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老北京个说法,管我们这些在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叫“胡同串子”。这大概不仅指我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指胡同文化所营造的氛围对我们的影响和熏陶。我就是在这样的一条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它的名字叫“毡子房”。听老人们说,这里是专门为皇宫打理毡子用品的地方,诺大的宫殿没有暖  相似文献   

2.
若说北京的胡同,哪条流淌的洋腔洋调最多,我的答案是位于北京古城中轴线上的钟鼓湾胡同。不是忽悠,我敢说在这里游历的人,二三十人中,准保有一个外国人,尤其是白皮肤、蓝眼珠的外国人。我问在钟鼓湾胡同已经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一位老大爷为什么?老大爷没有回答,只是告诉我自改革开放以后,来这里参观游览的外国人一天比一天多。他们一是喜欢钟楼鼓楼这两座古建筑,二是喜欢胡同里的四合院,三便是喜欢胡同里的京味餐饮了。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景山后街的一条胡同里,有一个两进的普通院子,灰砖灰瓦,方方正正,院内种满了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生前的起居地.全家于1977年搬到这里,与邓小平相伴走过了58载非凡岁月的卓琳至今还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铁一号"--铁狮子胡同一号的简称,现在的张自忠路3号。1924年为段祺瑞执政府,建国以后成为人民大学的校址,后来,人民大学迁往中关村,"铁一号"就成了"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这里曾经是这个胡同比较大的院落,由于门前有两个铁狮子,所以这条胡同被人们称为"铁狮子胡同",这个院落就是铁狮子胡同一号了。历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惨案就发生在这里,北京女师大学生刘和珍当初就是在这里牺牲的,鲁迅先生还特意为此事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也因此这里在1992年被列为东城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5.
炬局胡同悄然隐藏在雍和富身后,距其不过数步之遥。胡同口和所有北京的胡同一样,绿树成荫,电线横飞。然而北京胡同的厉害之处,就是于症实处蕴风雷——这里曾是乾隆爷制造大炮的“炮局”,胡同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6.
刘宝童 《社区》2012,(33):48-48
北京的文化与胡同密不可分,每一个北京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在这弯弯曲曲的胡同里上演。胡同,就是北京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法源里情缘     
法源里胡同是城市里一条普通的胡同,一条死胡同,东面紧邻著名的法源寺。法源里胡同与法源寺寺庙及周边的建筑始建于唐朝,公元696年完成,最初叫悯忠寺。清宁三年(公元1057年),幽州大地震,遭到严重破坏。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改寺名为法源寺。唐、辽时期,法源里是规模宏大的法源寺寺庙的一部分,这里是塔院、诸院、僧房及蔬圃库厨等院落。现在依然有侧门连通法源寺寺内。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7,(3)
刘大响眼瞅着奔40岁了,在京城的这条胡同里也生活了快40年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原著民,刘大响的一切都与这片老社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从来没有动过要搬走的念头,一是因为他没能力买房,二是他也舍不得这块地方。自从他在这条胡同里开了家小餐馆后,他的生计问题更是和这条胡同分不开了,所以刘大响更是想在这里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在宣武区铁门胡同里的爱群小学上学。2007年,怀着深深的思念,我到母校旧址看了看。记得我从铁门胡同南口进去,发现这里的变化简直让人无法辨认,向北望去,路西盖起了一座座高楼。转悠半天也寻找不到儿时胡同里小人书铺、克郎棋室及爱群小学的影子了。见到我东张西望,东面临街屋内走出一位古稀老人,和气地问我:"您找谁?""我想跟您打听一下,  相似文献   

10.
冯小刚曾和末代皇帝是邻居冯小刚是个不折不扣的“京片子“,京味幽默造就了他电影上的成功。冯小刚的出生地赫赫有名,就是现在北京西城区赵登禹路上的东冠英胡同。东冠英胡同清末时叫东观音寺胡同,解放后才改用现在这个名字,那时这里住的都是满清贵族,房子都是一式的四合院。冯小刚的家位于胡同口的东边,而溥仪刑满释放后就  相似文献   

11.
孟庆达 《北京纪事》2010,(7):111-112
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有着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几十年前回响在大街小巷的叫卖声,尤其令人难以忘怀。在许多综艺晚会上,模仿过去的叫卖声的表演往往深受欢迎,有些已经上升为一种艺术。我的祖上就是北京人,我本人出生于四合院,童年是在胡同中玩耍和成长的。我对于北京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对于行走在胡同里的小商小贩记忆犹新。当然,不仅仅是小商小贩,还有许多其他行业的服务人员也行走在胡同里,诸如送报的、挑水的、倒马子的。  相似文献   

12.
京城有两个教子胡同,一个在宣武区,一个在东城区(钱满胡同并入).笔者自小出生在京城西南角宣武区教子胡同中的法源里,在教子胡同怀抱中长大.  相似文献   

13.
隆冬的北京,下雪前的胡同里被浓浓的“雾帐”笼罩着。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街道的百顺社区市民学校的大讲堂里,此时却是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人们吃罢午饭就纷纷赶到这里,翘首等待着一位“老外”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在石驸马大街和宣武门间,还有一条与石驸马大街并行的胡同,在改革开放之前也算得上是比较宽的胡同了,它就是头发胡同。  相似文献   

15.
余玮  石妍 《华人时刊》2004,(4):36-39
在北京景山后街的一条胡同里,有一个两进的普通院子。院子灰砖灰瓦,方方正正,院内种满了花、草、树,郁郁葱葱,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生前的生活世界,全家是1977年搬到这里的。至今,与邓小平相伴走过了58个风云多变的春夏秋冬的卓琳还生活在这里。 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人都属龙。院子里有两棵靠得很近的油松,一棵高大挺拔,一棵婀娜多姿,枝条互相拥抱着,并肩矗立,好像两个人相依相伴。于是,孩子们称这两棵树为“双龙树”。卓琳闲庭信步时,总爱倚靠在双龙树干静  相似文献   

1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饭馆选在人气旺、交通好的地段尤为重要。一对80后小夫妻却把火锅店开在北京西单一条幽深的胡同里,以非专业的思路入行,开业一年多,门庭若市,每到就餐时段,店里座位全满,80后帅哥靓女们坐在店外小凳子上等候,颇有童谣里唱的"小板凳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的味道。这里不叫火锅店,叫学苑,餐厅就是教室,服务员叫"老师"……浓郁的校园情结,只对80后顾客服务,特色火锅店火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胡同     
在关于胡同的各种研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胡同的名称。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胡同的名称比喻成一部生活词典,里边包罗万象,有男(刘和尚胡同)女(宋姑娘胡同)老(吴老儿胡同)少(小齐家胡同),  相似文献   

18.
胡同情趣     
我是从小在北京东城区小细管胡同里长大的,这个胡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南宽北窄、曲里拐弯的小胡同,胡同南接什锦花园,北通魏家胡同。我家住的9号院是胡同中间偏西的一个大杂院,  相似文献   

19.
刘宝童 《社区》2012,(22):48
北京的文化与胡同密不可分,每一个北京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在这弯弯曲曲的胡同里上演。胡同,就是北京人的精神家园。说到"胡同"一词的由来,至今有几种说法,但都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有关。第一种说法是: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大家熟知现在我国内蒙古省会名称是"呼和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建元朝,将北京作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街巷也称为"浩特",  相似文献   

20.
冯岚 《北京纪事》2011,(6):39-43
早年北京崇文门的地界,宽宽窄窄的胡同纵横交错。英子胡同是手帕胡同的一条分岔路,在这里有一家茶楼。每日下午两点开锣,一直唱到日落时分。茶楼门前的海报用正楷写着“特清五城弟子随意消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