族共识的典型历史事件。2021年,修建在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之上的“重庆大轰炸六五惨案史实展馆”正式开馆,通过布设媒介装置、营造情境氛围,使之作为具身实践的平台,促使观者沿着“情境定义-记忆实践-具身认知-创伤记忆”的记忆路径,在身体参与的记忆实践中形成具身认知,重塑观者的“在场感”,唤起或强化观者的“史实记忆”和“情感记忆”,从而建构起重庆大轰炸的创伤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