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音乐欣赏的心理感知是主体欣赏音乐时的初级的感性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心理环节。心理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基础,没有感知便没有音乐欣赏。要提高人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一是使之掌握必须的音乐知识,二是经常参加音乐活动,特别是音乐欣赏活动以锻炼音乐感知力。  相似文献   

2.
音乐心理学 ,是对人类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音乐审美多种心理要素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这个审美心理结构的基础是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思想联系、理解认识的全面发展与协调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或鉴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非艺术类专业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之一。音乐艺术以声音为材料诉之于听觉,从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到审美认识和判断,构成一个完整的欣赏心理结构。非艺术类专业欣赏课的重要内容为中西方声乐、器乐代表作品,同时也涉及中西方戏曲及歌剧欣赏。非艺术类专业欣赏课在全国还处在起始发展阶段,教材内容的选用、教师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以及非艺术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积累等四个问题需要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音乐欣赏基础进行了简单介绍,旨在使音乐欣赏者了解只有提高音响感知,锻炼节奏反应,结合感情体验、加深理解认识,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才能使音乐欣赏效果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音乐心理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学习音乐所必须的心理能力以及如何去发展这种能力。 一、音乐感受能力与各种音乐能力发展的辩证关系 音乐的各种能力是如何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音乐惑知能力。1.听觉表象能力。作为音乐感知能力的音乐听觉,是一种知觉能力,它是通过欣赏、歌唱、演奏等再现音乐的方式,来检验听觉能力水平的。这种知觉能力,在心理学上称听觉表象能力。人们在能够准确地再现音乐之前,已经感受到音乐的起伏变化了。这种感受音乐的基础,就是调式感。 2.调式感。调式感就是人们对曲调变化的情绪体验。在音乐进行中,稳定音与不  相似文献   

6.
音响感知是指通过听觉达到的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完整映象和总体知觉,包括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及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几方面的感知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音响感知的几方面的能力的分析和探讨,论述音响感知是音乐欣赏活动的首要环节、对音乐欣赏的其它环节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提高音响感知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邵莉 《新天地》2011,(12):228-228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音乐教学中,要以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为侧重,而这种生理与心理的体验过程,必须通过教师在听觉感知、视觉感知、运动感知等方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欣赏、歌唱、演奏等音乐活动中入情入境、声情交融,才能深刻体验音乐的美。“感人心者莫过于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缺少音乐美感、缺少情感魅力是当前音乐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如何使音乐教学达到理想的情感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对音乐中感情的体验是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建立在对音乐音响进行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的对音乐情感的深入感知和体验。本文试图通过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的分析和论述,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音乐的内容、体验音乐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耳朵的培养,无疑是音乐欣赏的独特手段。欣赏音乐语言,要经历“它能欣赏”、“感情欣赏”和“理智欣赏”三个阶段。官能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虽比较肤浅,却是基础,而后才是“感情”与“理智”的高级欣赏。感情的陶冶,心灵的美化,只能在音乐语言的感染中获得,而这一切都要靠音乐耳朵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音乐耳朵”呢?(一)以记忆力的培养,来提高“音乐耳朵”训练,是增强听觉器官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记忆力的培养,要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无数次的音乐欣赏才能获得。同时每次欣赏应该有意…  相似文献   

10.
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角度来考察“音乐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是由三种因素组成。 一、纯感性因素。这是造成音乐作品是否“好听”的因素,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属于纯粹感知驰骋的领域。这种内容包括对所有音乐形式因素——音高、力度、速度、节奏、音色以及旋律、和声、复调、结构——的纯感性观照。它只通过听觉对人的纯感性精神活动发生作用,是一种纯粹感知的行为。纯感性听觉因素是音乐之所以能够成其为音乐并且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它始终在实际的社会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二、情感因素。声音在时间中的运动形式与人的内心情绪运动形式可以具有同构关系,因此音乐能够表现人的情绪以至情感。由于情绪与产生它的外部原因——感性的紧密联系,一般情况下作曲家表现于作品中的情绪是有感情基础的,而欣赏者也会自觉地通过想象去寻求音乐情绪的产生根源,于是便在音乐的表现内容中间接地引入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由此造成了音乐与文学、绘画、舞蹈、戏  相似文献   

11.
音乐的审美体验是建立在主体对客体感性把握基础上的主客交融的一种内在状态,其中包括感知、意志、情感、想象、回忆、直觉、理解等心理功能。而音乐审美的诗意表达则包括音响摹写、情意抒发和灵境神游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育的角度看 ,音乐是美育普及的重要形式 ,是美育诸形式的纽带。音乐以其特有的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直接强化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呼唤内在律动、丰富心理图式、孕育高尚情操。因此 ,重视音乐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纯意向性对象",它存在于人们的意向性活动中。音乐的二度创作要以"忠于原作"——就是追求作曲家、演奏家与欣赏者三者的"意向性指向"趋于统一的"理想境界"为前提。然后把乐谱上那些非音响、非符号的、被遗失的信息填充进去,使音乐尽可能接近"理想境界"。而让音乐作品"感知为其自身"是二度创作空间的极限。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审美的艺术,感受它审美特征的最好途径就是欣赏。音乐欣赏活动是音乐课上的一个重要组成,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一堂好的音乐课少不了高质量的音乐欣赏活动,在音乐欣赏中,音乐教师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体会到音乐自身散发出的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音乐创作者的个性气质、创作背景、构成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以及展开丰富的联想等几个方面,简述了在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中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又要有艺术赠予的丰富的精神收获。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 ,音乐欣赏课是最受大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 ,大多数学生选择流行歌曲 ,而选择交响乐、艺术歌曲和民族音乐等欣赏内容的学生则较少。相当多的学生对流行歌曲的认识 ,仅仅是停留在肤浅的听觉感知和对歌词表面词义的理解上 ,不能对流行歌曲乃至流行音乐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流行音乐的美学特点、艺术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理性认识 ,无法从表层感官刺激构成的感性感知深入到深层次的内心审美感悟和理性思考中去 ,从而不能真正实现艺术欣赏对提高欣赏者自身音乐…  相似文献   

17.
“乐感”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经常涉及到的重要问题。乐感的审美体悟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它集中了音乐表演中的音、情、技、意、境、力等多种感知因索的综合。乐感审美体悟的深化运动方式以唤情结构、环境音画勾描、音型动力构型、动作技能的高智能组合等程序的最终完善形成音乐环境心理中的“三境重合”。乐感审美体悟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音乐表演意识中的力型意识。它需要演奏(唱)者将意识中长期积累起来的活的音响材料、技术密码通过艺术表演化为一种特定的力的呜响,最后形成音一心一力的“轴心”效应。这样,乐感既能造成演奏(唱)者全方位、多视听的联觉效能,又能促进音乐审美和音乐训练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退休后奉行的养生经是"养形、养心、养神"。形即形体,心即对事物的反应和效果等;神即精神,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协调发展和自我修复等等。为了达到形神兼顾的目的,我为自己规定了几个爱好:音乐、书法、垂钓、博弈、养花。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非常直观,我经常打开音响一边做家务一边欣赏曲调优美、节奏舒缓的音乐,一曲节奏明快、悦耳动听的  相似文献   

19.
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目前,在高校音乐鉴赏中引入流行音乐元素是一种趋势,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努力把握流行音乐脉动。首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情景式导入、对比、讨论、体验等。其次,重视学生的欣赏心理,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知、想象和联想、以及对作品的深层次的理智分析,使学生能在流行音乐中汲取营养,提高对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兴趣,能在音乐的鉴赏中提升审美能力和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音乐的重建是音乐传播的唯一途径,重建活动体现在音乐的创作、演奏、欣赏等各个环节中.作曲家创作了音乐作品,表演者在表演作品时进行了演绎,欣赏者在感受音响作品时受到特定的信息反馈,产生新的演绎.在每一次重建过程中,都能看到审美主体创造性参与的因素,但还应注意到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以符合音乐逻辑的方法积极地进行重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