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周村蚕桑丝绸业的发展,得力于当时中国的大环境和山东的小环境所造成的生丝出口贸易、机器缫丝与织绸、蚕业教育与研究、蚕业管理与协调等有利条件,同时也得力于周村拥有悠久的蚕业传统和发达的交通、金融业等地方优势。民国初期,周村蚕业发展到黄金时代,已形成为系统性工程,并以其机器缫丝工业最发达、丝织品产量最多、以及丝绸贸易集散中心这三大特色而称雄于山东乃至整个长江以北地区。  相似文献   

2.
一、关子妇女地位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她们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恩格断说:“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  相似文献   

3.
刘洋 《南方论刊》2010,(5):97-99
在我国,“穿耳”从产生伊始到整个封建社会的结束,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人们对其的看法,抑或是在社会中盛行的程度,都经历过了数度演变。这些演变是由于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尤其是礼教发展程度所决定的,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国传统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张春燕  周梦 《江汉论坛》2023,(7):129-136
乡村社会凝聚力是维系旅游型村落共同体的核心纽带,由基于经济利益的乡村物质凝聚力、基于主体地位的乡村制度凝聚力、基于地方认同的乡村精神凝聚力所构成。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村落共同体的凝聚核心不断变化,呈现出从旅游开发前的血缘联结到旅游开发初期的核心弱化、再到旅游开发后期的命运共生的阶段性演变表征,命运共同体成为旅游型村落演变的最终理想归宿。国家权力的强势规训与服务型治理、外来资本的经济逐利与社会取向、社区居民的相对剥夺与增权等主体性驱动力量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交叉影响,共同驱动乡村社会凝聚力的强弱动态变化,进而成为村落共同体阶段性演变的底层动力。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居民主体地位、培育地方综合认同来重塑乡村社会凝聚力,构建旅游型村落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社会生产。因此一切经济关系都应该到社会生产中去寻找基础和解释。基于此认识,文章提出劳动过程的一般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知识,是对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的拓广。文章具体分析这些要素,特别是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及其与人的关系,提出每种社会生产都有一个第一要素或决定性要素。它决定社会生产的性质和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是首要产业。文章最后就劳动过程诸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地位的变化解释了社会形态的演变。知识成为生产过程的决定要素将开创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邵宇  高小兰 《兰州学刊》2008,(2):115-117,114
知识分子在清末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是在其相对与政治权力地位不断边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随着科举制的废除、皇权国家趋于解体和从“士”到“知识分子”的社会转化,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中的中心位置不断边缘化,从而使清末边缘化知识分子兴起,进而参与“革命”表达这一集团重新寻求政治社会“中心”位置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39年来杭州的蚕桑生产经历了恢复、发展、徘徊、稳定发展四个起伏。其中,1980——88年,是杭州蚕桑生产从徘徊走向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是振兴丝绸工业,推进杭州经济发展和开发杭州西部山区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从分析杭州蚕茧短缺现状入手,提出发展蚕桑基地、改革经营管理、生产布局、利益分配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前,报纸社会影响力的局限,造成了报人的“边缘”化。伴随近代报业的发展,报纸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同,报人逐渐向“中心”迈进。报人群体意识的觉醒、同业组织的创建及其维护报界权益的活动,可视为报人努力“中心”化的例证。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演变反映了近代报业发展的大致脉络,从中亦可感知报人的社会遭际。  相似文献   

9.
山东文物旅游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历史悠久,文物旅游资源赋存丰富,然而其开发和利用研究相对薄弱,没有确立和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山东旅游事业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阐述山东文物旅游资源赋存及其文化定位的基础上,描述和剖析了山东文物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山东文物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妇女社会地位是建立在一定社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妇女社会地位的高低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天然尺度。本文运用大量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了4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江苏妇女社会地位的发展状况和现阶段的特点。指出: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两性关系的主旋律,江苏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为江苏妇女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现实中的性别歧视,以及妇女整体社会地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仍相当突出。作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全面剖析了影响制约妇女社会地位演变的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江苏妇女社会地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并对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江苏妇女社会地位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不仅人口质量的高低能够影响到科技的创新,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也能影响科技的发展.这一点在中西家庭人口的变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根据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分析了中西家庭人口的差异对各自社会特别是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自近代以来,由于"两种生产"不断的分离,以及在随之而来的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人口政策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李炳全 《社会科学》2006,24(6):184-192
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跌宕起伏,由最初的半中心到边缘化再到复兴和中心化。文化地位的变迁反映了心理学研究理念、科学观、研究方法和技术等的发展变化,因此可以此为基础来了解, 把握心理学的发展规律,明确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由文化在心理学中的变迁过程可以预见,将来文化将占据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应把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围绕中国人的优化开展研究,积极探讨中国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演变及将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当代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小彬 《人文杂志》2003,(5):134-140
本文着重探析了当代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机制。笔者认为 :知识与社会的关系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宏观动力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中观机制主要是教育机制和职业提升制度 ;在自主意识指导下的社会理性选择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微观动力 ;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控制体系下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机制的内部作用力有所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代转型社会中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特点 ,即当前知识分子的社会流动呈现整体结构性向上、并具有相对滞后性特征 ,主要表现为主流体制与自由市场间流动、体制内升迁以及短期空间流动 ,自主性流动增加 ,但政治调配仍发挥一定作用 ,人文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出现中心地位的互换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发展及技术的应用程度,从实质上来说是一个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各自作用程度的问题。科学发展水平较高,技术在工艺(经济)中应用的范围较广,所占比重较大,也就意味着复杂劳动在社会生产中具有主导的地位,社会财富也主要地表現为复杂劳动的产物。反之,则说明简单劳动在社会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具有主导的地位,社会财富也就主要地表现为简单劳动的产物。虽然这种比重,地位、作用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却是相对稳定的,以至表现为不断的重复过程。在这种不断的重复过程中逐渐形成人们对“不同劳动”的评价标准,亦即形成其“习惯”。因此,在科学发展较落后,技术在工艺(经济)上的应用范围较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剩余价值的分配制度是全部剩余价值被资本所有者独占。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要素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相对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当代社会剩余价值分配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再被资本所有者所独占,而是被投入各种要素的不同所有者以不同的方式所拥有,当代社会剩余价值分配制度的变迁要求对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汉代新疆是地方手工业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之一。手工业门类齐全,产 品种类繁多,生产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陶器造形优美,制作精细。金属冶炼以铁、铜 为主,使用了先进的鼓风装置,产品对新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毛纺织业更 具地方特色,人们不但会织毛布,而且还掌握了染色、提花、刺绣等高难度的技术。木 器、玉器、棉织、酿酒、蚕桑、编织等也颇具规模,在新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亦占 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其思想成熟期拒斥、批判正义,是一件值得反思和追问的事实.这一事实的背后隐含着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正义形成的认识社会的真正基础和动力是社会生产而不是正义;物质 生产和社会经济制度决定了正义的范式及其实质;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了正义内容的演变;正义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决定分配,而不是正义决定分配.简言之,正义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广东历史学会召开广东明清经济史学术讨论会。这是历史学界第一次举行有关这个专题的讨论会。会议认为,中国自明代中叶起,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冶铁业比较发达,当时已广泛采取雇工生产。农业中的蚕桑、甘蔗(制糖)、养鱼、蒲葵和花卉生产已形成专业性生产,部分采取雇工生产形式。明清时期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之一,广东的社会经济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开展对广东明清经济史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讨论会着重研究明清时期广东的社会经济在全国的地位、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状况、商业、交通以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历史上,重庆由川东的区域性行政中心,演变成为四川乃至西南的经济中心;到抗战时期,进而成为中国大后方的经济中心,以及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讨论近代重庆经济中心初步形成时期的历史。一、近代重庆经济中心初步形成的自然和历史条件重庆成为经济中心城市,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主要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封建社  相似文献   

20.
瞻前顾后看宋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