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和俄罗斯作为能源互补的两个国家,本具备良好的合作潜力,但受历史、体制以及领土争端等因素的制约,两国关系一直徘徊不前。在全球化条件下,能源合作对双方的关系的确有某种积极的因素,然而,由于双方外交战略和本国具体情况所限,因此,能源对拉近两国之间的关系作用受到限制。但是,随着能源合作的快速发展,日俄经济合作程度偏低的状况迟早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中、美、日、俄四大国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决定着21世纪初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美日同盟是影响东北亚稳定的首要因素,台湾问题是21世纪初东北亚潜在的热点,而朝鲜半岛北南关系的缓和又为东北亚增添了一缕和平的曙光。和平与发展将是今后东北亚局势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开始了一系列的能源立法并制定能源长期规划。俄罗斯的能源法既包括能源相关的基本法律,也包括能源的发展战略规划。俄罗斯的能源安全战略以及能源立法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至关重要。了解俄能源法与能源规划的现状、特点,对中国企业参与俄能源开发与输入俄能源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用随机数学模型讨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油价走势,指出国际原油价格继续走高,且有可能出现新一轮油价暴涨,由此亚洲溢价问题会变得更为突出。面对严峻的共同问题,东北亚各国加强能源合作已势在必行,合作则共赢,暗争则互损。导致亚洲溢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解决亚洲溢价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寻求新的油气进口源地,使东北亚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分散化,并建立起东北亚能源安全的多边合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亚洲溢价问题,开拓泛丝路能源通道对东北亚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中东的局势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世界主要力量的中东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美国在小布什时代实施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奥巴马上台后开始调整为巧实力外交;俄罗斯更加重视地缘外交和经济合作;欧盟奉行发展至上战略,力图通过推进中东发展缓慢改进中东整个社会;中国则实施全面交往,适度介入的政策,与中东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进行了更积极的介入。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区域合作,基于起点比较低,矛盾错综复杂,阻力不断,因此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能要求太多,不能操之过急。多边主义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进展缓慢,没有比较成功的合作实践和模式,耗费了大量资源。因此,东北亚全面区域合作的路程还很漫长,需要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对东北亚合作的困难性要有充分的估计,对长期性要有充分的准备。东北亚合作从双边入手,是最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的。东北亚的双边主义比全球化和区域主义更具有可操作性。拓展和深化东北亚双边合作模式,应是当前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中国正成为一个对半岛事务影响力日益深化的国家,朝鲜半岛相对于中国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中国朝鲜半岛政策,具有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护持效能、对中国外交影响力的提升效能、对朝鲜半岛和平与东北亚安全的维护效能,以及对中朝/中韩经贸合作的促进效能。中国朝鲜半岛政策在运行中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朝鲜同中国的分歧、韩国对中国的疑惧以及国际舆论的压力四个层面。面对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朝鲜半岛政策:提升国家实力,增强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推进机制化建设,在中朝、中韩之间建构默契的双边关系行为规则;增强朝核问题介入的力度,推进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解决朝核问题;加强中俄合作,提高在半岛问题上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期,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一系列安全挑战与风险。为了维护本国东部地区的安全以及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俄罗斯在一系列安全原则指导下,一方面增强东部地区的国防潜力;另一方面"平衡"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双边关系与合作,同时广泛参与亚太地区多边组织和机构的活动,以切实保障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9.
亚太地区在世界上的地位随着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众多大国利益的交织与碰撞而日趋重要,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亚太的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欧美等世界主要大国都纷纷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根据其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也相应地对其亚太战略进行了调整,对外战略开始向亚太地区倾斜。文章从俄罗斯亚太战略调整的背景、意图与表现以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等方面对这一新形势下俄罗斯亚太战略的转变做出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当前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程度比较低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 ,随着东北亚地区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上升 ,促使俄罗斯更加积极地谋求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这为进一步提高中俄经济合作水平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佛教的形成与发展是中日韩相互文化交流的结果。佛教与儒学、道教相互间都存在着某种需要的内在联系,佛教和儒、道融合与现世产生着必然的关联。东北亚佛教信奉大乘佛教具有多元化特点,是“人间佛教”。光大东北亚佛教理念和价值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宝地,它与亚洲的东北亚毗邻,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一地区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冷战后,俄罗斯政府制定了远东发展战略。特别是普京总统执政以后,进一步提升了俄罗斯远东的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经济上与国际合作,促进远东地区龙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产业的发展;政治上增强国家的凝聚力,防止远东去俄罗斯化;军事上,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保障远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通过这些战略措施的实施,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前景将十分乐观,并将对俄罗斯的振兴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韩国朴槿惠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朴槿惠执政以来,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出现了显著变化,深化韩美战略同盟关系、探寻韩朝关系"新路径"、推进韩国与中俄战略合作、策略性"制冷"对日外交是其战略调整的突出表现。此项调整主要受国际体系、国家和决策者三个层次性动因的综合影响:东北亚地区权力结构的渐变、信任性国际机制的缺失、韩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现状、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国家行为的舆论驱动、朴槿惠决策集团的外交理念及朴槿惠个人的文化情结等因素共同制约着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的最终指向。总体来看,朴槿惠政府正在探寻韩国东北亚外交的"黄金分割点",以使韩国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其对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政治的困境,同时也是国家行为体间安全认知的困境。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成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霸权造成的安全困境,二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导致的大国关系困境,三是区域安全机制缺失带来的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困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动,建构了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困境,使得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没有形成地区安全的集体认同。各国利益的矛盾掩藏着军备竞赛和地区冲突的危险,安全困境的幽灵困扰着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追求粮食连年增产,我国付出了巨大的政策成本、机会成本、环境成本和健康成本。但仍面临粮食供求结构失衡、种粮者收益难以保障、粮食产业竞争力弱、粮食节约意识淡薄等日益突出问题。有必要调整粮食安全保障思路,即:调整增粮方式,追求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扩大粮食来源,因地制宜选择粮食作物;科学确定粮食自给率,有计划地利用国际资源;供需两方同时用力,实施粮食紧平衡调控。为此,提出了完善粮食安全宏观调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阻碍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朝核问题的解决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在变化了的安全状况下,会产生建立共同安全合作机制的要求。从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不仅孕育着东北亚共同安全合作机制建立的必要性,也存在着广泛的现实性、可能性。面向21世纪,东北亚共同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已经成为东北亚各国合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欧美列强对东北亚第二次冲击的来临,中日韩三国纷纷掀起第二次改革的热潮,以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明治维新为标志,东北亚三国展开了被称为"同途殊归"的近代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走在前列,经历二十多年的改革,终于成功走上近代化道路;中国和韩国紧随其后,皆以日本为鉴,竞相涌向近代化,形成了近代东北亚改革的雁行模式。本文通过论述中韩两国近代化过程中对日本的借鉴和学习,用雁行模式的理论,初步探讨三国近代化"同途殊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主要阐释俄罗斯向东北亚扩张的根源:俄罗斯所处地缘政治环境与自然气候因素与领土扩张有着密切的关系;寻觅毛皮是驱使俄国人领土扩张的咒语;哥萨克是俄国领土东扩的急先锋;东北亚有利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有利于俄国扩张的得手.  相似文献   

19.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制定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资本主义政策走向的历史考察,以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来印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政策是政党和政府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如文化产业政策构建的学理性、系统性不强,政策缺失现象依然存在,政策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扶持、保护力度还比较弱,政策主体多头,政策多变等弊端,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有效克服上述弊端,应该从文化产业结构政策、文化产业组织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三个方面进行检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文化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