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文艺理论界流行的“审美意识形态”概念的缺陷,提出“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概念,从意识形态的语言符号性这一逻辑起点入手,从逻辑关系、功能和存在方式三方面梳理意识形态和“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的相关性。认为这种理解是准确把握文艺理论与美学中的意识形态观念和理解意识形态的符号形式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美学界有一种认识,认为艺术本真是对于生活本质的反映、认识、描写与表现,它要“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①文艺即使反映的方式不同,而目的却是相同的,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与科学相比较,文艺的特点只在于反映的形象性与审美性.人们通过对于文学艺术形象的审美欣赏,去认识生活的本质、规律.这种认识,忽略了艺术本真与科学认识的目的和本体的区别,使艺术本真的真相长期处于一种遮蔽状态.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理论视域中,意识形态作为对于社会结构中所有具有上层建筑功能的观念层面的东西的概括,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主要指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也包含着表现这些思想和观念的物质材料和方式,是以观念属性为主导的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的统一体;同时它也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或种类。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都可以说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认为只有纯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意识形态,而文艺不是纯理论因而不是意识形态的看法,并无理论依据也与实际不符。审美的本意是感性学,说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不过是强调了文艺的感性特征,强调了文艺与其他纯理论形态的意识形态的区别,这种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对文艺的社会性质加以概括和界定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深化对文艺的认识,不会造成以审美消解意识形态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审美意识形态论关于“审美”的理解以浪漫主义美学为基础,注重审美的无功利性与自律性价值,但这种“非现实性”的美学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及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新时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建构难以解决其理论基础的深层断裂问题。在当代文化现实与学术语境中,审美自律论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受到广泛质疑。各种肯定审美的现实性、强调“艺术与生活统一”的生活美学观逐渐确立起来。而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身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实践美学,它关于审美现实性内涵的理解应当成为我们认识文学艺术审美性的前提,也应当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指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愈来愈混乱,愈来愈被一些中介环节弄模糊了。”文艺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在通过“一些中介环节”反映和认识客观存在这一点上,与哲学和宗教等其他意识形态并无二致,所不同的是,哲学主要以概念和思辨为中介环节,宗教主要以幻想和信仰为中介环节,而文艺主要的中介环节是审美意象和表象运动。文艺反映和认识客观存在的中介环节审美意象和表象运动等等,就  相似文献   

6.
文艺的本质特征与文艺的自律、他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特性辨析文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不同的文艺现有不同的解释。从反映论看来,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认识生活的一种形式,其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或者说,它是借助于形象思维的。与反映论相反,文艺本体论把文艺看作是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封闭的、自足的客体,认为文艺只给人们提供一种审美体验、审美感受,文艺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审美特性。质言之,反映论从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即文艺的他律性入手,强调文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社会本性,并把形象性看作是文艺与其他意识形态区别的标志。文艺本体论则着眼于文艺的自律性,把文艺作为审…  相似文献   

7.
当前关于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论争,主要围绕着这样几个问题进行:文艺的本性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还是文化哲学;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特定社会性质的还是普泛的;是以审美性包容意识形态性还是以意识形态性支撑着审美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时,是"意识形态说"更有利还是"社会意识形式说"更有利.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与审美性的关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认清文艺的本质,批驳“非意识形态化”错误思潮的重要前提。已有一些学者曾就此做出了系统的阐述,很有启发意义。但同时,也令人感到其中的某些看法尚有值得继续深入探索之处。为此,特提出浅陋意见,供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它又有超意识形态的非意识形态性。文艺应该是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共同融铸的产物;意识形态是个体被召唤为主体后,作为人的存在的生活经验的集合体,它是特定历史条件的社会意识形式(纯知识体系)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必须反映社会现实,但它是特定历史内容相对于社会意识形式的“异化”人反映的观念体系,也是特定历史时期中,统治阶级进行屈从心理再生产的一种手段,意识形态具有蒙蔽性;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意识形态是创作者的显意识层次,其无意识只有通过“症状阅读”(阿尔都塞语)才能获得。作为文艺批评家,无疑是特定历史条件熏陶出来的文化人,他挣扎于各种意识形态交织的网络中,又必须超脱这种罗网的羁绊。他不仅要全面阐释文艺文本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显意识层次,更应深入文本无意识层面的揭示;他不仅要解释文艺文本生成的特定历史因素,更应该打破文艺文本作为意识形态的历史结构的框范,发现文艺文本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困境表现为在"审美"和"意识形态"之间左右为难,从逻辑上说就是属概念的左右为难,从理论建构上说是理论基础的二元化。这来自论者对本质与性质(属性、特性)、"审美"和"意识形态"模糊不清的认识,同时,"审美意识形态"论又依靠这种模糊不清的认识勉强维持了一种模模糊糊(既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的、仿佛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艺的本质特性问题 ,历来是文艺学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当代文艺学的变革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凝结和体现在对文艺本质特性的认识不断推进和深化上面。回顾新时期以前的传统文艺学 ,是站在哲学反映论的基点看待文艺现象 ,把文艺看成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认识 ,是一种反映论或曰认识论的文艺本质观。新时期以来 ,当代文艺学在这个理论框架的范围内发生了一些变革 ,即由过去的运用哲学反映论原理阐释文艺现象 ,推进到深入探讨文艺反映现实的特殊规律及审美特性 ,是为“审美反映论” ,不少学者都是沿着这一路径向前探索推进的。应当说 ,从…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方向,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与根本原则,那么,对文艺与生活、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形态性的辩证理解,则是毛泽东对文艺本性作出的经典性阐发。它与文艺的方向和根本原则一样,都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以能动的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作为植根的基础的。从能动的反映论来  相似文献   

13.
<正> 现在,对《西游记》的主题和认识价值有许多说法。争论的气氛极为热烈,研究的角度各种各样。笔者在受到鼓舞的同时,也愿意就《西游记》的审美认识价值谈点不成熟的看法。统观各家意见,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直接间接地反映着现实世界。争论的焦点在于反映的究竟是怎样一种社会生活。我认为,文艺虽然归根结底是一种意识形态,但它是审美意识,有不同于一般社会意识的独特个性和表现方式。而且,由于这一特点,每一部成功的作品,作家在反映生活、表现自己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马龙潜 《文史哲》2007,4(5):117-122
文艺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的理论支点,正是由于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不同理解,才导致了理论界对文艺本质的不同界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当然可以赋予意识形态以新的理论内涵,但却不可以因此而改变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结构。因此有必要"回到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考察,正确理解和把握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 文艺究竟能不能比生活更高?我想从以下方面作些思考:文艺是否仅只是认识;毛泽东同志是否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把文艺作为一种认识来同生活作比较;“更高”是否是认识“更正确”(见刘光裕的文章,载《江淮论坛》1982.2.)的意思。文艺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审美,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的审美对象的一种能动反映,是艺术掌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在文艺家对现实的审美活动中,理性认识活动在其中具有规范知觉、想象的趋向的作用,使人们在审美中不只看到对象的感性形态自身,而且通过它获得对生活的广阔理解,达到对对象的深刻把握。由此艺术家才能把许多个别的特殊的感性材料概括为艺术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审美活动不成为低级的感性知觉,而是富有深刻认识内容的对生活的能动反映。从文艺家审美活动的结果——艺术美的创造来看,正是由于理性认识活动的参与,使文艺作品具有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规律的特征,即使作品获得“真”的品格。但是,认识活动在文艺家  相似文献   

16.
杨铮铮 《船山学刊》2007,63(1):61-62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文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提出的“兴观群怨”等概念,把文艺的社会作用概括得颇完整、全面。他的文艺思想既注重文艺的审美理想、表现形式,又注重文学艺术的功利目的性。  相似文献   

17.
试析意识形态转型理论对文艺批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西方后工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阶级关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西方许多学者从各种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转型”理论。本文结合其有关内容 ,试析文艺批评在三个认识方面所受的影响 ,即文艺生产实践过程的意识形态性 ,“症候式”意识形态批评和“形式的意识形态”等。  相似文献   

18.
论“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媚”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 ,结合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徐渭的“媚”论思想 ,可以归纳出“媚”的五个特性 :世俗性、情感性、形式美、阴柔性、个性化。感性生命及动势美是“媚”的本质界定 ,区别于中国古典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代表范畴如“雅”、“和”、“静”、“冲淡”等 ,“媚”是对以宋代美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突破 ,以及对以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为代表的新型审美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文艺美学的探索中,为克服“表现论”和“再现论”的偏颇,一些同志力主在“表现”与“再现”的对立统一中,来揭示文艺的本质特征,阐释文艺审美创造的规律。我是赞成这一主张的,因为就文艺审美创造来说,它既不是单纯地“表现”主体,也不是纯粹地“再现”客体,而是要在“表现”主体与“再现”客体的对立统一中,来建构崭新的艺术世界。那么,文艺审美创造“表现”主体与“再现”客体的统一,是以什么方式实现的呢?或者说它的表现形态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种统一的方式和表现形态,就是审美意象。这正如有的同志所说的:“能够成为文学活动细胞、并成为整个文艺学体系内在矛盾点的,只能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所产生的第一个东西——审美意象。正是它,包含了客体对象与主体心  相似文献   

20.
人生民俗贯穿了一条血亲之爱的命脉,由它而结构起家族、亲族关系,因它而推衍出血亲伦理及其悲剧,也因它的信仰特质而形成“阴”“阳”互构转换的人生认识与超越机能。文艺对这些民俗文化特质的把握,有助于深刻透视民俗文化的精邃,把握家国同构的象征内涵和血亲伦理悲剧的审美内蕴,增强文艺民俗作品审美批判的力度,并促使作品的叙述手法因象征转换的民俗文化内涵而自然变换,从而构成文艺民俗独特而有力的叙事功能。上篇人生民俗的转换特质以人生礼仪为主、兼及社会民俗和信仰民俗的人生民俗,具有“通过”转换的特质,它为文艺与民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