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能否实现残疾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成为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由于可行能力较弱、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以及社会基础相对薄弱等因素,残疾人返贫风险较高,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积极福利的政策构想为探讨残疾人共同富裕议题提供了理论进路。一方面,在国家层面进行自上而下的积极干预和社会建设,推动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战略,构建以残疾人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体系,创新发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均等化。另一方面,在个体与社会层面进行自下而上的共同体建设,增强残疾人群体的可行能力,激发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慈善公益力量,建设残疾人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残疾人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和增进残疾人福利,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主体、客体、内容、方式以及效果等方面都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从"大福利"视角看,要加快残疾人福利体系的研完与建设,扩大残疾人福利范围,增进残疾人福利水平.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包括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等基础项目,社会工作与康复教育等专业项目,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等高级项目,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残疾人相关法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及残疾人服务与救助网络的形成才能保证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与推行.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社会福利是中国内地社会福利制度转型到适度普惠型制度的重点之一。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包含三个维度即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和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本项研究以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为研究对象,以制度安排三个维度为分析单位,使用内容分析的方式来剖析内地与香港的残疾人社会福利。研究发现,内地残疾人社会福利正在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型,而香港实施的是普惠型。两地残疾人社会福利具有三个维度的异同:(1)社会福利政策维度:内地和香港的政策框架基本相似,但内地缺乏操作性的政策。(2)社会福利机构维度:香港机构和政府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机构管理水平也高于内地。(3)社会福利服务维度:香港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其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在服务类型、内容、人力资源等方面领先于内地。综上所述,中国内地残疾人社会福利应该在三个制度安排维度上进行改革和发展,以解决8000多万残疾人困境,提升他们的福祉。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制度战略升级与构建中国特色福利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结构转型、体制改革、现代化建设、制度创新和制度典范战略升级的历史转折关头,社会保障制度典范向社会福利制度典范战略升级是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全面、系统探讨制度典范概念,制度典范升级的条件与环境,制度典范升级类型与途径,重点阐述社会保障制度"压迫"社会福利制度的诸多不利后果,社会保障制度向社会福利制度战略升级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和诸多优越之处,最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政策框架与"积极性"社会福利政策时代已经来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7.
瑞典社会福利政策模式集中体现在最低养老金与标准养老金的净替代率、福利体制与劳动力市场政策之间的关系、按功能划分的中央政府支出等方面.瑞典社会福利政策模式植根于社会民主主义之中,蕴含着"全民福利"的理念.对其进行分析和反思,对构建我国社会福利政策模式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福利多元主义以去中心化、决策参与等价值观强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与我国所倡导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灾后救助理念不谋而合。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灾后残疾人社会救助需进一步明确救助主体、救助方式及救助性质等方面,从而通过帮扶项目的定位、救助力量的凝聚、部门关系的拓展来构建完整的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福利的制度转型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福利经历了互助合作福利、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福利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化福利三个阶段。农村社会福利的转型要求政府的角色要从“最小-最强国家”转向责任政府。政府在福利领域中的退位趋势从福利责任的意义上说对中国农村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残障福利政策模式的战略转型与"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依据社会福利理论,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国家残障福利制度历史经验为参照,首次系统回顾、总结中国残障福利制度发展规律.笔者认为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残疾人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与福利时代的重要内容.中国残障福利制度与服务体系分为两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尚未成为"独立性"政策议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人道主义式道德化"福利模式,制度化与法制化残障福利制度初见端倪.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宏观社会处境下,道德化福利模式战略转型迫在眉睫,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本文首次提出"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范围内容,指明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最后笔者根据现代杜会福利制度发展变迁普遍规律与历史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状况,针对残障福利工作战略转型,建立"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状况,提出若干宏观战略思考与政策建议,描绘"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建设路线图与方向,明确阐述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和残障福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体角色与国家行动议程. 相似文献
11.
自福利国家遭遇危机以后,西方各国纷纷采取大规模的社会福利改革。尽管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各国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模式有所不同,但由于面临共同的改革环境,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仍然逐渐形成比较一致的政策特征和取向。从整体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后福利国家时代的政策特点具有两个重要的面向,积极和多元的福利再生产。这对于我国的社会政策实践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的住房政策存在两种欠缺:一是仅有经济政策思维,缺乏社会政策思维;二是仅有简单福利思维,缺乏混合福利思维。这样两种欠缺,依次导致两种住房困难群体的出现:一种是无法以市场方式解决住房需求的困难群体;另一种是既无法进入住房市场,也无法从保障性住房政策中得益的困难群体。这部分地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住房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大的社会不满。为了更好地改进中国的住房政策,明确政府责任,中国应当借鉴和参考混合福利理论。首先,政府应该提高福利供给,中央财政应该有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公共预算,并有相应的政策目标与政策要求。其次,应该重新评估家庭在住房福利构成中的作用和贡献,设法鼓励、刺激和调动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积极性,综合使用税收、贷款、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支撑和激励家庭在住房福利方面做更多的投入。再次,积极发展自下而上的福利支持系统,建立制度化的信息收集与咨询系统,以充分反映和了解社会底层福利需求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福利私营化"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福利体系改革的主要路向,福利服务提供和管理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同时,中国也开始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并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多进展。文章旨在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起源、内涵、利弊的深入比较、分析,澄清可能引起的概念混淆,并借鉴西方"福利私营化"进程中取得的经验对"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福利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劳工福利政策,是当时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劳工福利政策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系统,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民政府推行劳工福利政策的原因,劳工福利各项政策及其实施概况,并对劳工福利政策作了简单评析。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都面临发展残疾人福利文化的共同任务。通过对台湾地区日趋完善的残疾人福利制度的解析,以及对方兴未艾的志工文化成因和价值的探析,可以为新形势下大陆残疾人福利文化建设找到有益启示: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并明确定位,改善和加强社区化服务,打造优质的软硬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释了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的概念理解及其架构,通过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历史沿革的研究,分析美国的社会政策模式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从消极福利到积极福利:西方国家对福利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利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现全国范围内普遍社会保障的国家体制。然而进入 2 0世纪 80 - 90年代以来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体制的局限 ,福利国家面临重重危机 ,正面临着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制度的深层次调整。与传统福利国家相比 ,积极福利制度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