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含义的科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把受教育者或教育者当作客体,是笼统、抽象、不明确的,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应该是受教育者(教育者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状态,是其主观世界,以及教育环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等教育主体的行为对象.  相似文献   

2.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活动的联结与统一.作为外因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是引发受教育者觉悟的手段和条件,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活动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教育史学研究均以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研究对象,忽视了对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的研究,使得教育史学研究由于缺乏教育活动史研究这一前提,变成了一门“只见物不见人”的学科.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并进行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活动史是起源、前提和基础,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是派生物和结果.因此,研究教育史,必须研究教育活动史.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应该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逻辑的思维解读历史的文本,用翔实的史料还原过往的教育活动,用叙事的语言构筑多彩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4.
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以及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活动史主要以历史上感性、实在、具体的教育活动的发展以及演变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它作为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应当建立全新的研究范式,即追求全景式总体史的研究宗旨;以民众的教育生活为研究重点;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研究取向以及树立地上与地下、史学与文学、书面与口述三结合的大史料观.  相似文献   

5.
理想教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确立并追求一定的理想的教育活动,它须服从并服务于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的理想活动规律,也是理想教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从主体性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真正确立了主体性或者说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才能自觉地、能动地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积极的教育,同时还能使教育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真正实现教育的至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个性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性教育是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个性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 ,即尊重人和人的个性 ,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 ,主张培养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提倡教育的特色化。个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 ,即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的过程 ,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运动过程 ,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巴什拉是是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代表人物.巴什拉将科学辩证法思想融入到教育中去,认为传统教育存在一个普遍性障碍.为此,巴什拉认为人们需要从新审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根本原则:受教育者应从事教育.  相似文献   

9.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和形成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从而形成他们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是教育者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实践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批评教育法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由于教育者对批评教育法原则的把握不到位及运用批评教育学的综合能力较差,受教育者对批评教学法的认知存在偏差等原因,批评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亟待优化,以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宣传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都是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这两种实践活动都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出发,合理运用宣传心理学的规律、教育者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社会环境的作用力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一个特殊复杂的信息互动过程,每一个动态发展的传播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沟通实效性。立足传播要素理论对沟通要素进行审视发现,这些要素存在教育者作为“把关人”职业素养不足、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作“信息接纳盒”、教育传播内容与受教育者价值期待存在差距、教育传播媒介作为“传声器”的失控以及教育传播反馈作为“反射镜”的促的海市蜃楼现象等诸多不足。有鉴于此,有必要借助“信源可信性”观点、“意见领袖”观点、“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多说法”、“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等理论与方法,从促进教育者始终保有“先进性”、引领受教育者持有对信息理解的正确方向性、保证传播内容具备主导性、体现传播方式展示技巧性、深化受教育者在反馈中的主体性等方面寻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同时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作用这一主题,论述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作用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主导性作用发挥欠佳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从教育的动机和效果来看,可分为有意教育和无意教育两个方面。有意教育就是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的主观意向、教育目标,以使受教育者定向发展,成为一定类型的人。在进行有意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环境以及教育者本身诸如情感、气质、语言、体貌等因素所施于受教育者的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与教育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今后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素质教育过程中 ,应正确认识教育主体及其特点 ,充分调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 ,既发挥教育者主体的作用 ,也要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及其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主要有信息源、教育者、讯息、媒介、受教育者、反馈、环境和效果等要素与环节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及其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分析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简明、直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儒家教育思想重视以德化育,教育者以传道为主,注重因材施教,强调慎独、内省的价值自觉.教育者不仅承担着传道、解惑的重任,还要传授给受教育者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优良品质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唯一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古典小说,《歧路灯》中有许多值得当代教师和父母学习、借鉴的内容。它启示人们,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方法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而长远的意义。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它对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方都具有高效、激励、创造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娜  张克营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111-112,124
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学生)、教育环境三个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着手,分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网络时代教育者、受教育者(学生)、教育环境体现出的新特点,认为教育者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受教育者(学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教育环境趋于多元化发展。教育环境在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应将教育环境作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以期为提高和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实践本性决定了人的主体存在 ,教育实践以主体人的发展为核心 ,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最高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主体间的交往实践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与教育者一样具有主体的角色 ,是交往的一方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